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战略转型下资产托管业务发展浅析

2017-12-11 12:25徐婷婷李智夤
时代金融 2017年32期
关键词:委托商业银行资产

徐婷婷+李智夤

【摘要】随着融资渠道多样化和“互联网+”时代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资产托管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托管业务也以拓展客户、开拓业务领域、增收创收、控制风险等强大作用,成为各大商业银行抢占的主要业务之一。本文从托管业务基本情况介绍、现状分析入手,提出下一步商业银行托管业务发展几点的建议。

【关键词】资产托管业务

一、资产托管业务概述

(一)资产托管业务的定义

资产托管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接受资产委托人的委托,担任委托资产的托管人,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资产托管协议的要求,保管全部委托资产,监督资产管理人的投资运作,对委托资产进行会计核算和资产估值,办理委托资产的资金清算等的一项综合性业务。其服务范围涉及投资基金、保险资产、金融理财产品、信托产品发行、QFII等多个领域。

(二)资产托管业务主要特性

本质:是一项风险隔离机制,确保委托投资资产的安全。

在投资托管运作机制中,投资人将投资资产委托管理人进行投资运作,为保障投资资产的安全,往往会引入第三方(托管人),来实现投资资产和投资操作的分离,交易与清算的分离。作为托管人主要起到了以下作用:一是防止资产被挪用等损害投资人利益情况的发生;二是解决投资人与管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三是确保投资资产的安全。

托管人提供的服务:作为托管人主要提供两类服务,一类是基本服务,主要包括:资产保管、支付清算、核算估值、投资监督、信息报告;一类是增值服务,主要包括:证券借贷、风险评估、绩效分析、委托外包。

托管业务的好处:作为银行来说发展托管业务,可以带来基本账户的开户、托管资金的存款沉淀、带来优质客户、促进中间业务收入的增加等等。

由于资产托管业务带来低成本存款和高资质客户,而且它的发展基本不占用银行资本,有利于提高银行股本回报率和市场价值,目前资产托管业务已成为银行一项重要的中间业务收入来源。虽然该业务带来的直接受益不算高,但是由于它与资本市场紧密连接,可以与其他金融产品形成完整的服务体系,所以具有比较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资产托管业务现状分析

随中国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资产托管业务发展日益加速,逐步来到普通群众的身边,从以前主要面对单位客户、金融客户扩大到目前包含单位和个人、金融与实业公司为对象的比较广泛的群体。资产托管业务已经成为一个创新力强、活跃性高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其业务范围遍及证券、保险、信托等多个领域,为商业银行调整收入结构,加快经营转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下图为近年来我国资产管理市场中托管规模增长情况概括:

通过上图也不难看出,随着经济市场及金融领域的不发展,相应的资产托管业务也得到进行进一步的创新,以满足市场的激烈竞争。

从目前新兴市场来看,有一些行业如保险代理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等,都是监管层要求必须由商业银行来做托管,以此来保障其资金安全。还有些领域如P2P资金托管,则是以第三方支付机构托管为主,商业银行托管为辅。而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之间的业务即交叉又重叠,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竞争与合作并存。

综上所述,当今以大数据、移动支付、互联网金融为主的新时代,资产托管的地位和作用日渐凸显,已成为商业银行创新范围最广、发展前景最好、规模增长最快的新兴业务之一,也是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重要转型点。

三、商业银行托管业务发展的建议

(一)提高自身服务水平,充分发挥托管业务的资源整合优势

伴随现代金融领域的发展,客户的需求从单一金融服务逐渐向多样化、综合化转变。就托管业务来说,客户不仅需要银行提供托管服务,还需要提供资金结算、综合融资、项目推介、代理代销等方面的综合金融服务。目前资产托管業务已经从纯粹的投资产品、投资资产的托管向投资与非投资产品的托管发展;从对金融机构管理的资产或者产品进行托管走向即能对金融机构、也能对普通公司客户的产品和资产进行托管;从单纯的委托管理服务走向为客户提供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的方向发展。托管业务已经不能单纯地就“托管”而“托管”,而是要站在银行整体发展的角度,做金融资源的整合者,为商业银行带来综合性利益。

托管服务水平的提升,是银行资产托管市场竞争力的直接体现,作为商业银行的一个金融服务单元,这种竞争力不仅仅体现的是“托管服务”,而是在与客户的合作中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综合性金融服务的能力。这种能力单从资产托管自身来说不容易实现,但托管业务借助商业银行的平台,可以创造出这样的能力。即,要发挥资产托管业务的桥梁作用,整合商业银行内部资源、整合外部社会资源,发挥其跨多领域的平台作用,链接多项金融服务的能力,更好地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实现个体业务发展和整体业务带动式发展的优势局面。

(二)托管服务系统的升级优化

目前国内工行和招行已经在采用自主研发的托管系统了,建行的新一代系统也在2016年实现了托管业务板块的上线。而其余大部分管理人和托管人采用的都是赢时胜的金手指托管系统。在与同业的交流中可以获知,工行和招行所采用的自主研发的托管系统在托管服务效率方面比赢时胜金手指系统要高很多。托管系统的升级优化不仅极大提高了托管服务效率,也给基金管理人带来了更好的托管服务体验。工商银行的市场份额一直排名较前,以及招商银行的新系统上线后托管服务加速发展,都佐证了系统优化的正溢出效应。但需注意的是,新系统的开发需要托管人具备扎实的托管业务能力及庞大的资金和人才投入,规模较小的金融机构在考虑到投入产出不成比的前提下,难以负担如此之高的成本。因此,大型金融机构应该凭借本身的人才和资金优势,及早将自己的系统进行优化升级,并以此巩固自己在托管业务市场的地位。

(三)托管业务的创新研究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金融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变革。最典型的例子还是“余额宝”,天弘基金凭借“余额宝”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了业务的爆发式增长,从默默无闻的一个小型基金管理公司蜕变成国内资产管理规模排名第一的基金管理公司;中信银行作为“余额宝”的托管银行,托管业务也同样实现了爆发性的增长,2014年的托管费收入同比暴增了大约400%。随着“余额宝”的成功,市场上出现了大批“宝宝类”货币市场基金,试图复制“余额宝”的成功模式。“互联网+”这个风口,使天弘基金和中信银行的业务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下一个风口在哪里?是P2P、非标投资还是一种我们尚未可知的投资模式?目前我们都还不得而知。但是在下一个风口出现前,托管人应该积极做好托管业务的创新研究,将市场上不断推陈出新的金融产品更新到自己的业务知识库中来,做好最全面的准备去迎接新的风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张鑫.对我国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风险管理的建议.《中国商论》.2016.

[2]谢璟.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探索.《经营管理者》.2011.

[3]孙海波.浅析商业银行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增值服务的必要性.《经济》.2016.endprint

猜你喜欢
委托商业银行资产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治理现代化:委托制下的权力清单制
招标代理中的授权委托——以案说法
把维护作为一种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