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服装品牌发展及提升研究

2017-12-11 10:58凌斌斌吕安东高长春郑建科
时代金融 2017年32期
关键词:服装品牌发展

凌斌斌+吕安东+高长春+郑建科

【摘要】虎门服装产业经历了从批发到品牌建设的发展之路,本文主要阐述虎门地区服装品牌的发展以及与经济的联动性,从创意经济的角度重点分析服装品牌的特色及模式,对于虎门地区经济的影响,同时,考虑地区经济对于服装品牌的反哺作用,最终给出服装品牌发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创意经济 服装品牌 发展 经济联动

一、文献梳理及评述

(一)创意经济的内涵

创意经济是以人才的天赋、创造力或者技能作为生产要素,对知识产权的运用与开发,实现财富和就业增长的新型经济业态。创意经济以文化、技术、信息为核心,经济、文化、技术和艺术有机结合,强调文化艺术创造性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具有高渗透性、高吸纳性、高附加值等特点。

创意经济不是一个单纯的产业问题,而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通过创意为产品或服务附加了文化价值,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最终价值。从发展的层面看来,是继以自然禀赋依赖、劳动密集依赖、资本密集依赖之后的新型发展模式,是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拓展与深化;从经济方面看,创意经济是以文化、知识和科技为核心的新型经济,是农业、工业经济之后的新型经济发展方式。对创意经济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传统经济理论中,经济与文化之间的割裂,实现了经济与文化、知识和科技的紧密结合。

(二)创意经济的特征

首先,创新性是创意经济的本质特征。创意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天赋、创造力、技能等智力层面的投入,而不仅仅是物质形态的资源。由于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极少,因此各国政府在2008年全球危机之后格外重视的领域。

第二,渗透性和吸纳劳动力强。创意经济是技术、经济和文化等相互融合的产物,创意产品是新理念、新科技、新内容的物化形式,技术产业化和文化产业化交互发展的结果。

第三,高附加值和高回报。创意经济通过创意、灵感和技术产生新的价值,创造出来的创意产品具有特色化、新奇化、艺术化以及个性化的特点,使得产品包含创意产品所独有的附加价值。

第四,对内增强凝聚力、对外扩大影响力。优秀的创意产品能激发出巨大的文化吸引力、认同感,包含巨大文化元素在内的创意产品能增强本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同时又能不断扩大和增强本国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第五,从创意需求来讲,创意本身是从原有的事物和观念中焕发新的事物和观念,更加是一种破旧立新。因此,市场对新事物的反映的不确定性,使得创意经济具有很高的风险。

(三)创意经济理论

对于创意经济的研究,理论界也逐渐从微观转而向宏观切入,从“创意”本身逐渐聚焦到“创意阶层”,并延伸到“创意产业”的集聚、融资和政策,进而拓展到以创意为基本动力的经济形态,即“创意经济”。围绕上述这些不断扩大的视角,关于创意经济的研究成果逐渐汇集起来,汇聚成创意经济经典理论。

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首创“创造性破坏、创新、企业家精神”等关键词,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学核心概念。熊彼特认为创新最原始的起源是在生产的动机、心理以及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与作用下,企业家会尝试将不同的生产手段进行组合,以提高生产效率,而現代经济发展根本动力是创新,而不是资本和劳动力。

理查德·佛罗里达(Richard Florida)在其《创意阶层的崛起》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意阶层”概念,指出创意阶层是创意产业最核心的产业要素和资源,认为创意经济和创意社区的良性发展建立在“3Ts”基础上,即人才(Talent)、科技(Technology)和包容(Tolerance)。

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霍金斯被尊称为创意产业之父,他在1998年的《创意经济一一如何点石成金》一书中探讨了创意与经济学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如何将二者紧密结合以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和财富,指出创意经济强调原创性对于经济的贡献。同时,霍金斯认为在创意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就是货币,并且未来的商品和服务都将不同程度的依赖知识产权系统,并让发明和创造的成功商业化成为必然。

理查德·凯夫斯(Richard Caves)认为在创意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主要靠产品的创新以及生产新型产品的方法的创新。创意产业强调生产要素内化,突破传统生产要素如土地、劳动、资本等资源的限制,让无形资产如文化资源、智力资源、科技资源等进入生产环节,从而为经济增长打开一条全新的通道。创意产业还可以通过创新技术的嫁接,融入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的价值增值和产业升级,促进整个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虎门服装行业服装品牌发展历程及模式分析

