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准互联网型民营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2017-12-11 13:24陶蕾
时代金融 2017年32期
关键词: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陶蕾

【摘要】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近年来新成立的民营银行在开展产品创新和业务创新的基础上,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为客户提供普惠金融服务,走出了差异化发展的道路。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经营模式的变化,传统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已经无法满足民营银行特别是致力于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民营银行的需要。在这一背景下,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现状、民营银行改进绩效考评体系的必要性的基础上,从构建准互联网型民营银行绩效考核体系的角度,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思路。

【关键词】互联网型民营银行 绩效评价体系 构建

一、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现状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是指运用一系列财务、非财务指标和一定的评估方法,对商业银行经营目标实现程度进行考核和评价。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持续深入,各大商业银行逐步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国内各商业银行越来越多的借鉴国际先进银行的理念和方法,经历了从单一向综合、由定性为主向定量为主、由重规模向重价值的演变过程,也反映出我国商业银行逐步向现代商业银行转变的商业化轨迹。在银行内部,近年来也分别建立了各具特色的绩效考核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变化以适应自身改革和战略实现的要求。从思路和方法上看,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采用以纵向考核和多指标考核为主的考核体系,即由总行、一级分行及其承担管理职能的分支机构,从经营绩效、业务发展、风险控制、资产质量等维度,赋予不同权重,对各级分支机构及其管理者进行评价。

第二,构建了以财务类指标为核心的平衡发展考核模式。多年来,先后引进了杜邦分析法、经济增加值(EVA)、风险调整后资本回报率(RAROC)等指标用于绩效评价,且日漸重视规模、效益和质量的平衡发展。

二、民营银行改进绩效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一)民营银行发展现状

由于受到监管政策的限制以及差异化发展的要求,民营银行在负债端无法依赖传统银行的获客渠道吸收存款,在资产端也难以通过传统的大中型企业授信发展模式赚取稳定收益,只能通过开展产品、服务、管理和技术创新,实现特色化发展。在目前已开业的各家民营银行中,基于股东背景、区域特色和目标客户群体的差异,形成了纯互联网型、准互联网型、传统型等三大类型。

(二)民营银行改进绩效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新型民营银行由于规模较小,加之监管政策暂不支持其采取网点扩张式的传统银行发展模式,因此只能通过产品创新、业务创新和渠道创新,与传统银行开展错位竞争,实现差异化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民营银行绩效考核也必须随之进行调整,既要借鉴、继承传统银行的绩效考核模式,同时也要认识到传统考核模式存在的困难和挑战,从而构建适合自身发展模式的考核指标体系。

1.传统商业银行绩效考评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考评指标无法有效实现战略及经营目标落地。当前商业银行考评指标虽然涵盖了经营绩效、风险控制、资产质量、业务发展、内部管理等方面,但总体上仍侧重于效益、资产质量、经营规模等财务类结果性指标,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不够重视过程,缺乏客户体验、员工发展等前瞻性指标,限制了银行整体战略及经营目标的实现。

二是风险成本计量指标难以有效落地。在银行风险管理理论中,广义的风险成本既包括针对预期损失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支出,还包括针对非预期损失而保有经济资本的成本。虽然许多行引入了经济资本概念,但由于数据储备和质量达不到要求,经济增加值或经济资本只能做到模拟测算,难以准确反映区域、行业及产品等差别。风险调整后资本回报率(RAROC)指标计算出来的结果通常较高,加之需要开发大量有效的数学模型和大量银行内部的历史数据,风险成本计量在总体上采用相对简单的系数法,未采用计量更为准确、实施要求更高的内部评价法。

2.建立适应自身发展模式的新型考核指标体系。

在差异化发展过程中,随着互联网和准互联网型民营银行将金融科技与零售、消费金融等业务进行全面融合,因此如何构建与时俱进的考核体系,对互联网型和准互联网型民营银行来说便成了全新的考验。目前,互联网型和准互联网型业务发展及业务模式如下:

(1)互联网型民营银行。

作为全国首家民营银行,深圳前海微众银行定位为互联网型银行,无实体经营网点,主要依靠大股东的平台优势,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2015年以来,该行所开发的互联网信贷产品“微粒贷”,能够实现7*24小时无间断审批和授信服务。截至2016年年末,微粒贷累计发放贷款约1987亿元,而贷款不良率仅为0.32%,全年实现净利润4.01亿元。与此同时,该行借助强大的渠道优势,与数十家银行进行合作,当年全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比为22.95%,盈利能力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均远高于传统型民营银行。

(2)准互联网型民营银行。

目前,上海华润银行、福建华通银行、江苏苏宁银行、吉林亿林银行和威海蓝海银行均定位为准互联网型银行。例如,作为山东省首家获批筹建的民营银行,威海蓝海银行于2017年成立伊始便定位为准互联网型银行,实行“线下+线上”融合发展的模式,在开展传统基础银行业务的同时,致力于搭建“准互联网型”银行平台,聚焦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通过重点开展互联网金融、消费金融业务,实现差异化发展。

