浅析《剑风传奇》中的悲剧美学

2017-12-11 11:51李兴李子玉
艺术评鉴 2017年21期

李兴+++李子玉

摘要:悲剧属于美学范畴,以悲剧性诠释人生、社会的苦难,极具美学价值。相较于喜剧,悲剧更能给人带来心灵的震撼与感触。众多艺术家在小说、戏剧、电影创作中展示悲剧。动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同样可以表现出悲剧之美。《剑风传奇》是根据日本漫画家三浦健太郎的同名漫画改编而成的动画,该作品于2013年在加拿大国际电影节荣获最佳长篇动画奖,具有极强的悲剧之美和艺术感染力。《剑风传奇》不拘于某单一的悲剧维度,多样化展示悲剧性,动画以传统古希腊悲剧英雄式人物,德国悲悼剧式场景,夹杂后现代主义悲剧的表现方式进行创作。本文以悲剧美学的角度对《剑风传奇》进行分析,通过对该作品中悲剧艺术表现形式的研究,阐述审美快感的产生以进一步了解悲剧艺术所蕴含的艺术美与感染力,为我国动画发展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想法与思路。

关键词:《剑风传奇》 悲剧美学 审美快感

中图分类号:J21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21-0155-02

一、希腊式悲剧英雄的角色塑造

该动画剧情的主要矛盾集中于主人公格斯与其挚友格里菲斯之间,格里菲斯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将往日的战友作为祭品献祭给神明,在这场献祭中幸存下来的格斯受到诅咒,一直抵抗着神明持续不断的追杀。主人公格斯的形象模板是典型的古希腊悲剧英雄,他与古希腊英雄同样拥有超凡的能力,同样由于命运的捉弄犯下了无可弥补的错误。古希腊悲剧有别于其他悲剧的特色就是“命运说”。古希腊人在对自然的探索之中将大自然背后的神秘力量归结于超越人类力量的事物,习惯将挫折与磨难归因于自然神明的意志,无法抗争的命运决定了其生命之路上的结局,人一生的经历仅仅是再现了命运的安排。例如希腊悲剧中俄狄浦斯注定要杀父娶母,其命运由天神决定,他一生都在反抗命运,虽侥幸逃脱一时,却终究逃不了永远,故事的结尾也是俄狄浦斯的毁灭。与俄狄浦斯类似,格斯同样被赋予独特的个性,他的本能和欲望不可避免的导致了最终的结局,朴实纯真的性格令他对战友产生无条件的信任,责任心挑起了他对于团队复兴的重任,由此不可避免的走向被告知的结局,厄运一开始就被注定,命运如此,非他之过。同俄狄浦斯的抗争相似,格斯对于命运的反抗强烈而执着,他的执着是悲剧性的执着,绝望中带有希望,希望里又无限绝望。格斯悲剧的产生与其生命存在相关,以生命的本能反抗死亡,同命运决定的死亡抗争,在与命运的抗争中展现出强烈的生命力与艺术感染力。这种抗争是悲剧性的,但却体现出人类自身的意志与无穷的生命力。

二、德国悲悼剧式的场景设定

德国的17世纪悲悼剧作为一种巴洛克艺术形式,是欧洲大陆“三十年战争”对人民心灵投射的阴暗折光。与希腊悲剧不同,巴洛克式悲剧不以神话为基础,却以历史为根基,其中充斥着邪恶的宫廷、暴君、鲜血、尸体、废墟等元素,以出现血腥残酷的场面为当时民众所熟知,凸显对于死亡和人生的思考。《剑风传奇》的场景设定极具德国悲悼剧特点,该动画背景设定在中世纪的欧洲,君主暴虐,国与国之间战争不断,平民生活备受战争摧残。与德国悲悼剧相类似,动画中颇具现实性的内容风格及阴冷、深沉、残酷的画面基调具有怪诞奇异的效果。人民生活场景中的古旧街道、废弃建筑色调阴冷,颜色饱和度较低,表现出社会的颓败、破碎及人生的无常,宫廷场景展示了世俗世界中不同阶级的相同悲惨命运,战争场景控诉了战争的残酷和权贵对无辜民众的压榨。文学评论家本雅明提出巴洛克式悲剧的理念核心是寓言,《剑风传奇》恰恰以寓言贯穿故事全篇,主人公童年的离奇经历和他从小佩戴的饰物“贝黑莱特”是不断预示其命运的线索。作者以这种碎片化的表达方式隐喻地表达了主人公等人今后的命运,以寓言的形式将动画中错综复杂的众多线索完美地串联起来。