(一)虎门服装企业集聚与区域专业化

虎门位于珠江口东岸,在改革开放之前虎门以农业为主,改革开放之后则以工业为主。到目前为止,虎门服装产业已形成企业、市场、业者、客户、运输、配套、研发和宣传推介等8大集聚,虎门鲜明的区域经济特色,实现了服装产业的集聚发展。虎门服装企业走出了一条“无牌一贴牌一创牌一名牌”的发展道路,并形成了“区域知名品牌—广东名牌—国家名牌”三级梯队的品牌队伍,使虎门逐步成为服装区域品牌的集聚中心。

(二)虎门服装品牌配套产业的产业链升级

虎门服装业先后经历了“摆地摊——进街巷——驻商场——建工厂”的发展过程。从1970年末的萌芽,到1980年中后期外商在虎门兴办与服装相关的来料加工厂,虎门成功承接了香港及东南亚服装产业的转移。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当地政府因势利导重点发展、引导和扶持服装产业,有意识地引进服装产业链的上下游关联企业,培育了完整的服装产业链条,并以巨资打造服装专业交易市场。目前已形成以女装为主、男装为辅,休闲装为主、正装为辅,老少兼具、时尚流行的产品集聚。

上游的面料辅料市场以虎门国际布料市场为龙头,集聚了10大面辅料批发市场;下游的销售市场以富民商业大厦、黄河时装城、连卡佛、百老汇为中心,包括22家上规模的大型专业服装批发商场,商铺1万多家,经营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endprint

目前虎门已经形成3大服装商圈:以富民、黄河、大莹为龙头的1平方公里的成熟服装商圈;以国际布料交易中心为龙头的博美区域1平方公里的服装面辅料配套商圈;新的富民商务中心及双子城则是虎门服装发展的新商圈。同时,虎门还拥有织布、定型、漂染、拉链、绣花、纽扣、配件等服装产业配套企业147家。服装产业拉动了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使得虎门服装行业成了当地最大的优势产业之一。

(三)虎门服装品牌发展特色模式

以商圈为核心,推动虎门服装全产业链发展。目前,服装服饰市场区域面积约7平方公里,40个专业市场总经营面积245万平方米;1000家面辅料、绣花、印染、洗水、物流等配套企业以及咨询、培训、设计、策划等服务机构,形成了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加强服装产业集群化,发挥品牌集聚效应。通过定位引导,虎门当地政府重点承接和支持服装及相关配套产业转移,截至2015年底,服装服饰生产加工企业达2200多家,年工业总产值约400亿元,居全国镇级服装产业集群之首。虎门重视品牌培育和发展,目前已拥有2个中国驰名商标、16个广东省著名商标,这些知名商标企业都是完全市场化、应变快的民营企业,并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

充分利用公共服务平台服务服装企业。政府携手各类资源,建立了国家级“虎门服装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内含虎门服装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纺织面料虎门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检测中心虎门实验室、虎门服装设计研发中心、新丝路时尚发布中心等10个公共服务平台;并成功举办了21届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其全方位支持民营服装服饰企业发展的“虎门经验”,已在业界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电子商务平台蓬勃发展。在2012年11月,虎门就成立了东莞市首个镇级电子商务协会,随后又成立了跨境电商分会等9个分会,吸纳本土优秀电商会员企业380余家,与阿里巴巴合作建立了全省第一个产业带平台。一年一度的虎门服交会也成为先锋思想的交流平台、新锐实践合作的跨界平台。通过大力推动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同步发展、线上与线下良性互动。

三、虎门服装品牌提升与经济发展联动关系分析

(一)虎门服装品牌提升背景

虎门服装行业从一个服装批发市场走向重视品牌之路,期间经历了很多发展阻碍与挫折,在目前激烈的同业竞争的压力下,服装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品牌的战略日益凸显,主要来自:

1.政府相关服务及政策影响。虎门镇政府大力推动虎门服装产业高端化,依托会展中心,扩大虎门服交会、纺织面料辅料展和纺织服装机械装备展等系列展会的辐射;增强名标名牌的辐射,实施“品牌兴企、品牌强镇”战略,鼓励各服装企业争创名牌名标,进一步扩大“虎门服装”的影响。

2.技术发展&设计人才的影响。一方面,服装企业加大了在设备方面的投入,例如:以纯引进智能悬挂系统有效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同时,以纯投入建立的检测中心,用于对服装的各项污染物指标进行检测,确保服装的品质。另一方面,服装企业的发展重点还是在设计人才——服装设计师上,通过转型,引进外部资源,建立专业化、国际化的设计平台与设计师队伍,打造服装设计基地,助推服装品牌的发展。

