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金融创新服务研究

2017-12-11 10:41栾黎巍
时代金融 2017年32期

【摘要】企业的发展可以有力推动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并解决社会就业问题有着重大的影响,但是企业融资始终是主要的发展问题,因此,本文对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同时提出金融创新服务的有效措施,对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企业发展 融资成本 金融创新服务

一、引言

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有效改善了社会就业问题,给市场人力资源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企业融资成本过高在极大程度上阻碍了自身的发展与进步。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企业都在寻求降低融资成本,从而实现企业的最大化价值,因此,融资成为了现代化企业持续性发展的关键条件。从企业融资的理论与实践看,尽管社会各方对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政策性建议与措施,但经过实践证明,传统融资渠道无法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本文从金融创新服务的角度下,来探讨如何完善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设立中小企业银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企业融资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

(一)企业融资成本过高

过高的融资成本在极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与进步,导致其出现资金成本、资本成本都随之提升的问题。结合企业融资的相关研究成果显示,现阶段,尽管货币信贷的发展环境较为宽松,但是社会企业融资成本依然偏高,且与正规金融体系的融资成本相比,民间金融体系更高,部分借贷利率高达25%左右,甚至会超过30%,融资中介机构的成本过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向金融机构贷款的难度。

(二)企业融资渠道不理想

企业融资渠道可以划分成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其中直接融资是企业通过私募、债券融资以及发行股票的方式来实现融资活动,间接融资是企业向金融机构提出贷款的申请。现如今,金融机构的放贷条件对发展规模较大的企业而言比较有利,但是对于中小企业就存在一定的难度,不仅要求更高,而且贷款审核工作的流程非常复杂,核定的贷款利率也较高,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过大的压力。结合发展现状而言,由于企业在上市过程中,监管部门会以较高的标准,且严格的规定和要求审核企业各方面条件,这也导致企业出现上市难的问题。

(三)融资成本高的影响因素分析

1.企业自身因素。目前,金融注重实体经济的发展,由于货币环境的发展逐渐宽松,货币信贷呈现了稳定增长的趋势,但同时利率在逐渐降低。与以往的发展不同,金融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金融企业增长的贷款余额中大部分是投向实体经济的货币贷款,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企业融资成本过高的主要原因并不只是因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高度重视,而是因为企业自身的信用较低,部分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在放贷成功后却不能及时还本付息,甚至出现了不归还等问题,导致金融机构怀疑企业的还款能力,造成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

2.融资渠道单一。相比我国企业融资发展现状,资本主义市场对企业融资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让企业更依赖于银行融资渠道,但是银行方面对企业的融资要求与审核流程也比较复杂,且与发展规模较大的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融资请求在审核上更加严格,且贷款利率更高,相应的造成企业融资成本增加。根据有关企业融资调查显示,在金融机构的放贷额度方面,规模较大的企业的占比高达80%左右,而中小企业仅占20%,导致中小企业不能够实现银行贷款,或是企业从银行贷款获得的资金无法满足其融资需求,而不得不向民间借贷机构寻求资金帮助,实现企业的融资目标,但是民间借贷机构的贷款利率在极大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三、金融创新视角下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分析和相关措施

(一)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分析

金融创新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早在希腊时代就出现了私人贷款,直到20世纪末期,在熊彼特提出的“创新理论”影响下,金融全球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从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来说,广义上的金融创新包括了产品、市场以及机制的创新,而狭义上则是指金融交易工具上的创新。目前,根据现代金融创新的发展趋势,金融创新俨然成为了金融市场、管理制度以及金融工具的创新方向,在极大程度上加强了国内外市场的融资能力。

1.进一步拓展资本市场。单一化融资渠道是众多企业的发展难题,因此大多数国家对此都设立了具有一定针对性的企业板,降低企业上市融资的标准与要求,给企业增加了直接融资方式。在我国的金融环境中,企业板资本市场的提出,给存在融资难的企业开拓出良好的融资渠道。企业融资难的关键时期就是创业初期,政策方面的侧重点就在于改善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而这就要去进一步完善企业板的资本市场,拓展创业板市场,在此基础上,促进股票市场、债券场外交易市场等低端资本市场的长期与稳定发展,并解决企业过分依赖于债务融资的现状。