三、构建准互联网型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的思路

对于准互联网型民营银行来说,在构建自身考核体系过程中,既要借鉴、继承传统银行的绩效考核模式,同时也要认识到传统考核模式存在的困难和挑战,运用互联网思维模式,构建适合自身发展模式的考核指标体系。

(一)传统线下业务考评体系的构建

1.以银行价值和员工利益最大化为考评核心目标。作为准互联网型民营银行,开业后各项系统建设和线上业务渠道建设均需要一定的周期。因此,开业初期要以传统银行业务为主。在制定考评政策过程中,一是要借鉴传统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确定具体的考核指标体系。二是要充分发挥民营银行机制相对较为灵活的优势,体现鼓励价值创造的核心目标。endprint

2.逐步建立以EVA和BSC为核心的绩效评价体系。在对利润中心考核时,要突出EVA在资源配置中的核心作用,在控制成本的同时,提高经营效率。在对成本中心进行考核时,要考虑到EVA这一财务指标的局限性,并组织各成本中心制定本条线平衡记分卡考核指标体系,通过绩效考核促进各项业务的发展,确保全行战略目标得到贯彻落实。

3.建立适应EVA考核的配套考核机制。针对目前各商业银行在实施EVA考核时普遍存在风险成本、资本成本、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和经营分摊等计算EVA组成要素計量不够科学的准确的问题,民营银行应在建行初期,特别是系统建设时应提前认识到信贷风险评级、数据质量及模型搭建、考核指标口径等项工作对于EVA考核的重要性,通过数据积累和系统支持,建立全行统一的、基于市场的风险计量、经营成本分摊方法以及经济资本内部评级、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在此基础,对EVA指标的计算方法进行动态调整,逐步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二)线上业务考评体系的构建

从微众银行开展互联网金融的成功案例可以看出,其主要通过运用平台和技术优势,在打造“传统数据+互联网数据”为核心的互联网金融风控体系和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反欺诈体系的基础上,实现大批量获客和有效筛选客户,有效分散和规避信用风险。由此可见,民营银行如要在互联网金融业务上取得突破,必须要通过技术创新,降低与中小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和交易成本,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匹配。根据这一特点,在构建线上业务考评体系时,应以打造核心产品为核心,围绕目标市场细分,打造精品业务和爆款产品来制定考核政策。

1.短期以打造产品为考核重点。产品是银行立足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战略要素之一。客户的需求及其对产品的感知,则是产品设计的核心。对于商业银行来说,线上产品的设计需立足于客户的需求,综合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予以实现。在研发线上产品及相应系统过程中,应重点围绕客户体验、研发效率和系统可拓展性,设计有针对性、可测量的考核标准,对产品研发过程中的目标客户及市场细分、需求分析、研发进度、产品创新性评估等流程进行全流程考核。同时,由于产品的研发涉及多部门,因此实施考核时要加大对部门间协同效果的考核力度,力争打造爆款产品。产品上线后,重点对系统迭代升级频率以及优化客户需求情况为重点实施考核。

2.中期以加强平台合作、互联互通为考核重点。目前主流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均立足于平台优势,运用互联网技术,充当平台与中介的角色,为合作银行筛选客户,为个人和小微企业提供授信,避免了传统银行的重资产和重负债模式,不仅实现了风险隔离,也符合监管部门关于资本充足率、存贷比等方面的要求。对于缺少股东互联网平台及客户信息数据优势的准互联网型民营银行来说,应加大与拥有客户消费、交易数据等互联网型银行、互联网金融公司、供应链金融平台公司、资产交易所的对接和合作。在此基础上,通过研发系统,实现业务的对接和交叉销售,实现互联互通。

3.长期以建设节约资本的交易银行体系为考核重点。长期而言,准互联网民营银行应根据自身资源及现状,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工具,搭建线上平台,主要从供应链金融和互联网金融两个业务方向,为企业和个人客户提供线上化的服务和产品。具体而言,交易银行中的结算业务能够形成大量具有稳定、持续、低成本的结算性存款,而互联网线上贷业务可带来较高的收入和利润。因此,在对供应链金融业务进行考核时,应围绕支付结算、现金管理、贸易融资、资金托管等金融服务,提高客户粘性、增强客户体验为核心,重点考核结算量、核心客户数等核心指标。在互联网金融服务方面,以节约资本、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客户数量为重点,平台建立初期重点考核流量、用户数、APP下载数等指标,成熟后重点考核盈利能力、风险控制以及净利差等指标。

参考文献

[1]周学东.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民营银行的思考[J].中国金融,2013,19:28-31.

[2]袁博,李永刚,张逸龙.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2):66-70.

[3]周汝,韩庆兰.基于BSC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2.

[4]张云.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5]王艳.经济增加值(EVA)财务管理体系分析[J].商业会计.2002,3.endprint

猜你喜欢
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税收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