3.環境因素的影响。虎门地区地理位置及其优越,货物出口到海外相当方便,东莞又有发达的连接内陆高速公路和铁路,为服装快速发送到全国各地提供极大的方便。产业集群效应突出,全镇拥有上规模的制衣厂1200多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300多家,民营企业800多家。市场集群:虎门现已拥有大型专业服装批发市场21个,大中型布料市场9个。

(二)虎门服装品牌提升对虎门经济的影响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2016年,虎门全镇实现GDP49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20亿元,各项税收总额78.5亿元,镇本级可支配财政收入24.8亿元。从图1中可以看出:虎门地区的GDP总量呈现增长的趋势,2013年以前GDP仍旧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2014、2015年经济增速较低,国家经济整体都在调结构、去库存过程中,经济增长速度减低。

图1 虎门地区GDP(亿元)与其增长率(%)

数据来源:东莞市统计年鉴。

从图2中可以更加清晰的看出虎门地区2011~2016年经济发展的情况,图中显示:虎门社会消费品总额、各项税收总额增长基本与GDP保持一致;固定资产的投资在2012年出现短暂下降,2013年后保持增长增长势头;就虎门的龙头产业——服装行业,从2012~2014年的数据知道,服装规上企业企业产值占GDP的比例分别为44%、44%以及53%,对于虎门地区的经济的贡献度达到40%以上。

图2 虎门经济各项数据指标

数据来源:东莞市统计年鉴。

从图3中可以看出,虎门地区批发及零售总体呈现增长的趋势,但是其增长的动力明显不足,从同比增长率中可以看到逐年下降,虽然2013年有所回升,但是,2014年却是负的增长率,这与虎门地区长期服装批发有关,最近几年服装行业销售乏力,库存积压较重,导致增长动力不足。

图3 虎门地区批发及零售的变化

数据来源:东莞市统计年鉴。

从上面的可以看到,虎门服装品牌的发展使得虎门的批发和零售的进一步增长,进而带动虎门地区消费品总额、固定资产投资以及虎门的税收的增长;在服装行业产业升级后,第三产业的GDP持续增长,同时带动周边产业的增长,如电商的发展带动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服交会带来投资商以及旅游的增长。随着虎门的服装企业品牌战略的实施,虎门地区经济未来将进一步增长。

(三)虎门服装品牌和虎门地区经济的联动

虎门作为服装之都,当地的服装服饰业依靠规模庞大的产业集群、配套完善的产业链条、成熟发达的市场体系,使这座“服装第一镇”呈现出与其他地区不同的特色,也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endprint

虎门目前已拥有2个中国驰名商标、16个广东省著名商标,这些知名商标企业都是完全市场化、应变快的民营企业,并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以纯等一批龙头企业的销售网络已遍及大江南北甚至在海外布局。

在虎门经济发展的时候,对于服装行业的发展“反哺”作用也更加显著。政府着力建设服装服饰重大产业集聚区、大力扶持童装业发展,加快整合以富民时装城为核心的服装服饰市场集群,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等单位合作共建虎门服装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服交会引入时装周概念;定期举办产品对接会,将电商与服装企业联系在一起;服装服饰业年产值和市场年销售额分别达400亿元、800亿元。

服装产业作为虎门地区的龙头产业,对虎门的经济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产业壮大的同时重视发展服装品牌战略既能提升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带来品牌的附加值,也能加强地区产业实力。为了加强服装产业的集聚效应,虎门目前有八大产业园区,具体如下:

表1 虎门服装产业园区

数据来源:虎门服装协同创新中心。

在大力发展服装行业的时候积极推进产业升级,加快拓展产业链条,抢占研发、设计、先进制造与营销等高端环节,努力培育新动能,推动服装服饰业向高端化发展。抓住以纯和富民两个龙头,吸引更多有实力的服装企业在虎门建设企业总部,打造千亿服装服饰产业集群。借助高校、设计师协会等优势资源,在虎门服装产业协同创新中心设立设计师常驻工作室,帮助虎门服装服饰业提升研发设计水平。与市质监局合作加强对服装产品质量检测,力促服装产品质量全面提升。

四、结论与启示

(一)坚持品质优先,让品牌深入人心

虎门服装服饰行业坚持走品牌战略,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提升服装的品质。服装品质的提升包括两个方面:服装质量与制造工艺和产品创新设计的提升。