2.合理改善信息不对称问题。由于发展规模较大的企业在融资上难度较低,而中小企业的难度更大,因此可以面向中小企业设立有针对性的中小企业银行,来改善金融机构在为中小企业融资中出现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强化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整体性建设,通过运用市场化方式改善目前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化的问题。

首先,设立中小企业银行在提供專业化贷款业务上具有一定的优势,虽然中小企业银行的资金规模不及大型金融机构,也无法实现综合式金融业务,但是中小企业银行之所以能够在整体上占据关键地位,就是由于他们能够实现业务细分,并形成特色的金融服务。多个具有业务强项的机构组成综合型金融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像大型银行支付较高的金融成本,同时也不会落入分散式的金融模式,这对集中资源和发展业务强项有着重要的作用。

其次,设立中小企业银行能够改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制度以及资产管理制度都缺乏规范性,并且大多中小企业都是民营性质,因此,中小企业在与金融机构进行接触的时候通常会隐瞒部分不利于申请贷款的信息。假设企业的发展现状能够决定放贷的利率,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会增加贷款利率来规避信用低的企业为了获得贷款的金融风险,导致企业融资成本高的结果,同样也让信用高的企业由于过高的融资成本而放弃贷款,而金融机构方面也会因为贷款企业多且大多都是信用较差的企业而不愿意追加贷款。设立的中小企业银行是区域性金融组织,能够更全面的了解企业的资产信用情况与发展现状,有效改善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而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相关措施

1.调整企业的资产结构。由于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提出了较高的审核要求和贷款利率,这导致企业融资出现了成本高的问题。中小企业在银行贷款的门槛高,主要是因为与规模较大的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抗风险能力、资金运转以及还款能力等方面的水平都较低,导致中小企业在金融机构方面的信用较差。因此,企业要从自身的资产结构上入手,运用有效的方式来加强自身的还款能力,在发展风险出现时要具备强有力的应对能力,只有合理调整结构才能够有效降低在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

2.整合企業的融资规划。企业在选择融资机构的时候,应当从中间金融业务的可靠性、金融机构的结算方式与贷款制度与执行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基于此,企业可以根据业务的范围与特点来选择适合自身融资要求的金融机构,在明确了机构之后,企业的各项资金业务就可以集中在该金融机构办理,而在提升金融机构业务贡献度的过程中,企业更要注重加强自身的综合发展力。

3.拓展企业的融资渠道。多元化企业融资渠道体现在集体融资、网络融资以及供应链融资三个方面上,其中集体融资是企业运用融资协议、股份转让等方式促进合作,实现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目标,成功获取融资的资金,集体贷款与担保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融资活动的难度;网络融资是指在第三方互联网平台上,双方通过自主报价的方法来匹配贷款的资金额度、利率以及还款时间,而融资企业到还款时间要主动还本付息,出资企业不仅能够获取一定的经济收益,还要承担相应的经济风险。网络融资方式使企业融资渠道更具多元化,有效缩减了企业融资周期,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而供应链融资方式是把在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以及相关企业构成整体,结合供应链上企业经济交易行为与关系有效跟踪企业的融资资金使用方向,同时控制融资企业的货权,从而实现企业融资活动,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此外,供应链融资方式也能够突破供应链上相关企业的融资难题。

4.加强企业的融资信用。一般来说,金融机构的贷款审核流程复杂、贷款要求多以及贷款利率高是因为企业信用低,因此,为了能够降低融资成本,企业就要加强自身的信用体系建设,逐步提升企业信用等级,从而实现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目标。此外,企业信用的加强有利于企业的互联网融资,第三方互联网借贷平台运用信息技术来评估融资企业的还款能力与信用等级,同时对融资项目进行合理的测评,信用较好的企业可以有效缩减贷款时间,并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参考文献

[1]赵峰.关于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政策建议[J].时代金融,2017,(14):134-135.[2017-09-08].

[2]季林健.分析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创新的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7,(09):296.[2017-09-08].

[3]温跃.新理念 新金融 新服务[N].金融时报,2017-02-27(005).

[4]聂永芳,徐雅静.加大金融创新力度 更好地服务于小微企业发展[J].财经界(学术版),2017,(01):59.[2017-09-08].

作者简介:栾黎巍,男,汉族,就读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方向:金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