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营改增”后中国移动在税负变化

2017-12-11 13:13王梦雨王婉莹晋惠灵何赛哲
时代金融 2017年32期
关键词:税收负担营改增变化

王梦雨+王婉莹+晋惠灵+何赛哲

【摘要】2014年,电信行业被纳入营改增试点,由营业税改交增值税,到2017年为止,已三年有余。本文将以中国移动为例,分析营改增对电信行业的增值业务的税负影响,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并据此提出一些适当的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中国移动 营改增 税收负担 变化

一、电信行业增值业务有关营改增的背景了解

2012年,中国税制史上一场重大改革-营改增,以上海为试点地区进而拉开了序幕。随着初始试点项目的成功,2014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文,将电信服务纳入营改增试点项目。自此从营业税改交增值税,税率从之前的3%,划分为基础电信服务11%,增值电信服务6%,两档税率。本文将以中国移动为例,将三年来营改增对电信行业的增值业务的税负进行研究与分析,并据此提出一些适当的改进方法。

二、营改增前后税负水平数据对比分析

根据以上及有关数据可知,在缴纳营业税时,中国移动的税负分别为2.81%,2.75%,低于营改增之后的增值税税负,2014年下半年后开始缴纳增值税时的税负,如2014年下半年税负水平3.86%。到了2015年,增值税税负水平也仍高于营改增之前。但以时间为轴线观察,虽然14年上下半年来看电信行业税负有明显增加,但是15年上半年相较于14年下半年税负水平已有明显回落。

三、税负变化原因分析

既然营改增是为了降低企业税负,实现企业健康持续地发展,那么为什么营改增后移动公司增值税税负不降反升呢?经过讨论分析,我们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营改增”后,由于电信行业本身可抵扣的进项税额较少,于是导致税负加重。实行“营改增”后,企业由交营业税改为交增值税,而增值税是有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计算上表现为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根据现实情况,目前公司资本开支和运营成本中可抵扣的进项税较少;另一方面,电信业是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行业,人工成本占总成本比例较大,但是这一部分是不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因此这部分的人工成本是不可抵扣的。那么,只有营改增后新购进的设备,购买的维修服务、宣传服务,办公用品等是企业可以进行抵扣的部分,考虑到营改增后新购进的设备有限,所以其允许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远远低于销项税额,从而最终会使它的税负加重。

第二,为降低成本,移动公司采取集团化管理,部分原材料由总部或省分公司采购,导致了销项发票和进项发票主体单位不一致,无法进行抵扣,这样也导致了增值税税负加重。

第三,企业业务管理存在一定问题,获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数量有限。一方面,由于移动公司上游企业有很大一部分是小规模纳税人或个体工商户,只能开具普通发票或向税务机关申请开具税率为3%的发票,其进项税额不得抵扣,;另一方面,实行新政策的时间较短,企业还缺乏相关方面的人才,可能导致企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不到位,使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有部分流失。

尽管从短期来看,企业税负会增加,但是随着企业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加强相关业务处理能力,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就会促使企业能够顺利平安渡过改革期,实现可持续的健康发展,从长期来看,可抵扣进项税额会逐步增加,增值税税负也会逐渐下降。

四、对企业减轻增值税负的相关建议

(一)加强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

电信业“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中国移动的税负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短期来看,中国移动的综合税负水平较营改增之前有所提高,因此为了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负,促进中国移动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移动必须要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保管等加强管理。因为,营改增之后,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之后的余额才是企业应交的增值税额,进项税额能否抵扣,抵扣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实际税负,因此,对增值税进行税额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所以这就要求电信企业对现有的业务进行梳理,凡是与增值税有关的业务,应确保交易双方提供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规范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严格遵照税收征管法的规定,不虚开、伪造,跨地区携带空白专用发票,避免因发票的不可抵扣而造成应交税额增加,企业利润减少。

(二)调整营销模式

营改增之后,从长期来看,中国移动的综合税負水平会下降,从而很好的实现国家对企业减税的目的。但是,从短期来看,中国移动的税收负担水平会有所提高。所以电信业“营改增”的初期,为了降低改革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国电信企业的市场部门应改变现有的销售模式和优惠方式,对现行的视同销售业务进行梳理,对多项业务捆绑合并销售的套餐促销方案进行优化,以此调整企业的营销模式,从而降低企业税负。

(三)优化税务筹划

在中国移动的成本核算中,税负成本占很大比重。因此,为了有效降低税负成本、减少企业的综合成本,企业应进行合理的税务筹划,对不同的业务分别进行核算,从而避免出现从高适用税率的业务活动。同时,要善于利用政府颁布的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在节能节水专用设备,高新技术产业,公共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税收政策优惠领域开展业务,以减少税务成本从而减少企业成本。最后,企业应加大对职工,特别是涉税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重点培训他们对现行税收政策的理解,掌握和运用,使其能够全面了解现行的增值税政策,并熟悉与增值税有关的业务流程,为纳税筹划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蒋皓.电信业“营改增”:三大运营商苦乐不均[N].中国企业报,2014.

[2]罗凯.中国移动“预算”营改增后业绩[N].东方早报,2014.

[3]周雪玮.营改增对移动通信行业的财务状况影响研究——以中国移动为例[J].2014.

[4]李超.“营改增”对我国电信业发展的影响和应对措施[J].财经,2015.

[5]熊思炜,曾剑秋.3G时代的电信产业链融合与演进趋势浅析[D].北京邮电大学,2011.

[6]徐涛,李真真.电信业“营改增”后税负变化分析[J]经营者,2016.

基金项目:南京审计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

猜你喜欢
税收负担营改增变化
从9到3的变化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探讨
鸟的变化系列
“让路”让出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