服装质量与制造工艺的提升主要体现在服装面料和制造检验两个方面。虎门服装品牌大都是时尚休闲女装,在着力发展品牌的同时就需要考虑面料、工艺以及细节等方面,一方面,选用相对高级亲肤的面料更加能够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另一方面,服装的制造工艺直接决定服装制造细节方面的内容,也是服装品质的展现。为了提升服装的品质,虎门的以纯集团投入资金建立检测中心用以检验检测有害物质,确保客户购买到放心的真品。

产品创新设计主要在与产品设计,而设计的核心就是设计师,没有一批优秀的设计师团队很难打造一个优秀的时尚高品质的品牌。设计创造价值,创意推动市场,一切的重点都落实在人才上。推进自主品牌建设,能大大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业要加大研发设计投入,加强研发和设计队伍建设,大力推进原始创新、技术创新、设计创新,为开发自主品牌提供科技和设计支撑。要严格执行国际国内先进质量标准,全面加强质量管理,保持产品质量稳定,使服装产品具有高标准、高水平。同时,加大品牌营销宣传力度,扩大自主品牌国内外知名度。

(二)全渠道经营,做大做强品牌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服装品牌的经营不再局限于线下实体自营店铺,还有品牌加盟商,同时,电商的发展促进线上市场的开拓,进一步促进服装品牌的扩大,增强服装品牌的知名度与竞争力。

国外服装品牌能够进行全渠道经营关键在于企业创新的供应链管理,供应链柔性和市场反应速度是塑造欧洲服装零售业未来的最重要的驱动因素。通过垂直一体化的模式将产品的设计、生产、采购以及分销建立一个供应链体系,能够得到低成本、高效率的运营。而这一切的运作也依赖于相关的配套的产业的发展,诸如物流行业、信息化等提供的便利。

在服装品牌全渠道经营,做强品牌的同时,创意化的营销必不可少。隨着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型的营销渠道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如今服装行业同业竞争激烈,企业也需要改变营销思路,加强价值之战。另一方面,随着线上营销普及程度加强,其可增长空间慢慢减小,消费者最终还将回归线下实体店铺,为了吸引消费者,提高品牌知名度,所以线下店铺成为关键。

(三)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

售后服务对于服装品牌尤其重要,对于服装企业也是一个战略性的问题。随着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市场份额的扩大,完善的售后服务能够很好的留住消费者,提升消费者忠诚度。

服装品牌需要建立健全的售后服务网络,包括基本的服务:“三包”服务、售后的使用指导以及问题的处理与疑惑解决。近些年来,服装行业新型的售后服务开始流行,不仅是这种被动处理消费者的困难,而是一种主动型的策略,比如:设立会员制,建立消费者资料库,定期向消费者推荐新品并提供服务;服装企业定期也进行调研,随时了解消费者对于品牌的满意度信息,适时的对产品进行调整;在网上构建品牌社区,既能够将品牌与消费者联系在一起,也能够将消费者与消费者联系在一起,企业能够更好的了解客户的需求,与消费者保持长期的联系。

参考文献

[1]John Howkins.The Creative Economy:How People Make Money from Ideas[M].London:the Pengu Press,2001.4 .

[2]Richard E.Caves.Creative Industries:Contract Between Art&Commerce[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2.1-454.

[3]UNCTAD.Creative Economy Report 2008[R].Geneva:UNCTAD,2008.

[4]Ruth Towse,Creativity,Copyright and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Paradigm[J].KYKLOS,2010,63(3):461-478.

[5]邹阳.虎门镇服装产业升级的应对策略研究[J].时代金融,2016,(02):40.

[6]欧莹.虎门服装业基于区域品牌竞争力的提升策略[J].企业研究,2011,(24):180-181.

[7]王永仪,魏衡,魏清泉.广东虎门镇服装加工产业集群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11,(01):97-101.

[8]周凌.虎门服装产业集群竞争战略研究[J].广东科技,2007,(05):26-27.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创意产业集群知识网络体系共生及价值共创机理研究(2017-01-07-00-03-E0044)。

作者简介:凌斌斌,男,就读于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生;吕安东,男,就读于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生;高长春,男,任职于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郑建科,男,任职于东莞市虎门服装创新服务中心有限公司。endprint

猜你喜欢
服装品牌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名人效应在运动服装品牌传播中的应用研究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品牌之梦构筑未来——“星·锐未来”品牌之星·2015-2016年度中国新锐服装品牌颁奖典礼召开
基于服装品牌的个性化快速定制研究——以李宁服装为例
互联网时代的服装品牌“粉丝”营销
基于社会化媒体的服装品牌营销新思路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