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后成长概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2017-12-11 07:53金鑫金香淑
科技视界 2017年25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护理

金鑫 金香淑

【摘 要】創伤会对个体身心造成巨大伤害,使伤者引发负性心理。但过去研究者往往注重人们负性心理的研究,忽略其中产生的正性心理。当创伤事件发生时,个体与之进行抗争的过程中会逐渐产生正性心理,即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PTGI)。作为临床护理人员,应掌握创伤后成长的相关概念、影响因素及干预方法,在护理工作中引导患者向更积极、正向的方向发展,促使疾病尽快痊愈。本研究从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PTGI)的概念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概述,为今后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创伤后成长;影响因素;护理

1 创伤后成长的概述

Tedeschi和Calhoun[1]将创伤后成长定义为:个体在与具有创伤性负性生活事件和情景进行抗争过程中所体验到的心理方面的正性变化,它不是由创伤事件本身引起的,而是通过个体在与创伤事件的抗争中产生的,又被称为逆境中成长、压力相关成长、应激相关性成长、益处寻求、韧性成长。创伤后成长主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自我认知的变化,从认为自己是受创者到承认自己是幸存者的变化,自我效能感和自我依赖感增强,生命中能出现新的可能性;二是,与他人关系的变化,由于需要他人的照护,从而产生更想与人亲近的感觉,个体愿意表达自己的情绪,更具有同情心;三是,人生哲学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生命中重要事物优先性变化,欣赏、灵性、幸存者通常会改变人生的侧重点,更加注重亲情、欣赏生活、认为生命的尊贵。引发创伤的事件主要包括自然灾害、意外事件、性虐待或强奸、SARS、HIV/AIDS、癌症等。其中常见的创伤后成长的测量工具有创伤后成长量表(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PTGI)、疾病认知问卷(illness cognition questionnaire,ICQ)、感知获益量表(perceived benefit scale,PBS)、应对相关成长评定量表(stress-related growth scale,SRGS),其中应用最多的量表是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I),共21项条目,分值越高表示创伤后成长水平越高,量表信、效度较高,在临床中的适用性较好。

2 影响因素

2.1 人口统计学变量

研究表明[2]女性在遇到创伤事件后创伤后成长水平高于男性。随着个体年龄的增加,创伤后成长呈逐渐下降的趋势[3]。白人相比于其他人种,创伤后成长水平较低[4]。有宗教信仰的人因其善于提升自我控制感及对宗教的虔诚和精神性,创伤后成长水平较高[5]。

2.2 人格特质

在与创伤事件应对过程中产生正性心理的人格特质主要有乐观主义与希望[6]。个体在遭受创伤事件后,认知深度越高,个体会寻找积极面,忽略消极产生的影响,促使个体创伤后成长水平的提高。

2.3 疾病特征

个体疾病的诊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及创伤发生时间的长短都会使个体的创伤后成长水平呈现不同的动态变化。在严重程度中,处于中等严重程度的病人创伤后成长水平更高[7]。在发生时间的长短中,呈曲线的关系,发生后会呈现短期的水平较高的峰值,之后逐渐呈负相关。

2.4 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

来自于配偶、家人、亲戚、朋友及同事给予的心理上、经济上的陪伴和服务,是创伤后成长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8]。社会支持可以为个体创造重新定义生命的意义的环境,可以交流创伤的体验、增强生活的信念,使受创者重新构建认知模式[9]。研究显示应对内部的发生机制和创伤后成长相关,个体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与创伤后成长中的多个维度呈正相关[10]。

3 干预方法

3.1 重塑希望和认知重组

在对个体进行创伤后成长干预时,正性心理和负性心理是并存的,个体收到创伤事件后产生负性心理是必然结果,负性心理是创伤后成长水平提高的基础,对于正性心理的产生是有利的。个体要运用辩证的思维去来看待创伤事件,需要个体在负性心理的基础上激发个人内心力量重塑生活希望,从而提高创伤后成长水平。王新歌[11]等研究把7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8周的认知行为干预,结果显示病人的负性情绪明显降低。巩树梅等[12]研究显示,团体认知行为干预有助于伤者体验创伤后成长,认知行为干预可重建伤者的认知评价,积极建构创伤经历,成员之间寻找更多支持,增加希望。

3.2 问题聚焦型干预

问题聚焦型干预指个体通过调节自身的情绪,来保持心理健康。通过刻意性沉思的方式,伤者深度评估创伤事件发生的历程及所产生的负性心理,从而提高创伤后成长水平。个体还可以通过增高自我效能感,完成擅长且易产生成就感的工作,从中重拾自信心,更能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来提高创伤后成长水平。Cann等研究显示[13]刻意性沉思的方式对创伤后成长水平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3 增加社会支持

Tedeschi和Calhoun在2006年提出“良好同伴关系”模型的干预措施,家属或朋友集中作为同伴关系,倾听受创者对创伤事件的叙述,以提高个体的创伤后成长水平。吴菁[14]等对烧伤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为家属、医生、护士及病友。张金凤[15]等通过对1123名经历汶川地震的初中生进行调查显示,能够积极的向亲属寻求支持的青少年可获得更高水平的创伤后成长。家属应多陪伴患者,使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善于疏导患者的情绪,接受患者的情感需求。

4 小结

创伤后成长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而逐年成为研究学者们的研究热点,在临床护理中的研究逐年增多,在我国多采用横断面研究,纵向研究和前瞻性研究较少,目前涉及的研究范围也较窄。因此临床护理人员应深化对创伤后成长概念、机制的理解,明确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拓宽疾病研究的种类,探讨出系统的、适应性高、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而提高患者的创伤后成长水平。endprint

【参考文献】

[1]Tedechi RG,Golhoun LG.The 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measuring the positive legacy of trauma[J].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1996,9(3):455-471.

[2]Shaw A,Joseph S,Linley PA.Religion spirituality and posttraumatic growth:a systematic review[J].Ment Health Relig Cult,2005,8(1):1-11.

[3]陈宁.创伤后成长影响因素及干预方法研究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6):56-58.

[4]Lecher SC,Zakowski SG,Antoni MH,et al.Do sociodemo graphicand disease-related variables influence benefit-finding in cancer patients[J].Psycho-Oncology,2003,22(12):491-499.

[5]Manne S,Ostroff J,Winkel G,et al.Posttraumatic growth after breast cancer:patient,partner,and couple perspectives[J].Psychosom Med,2004,66(3):442-454.

[6]涂阳军,郭永玉.创伤后成长:概念、影响因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1):114-122.

[7]Kesimci A,Goral FS,Gencoz T.Determinants of stress-related growth:gender,stressfulness of the events,and coping strategies[J].Curr Psychol,2005,24(1):68-75.

[8]王新歌,樊少磊,张守梅等.认知行为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8):744-746.

[9]巩树梅,颜婷婷,刘晓虹.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对意外创伤后成长的效果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5,30(22):74-77.

[10]Cann A,Calhoun LG.The core beliefs inventory:A brief measure of disruption in the assumptive world.Anxiety,Stress Coping: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3(1),19-34.

[11]吳菁.烧伤患者早期心理干预模式的构建与验证的研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护理学院,2011.

[12]张金凤,史占彪,祝卓宏.青少年创伤后应激症状与创伤后成长的关系[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J],2013,22(8):739-742.endprint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护理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