三、后现代主义悲剧的展示

后现代主义悲剧是小人物的悲剧,与希腊传统悲剧观念和德国悲悼剧悲剧不同,其理想主义缺失,没有传统英雄的光辉,没有直面死亡的勇气,后现代主义悲剧着重表现个人的痛苦与焦虑。《剑风传奇》既有理性悲剧,也包含非理性造成的悲剧。例如动画中的配角戈尔卡斯,他在炮火中加入主人公所属的雇佣军,后惨死于神明的献祭中,戈尔卡斯的遭遇具有后现代主义悲剧中荒谬与无奈的悲剧因素,他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悲惨结局更能反映现实,展示了一个小人物的真实的感情和多舛的命运。悲惨代替超越,绝望代替崇高,这样的悲剧不是偶然的,在每个时代都有这样许许多多的小人物。类比亚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主人公是事业崩塌的中年人,他与妻子生活不睦,被子女瞧不起,后遭遇车祸去世。两部作品的人物经历不同,但都体现出小人物的悲剧性,他们的性格缺陷被放大,最终都以毁灭式的形象终结,展现出后现代主义式的无奈与荒谬。

四、审美快感的产生

悲剧展现的总是不幸与灾祸,为何仍会使我们在欣赏时产生快感?笔者认为有四点原因:一是英雄同命运的抗争本身就会给人带来审美体验。《剑风传奇》中渗透着深刻的命运感,主人公不可遏制的生存欲望与他自身的悲剧命运共同散发出独特的雄浑美。美学家张玉能曾提出刚美的艺术形象于激烈的冲突矛盾中被否定,于毁灭之时会产生悲剧美,使得悲剧产生价值,使人的心灵得到升华。

二是观众可以通过悲剧得到憐悯与恐惧的宣泄。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物在命运前的挣扎与痛苦引发了人们对剧中人物的怜悯以及对命运无常的体会,其丰富的伦理剧色彩具有净化心灵的作用。朱光潜认为悲剧美主要包含三种因素:恐惧、怜悯与振奋。他在《悲剧美学》中提到悲剧可以导致情绪的缓和,使怜悯和恐惧得到无害而且愉快的宣泄,悲剧可以消除怜悯和恐惧中引起痛感的成分。《剑风传奇》中众多人物置身于无法调和的矛盾之中,观众会从中感受到悲剧来临时的无助,从而激起情感上的怜悯与恐惧,感受悲剧带来的独特体验。

三是悲剧中常常展示世界道德秩序的胜利。这是黑格尔的观点,他赞扬艰苦的努力与反抗,认为道德会在毁灭中彰显。《剑风传奇》中主人公格斯由盲目消极的挣扎转向了积极的回击,他不在是为了生存而生存,而是为了反抗不公的命运而生存。作者试图在阐述人类在承受人生的痛苦与虚无的本质之下如何肯定人生。

四是悲剧中生命力的体现,会使人得到形而上的慰藉。与尼采强调的永恒生命有关,悲剧通过个体的毁灭给人一种与宇宙本体结合的神秘陶醉。尼采认为悲剧快感是强大的生命力敢于同痛苦相抗衡的胜利感,该动画正是通过格斯与命运的对抗展示其生命坚不可摧并且无法屈服,主人公顽强的生命力使观众感受到生命意志的丰盈和不可毁灭,进而产生快感。一方面格斯具有极强的生命欲望,另一方面他对生存的痛苦有着极其深刻的感悟,在悲惨之下他没有走向极端,没有陷入悲观主义的厌世情结,同样没有沉湎于享乐主义的官能享受,他强烈的生命欲望与痛苦的现实构成冲突,同时形成抗衡,不是为了摆脱怜悯与恐惧,更是为了超越。

五、结语

《剑风传奇》的悲剧色彩浓重,充满艺术张力和冲击力,其中的献祭情节、因果律、宿命论,渲染了人类在强大命运面前的弱小与无助,生来孱弱而无知的人类注定要永远同变化莫测的命运作斗争,这种类似的命运观念在希腊悲剧常常出现。主人公格斯的人生就像是一个圆,生活就是无穷无尽的循环与重复,他永远挣扎在这个圆中,与不可抗拒的命运作斗争,在与必然失败的斗争中,彰显其自由意志及人性的高贵。该动画从现实角度探讨人性内质和社会情况等深层次内容,扩大了动画片探讨严肃主题的深度与广度。同时将人生中的悲剧现象上升至哲学高度来认识其永恒与不幸,通过动荡的时代,不同人物的多重悲剧,展现出创作者对现实、文化、人生的反思与感悟和对动画的探索精神。动画中展现的内容不止是人物簡单的悲惨与不幸,除此之外还具有对生存追求的美,对于痛苦、灾难的超越与反抗,使观众在对悲剧的审视和反思中收获美感与醒悟。

参考文献:

[1]朱光潜.朱光潜谈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黄国钜.尼采从酒神到超人[M].香港:中华书局,2014.

[3][美]亚瑟·米勒.推销员之死[M].英若诚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4]索发克里斯.伊迪帕斯王[M].台北:桂冠出版社,1998.

[5][德]尼采.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M].周国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6][德]瓦尔特·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M].陈永国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7]张玉能.新实践美学的传承与创新[M].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8][德]海因里希·沃尔夫林.文艺复兴与巴洛克[M].沈莹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