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的审计心理研究

2017-12-11 13:26赵阳
时代金融 2017年32期
关键词:领导干部

赵阳

【摘要】H市的领导违纪案例使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再一次成为理论学者和工作实践者重点关注的审计领域。本文通过分析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的审计心理,针对审计人员提出一些审计建议,为审计工作的实践提供依据,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审计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领导干部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审计心理

一、引言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和自然资源管理问题日益突出。面对自然资源稀缺,利用效率低和生态破坏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也提出了“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和环境责任离任审计”的要求。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促进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心理活动的科学。凡是有人活动的领域就有心理学。审计工作的实践离不开审计人员,审计人员进行监督活动时必然伴随着心理活动。作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分支,审计心理学是在研究审计活动过程中三种关系人(即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和审计授权人)的心理规律的基础上,揭示三种关系人面对审计事实产生的心理活动反应,从而促进审计工作的开展,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二、文献综述

(一)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相关研究

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条件,国家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和发展。作为保护环境的一种管理手段,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逐渐得到重视。蔡春认为以国家审计机关为主体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组织也可以进行辅助,促进环境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深度交叉融合,从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发展。陈献东提出保护环境的责任不仅仅应该是政府的责任,内部审计机构,社会中介组织和社会公众也应参与进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黄溶冰认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主体应该以各级审计机关为主,采取上级审下级的模式。安徽省审计厅课题组认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主体只有国家审计机关,审计对象应该是各个地方党政机关领导干部。

(二)审计心理学相关研究

审计心理学是一个新领域,国内关于审计心理学研究较少,发表的文章也不多。南京审计学院王会金教授在审计心理学一书中提出建立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审计心理学,探讨了审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产生与发展及审计各个阶段的心理等。隋玉银等提出了研究审计心理学对于审计领域的重要意义。袁晓勇提出了在舞弊审计中,矫正各类被审计人的不良心理是非常必要的。王小红等提出我国应该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重视审计心理学的研究,既要重视审计主体心理分析,又要重视审计客体心理分析。

综上所述,目前很多学者对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表现出很大的关注,但其理论基础还很薄弱,很多方面还没有达到共识。审计心理学的研究肯定了心理学在审计领域中的运用,审计心理学与审计实践结合起来,能更好地推动审计事业的发展。

三、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的心理分析

(一)审计授权人心理

不管审计授权还是委托,都带有特定的动机目的。动机目的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心動机目的,另一种是表面动机目的。审计人员在接受授权委托时要分析授权人的真实意图,即授权人的内心动机目的,不要急于按照表面动机目的开展审计工作。

审计授权可能出于服务心理,鉴证心理,维护心理,问责心理以及纠风心理。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进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查证干部任职前后所在地区主要自然资源资产实物量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变化情况,判断其是否存在严重损毁自然资源资产和重大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典型问题,是否存在挪用占用开发或建设中的资金以及经济效益,是否违反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

(二)审计主体心理

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终结阶段。初始阶段也就是审计准备阶段,审计人员容易有畏惧心理,因为被审计人是领导干部或是审计人员对自身能力的怀疑,从而对审计工作产生了畏惧心理。在实施阶段,审计人员容易出现拖延心理,由于审计工作的复杂性,审计人员希望反复的确认,客观上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正常进行。进过长时间的工作,审计项目进入终结阶段。这个阶段审计报告的编写,档案的整理等成了细枝末节,审计人员往往容易有懈怠心理。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审计项目的进程就会被拖延。

审计工作的进行离不开审计人员,审计人员的心理情绪对审计质量审计效率的影响十分重大。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审计对象一般是领导干部,审计对象的特殊性容易给审计人员带来心理压力。所以在审计过程中容易出现心理不平等领导干部处于心理优势的问题,不利于审计工作顺利完成。针对这种心理不平等,审计人员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审计工作的进行,比如选取自己熟悉的地方进行谈话,掌握分寸有的放矢,在心理上给对方一定的压力,扩大调查范围,取得实证。这需要审计人员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对问题的处理,交流与沟通能力等。

审计工作也离不开被审计者的配合,被审计者的心理也对审计工作有着重要影响。被审计者的防范心理和厌烦心理会使审计工作进度缓慢,被审计者的配合可以为审计工作节省时间成本,但是容易让审计人员忽视一些重要问题,比如被审计者是否存在误导审计人员的现象。所以审计人员应该时刻保持职业谨慎,不能大意。审计人员应该具备强烈的工作责任感,高尚的道德和情操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综上,审计人员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这样才能有效地完成工作。

参考文献

[1]王会金.审计心理学[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2]李晓波,姜法竹,王树锋.审计心理学[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7.

[3]蔡春,毕铭悦.关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理论思考[J].审计研究,2014(5):3-9.

[4]陈献东.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若干思考[J].审计研究,2014(5):15-19.

[5]安徽省审计厅课题组.对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几点认识[J].审计研究,2014(6):3-9.

[6]王小红,张丽丽,晁军宁.基于审计心理学的审计研究[J].财会通讯,2010:136-138.

[7]王会金.审计心理学研究的意义、特点及发展趋势[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1):16-22.

猜你喜欢
领导干部
加强干部考德 注重领导干部德行建设
参加体育运动对改善领导干部“亚健康”状态的积极影响
领导干部如何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