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管理会计对农村商业银行精细化管理的影响

2017-12-11 16:43邱煜
时代金融 2017年32期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管理会计

邱煜

【摘要】管理会计作为银行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工具,其主要目的就是为银行创造更高的价值。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我国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逐年增加,同时也处在经营转型的时期。文章通过对管理会计在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对其在农村商业银行的应用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希望通过不断完善银行的管理会计体系,从而达到提升银行精细化核算水平和银行价值经营管理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管理会计 农村商业银行 精细化管理的

一、管理会计在农村商业银行的应用中存在的不足

(一)数据不够准确

目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的系统信息主要由财务管理、信贷管理、核心业务等信息构成。这就使得系统信息在对接过程中存在着不足,从而导致数据信息缺乏准确性。首先,部分业务的数据信息是通过手工录入的方式进行的,这就无法保证该录入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一旦在手工录入的过程中出现误差,那么分析的结果必然受到影响。其次,农村商业银行的管理中存在着核算路径和业务实际不相符的情况。比如在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等问题上,在管理会计系统中,提前支取的存款也要计算利息支出,但在核心系统中,只要存款在支取后就不再计算利息支出,从而导致数据的偏差较大,缺乏一定的准确性。

(二)管理理念还有待提高

管理会计工作的实施需要银行的各部门和全员工共同配合,目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大多数员工的管理会计理念比较薄弱。主要体现如下:首先,缺乏对支行的成本管理意识。支行管理者在新设支行和营业网点中,没有及时对支行的存、贷款保本规模进行预测,从而使得利润大大的减少。同时为了扩展存款的规模,大大增加了银行的业务宣传成本。支行管理者没有以正确的利润方式对新网点进行指导。其次,银行的各部门缺乏相应的成本考核体系。虽然银行的各部门都参与了年初的预算制定工作,但是银行没有及时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业务部门只是盲目的实现高管下达的任务,忽略了成本的投入。最后,银行业务人员的素质急需提高。管理会计需要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财务理念,那么他们就会在银行的各业务中全面思考成本因素,对银行的经营实现全面的分析。

(三)分析不够深刻

目前我国农村行业银行虽然构建了多维度的盈利分析框架,但是在业务产品多样化发展的影响下,需不断提升自身的分析深度。首先,业务分析需要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对于进行业务管理的金融市场部,需要分成多个业务线条进行全面分析。但目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只分析金融市场部和资金这一业务条线的盈利情况,还没有扩展到其他部门。其次,银行的成本分摊规则还不够精细。目前银行的财务管理核算体系,还没有将各费用分摊到具体使用人员,对于一些几个部门共同使用的费用,也没有一套合理的分摊规则。

(四)应用不够广泛

从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来看,管理会计的理念和绩效指标不相符,而管理会计分析成果也没有在绩效考核中得到应用。首先,银行管理会计的地位不突出。银行的绩效考核项目中占较高比例的仍然是一些常規业务的数量指标,没有将管理会计成果中的经济增加值、资本回报率等归入到考核项目中。其次,目前银行还没有构建以价值创造为依据的内部资源分配机制。当前银行还有将管理会计的分析评价成果及时运用到绩效中。对支行的考核过程中,已基本实现了通过银行内部的模拟利润来进行考;但在内部进行二次分配时,还是通过平均的原则来进行分配。银行对各部门的考核,还没有引入更加精细化的全成本考核体系。

二、管理会计在农村商业银行的应用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数据整合,提升数据信息质量

首先,对数据信息进行优化。结合银行的实际状况,和具有成功经验的管理会计公司进行合作,对数据信息的采取路径进行优化,同时提升数据信息的质量。其次,就是对手工操作的风险进行预测。对手工录入信息的操作过程进行完善和优化,并随时进行复查核算,一旦出现错误,必将追究操作人员责任,以此确保录入数据信息的准确性。最后,对核算路径就行统一。根据原有管理会计中的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等与财管系统不相符的现状,对现有的分摊规则和核算进行调整,从而统一利息收入、利息支出和财务核算的路径。

(二)加强管理团队的构建,提升管理会计人员的素质

首先,提高管理会计的应用观念。银行须定期组织一些具有针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活动,树立管理会计的应用理念,使得管理人员明白管理会计系统中的核心指标意义,并能运用好管理会计的工具。其次,提高管理会计的专业技能。在具有扎实基本业务水平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具有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的人员,有计划的培养具有较强专业能力的管理会计人员,加强自身团队的建设。

(三)深层次的挖掘信息,提升系统分析水平

首先,应对农商银行的管理会计系统进行完善。积极构建价值中心部门及时地对农商银行的各对象进行分析,通过相应的管理会计工具对各价值中心的盈利情况进行计算。其次,对各分行进行细化分析。将农商银行的细化为重点支行、中心支行和二级支行。为了完善银行的精细核算规则和盈利情况,农商银行的各部门需根据自身的部门性质、业务特点来制定不同的核算规则。最后,强化直接分摊的原则。农商银行通过对财管系统的费用进行核算,能够更大程度地将受益对象的费用直接集中起来。同时在平常的财务报账和资产入账过程中应将直接成本费用集中起来,通过多方面的收集信息,最终确认成本的直接受益对象,从而提高了直接成本的分摊占比。

(四)加强分析成果的应用,提升考核机制的效能

首先,对考核机制的指标进行完善。农商银行应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和经营规划,应减少一些业务发展类指标占比,同时提高经济增加值、资本回报率等综合类指标的占比,从而推动农商银行业务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其次,考核方式的制定。对基层支行的考核,需要根据相应考核指标的比重,从“规模导向”转化为“价值导向,对银行各部门采用预算与模拟利润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最后,加强银行产品的业绩考核。银行应根据管理会计的分析成果,应构建健全的产品激励机制,强化营销计价的作用,不断对银行的产品进行创新,从而提升产品的盈利价值。

参考文献

[1]祁洁.管理会计在H农村商业银行应用的思考[J].现代国企研究.2015(14).endprint

猜你喜欢
农村商业银行管理会计
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管理与建议
我国知识资本会计研究述评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