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7-12-11 16:28李锋孙霄唐坤宁会珍路帷卢梁彦杨伟伟
时代金融 2017年32期
关键词:精准扶贫职业教育

李锋+孙霄+唐坤+宁会珍+路帷+卢梁彦+杨伟伟

【摘要】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彻底根治贫困的重要抓手。但目前仍面临着社会认同度和吸引力、扶贫投入、专业设置与人才需求的藕合度、“双师型”师资队伍、创业教育意识、招生制度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加快实施现代职业教育扶贫工程、增强专业设置与人才需求的藕合度、培养和引进相结合、加强引导、改进和完善招生制度等对策和措施来探寻解决的路径。

【关键词】职业教育 精准扶贫 存在的问题 对策与措施

2015年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包括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在内的“五个一批”,教育脱贫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之一。2017年5月11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云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一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二要通过完善教育扶贫工作机制、加大教育扶贫工程实施力度、加快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教育发展、加大对特殊困难地区和群体的帮扶力度来推动教育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给云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一、云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以及“十三五”开局年,云南高等职业教育稳步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初步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正在探索中搭建,职教园区建设取得进展。总体而言,全省高职高专院校数量稳中有升、全日制在校生规模总体呈现增长态势、民办高职(专科)院校在校生规模增长较快、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和图书也双双逐年增长(见表1)。

2011~2016年全省高职院校数量分别为37、37、38、37、38、41所;2011~2016年,高职(专科)院校全日制在校生总规模分别为19.17万人、18.75万人、18.97万人、19.78万人、22.86万人、25.53万人,增长率分别为4.58%、-2.19%、1.17%、4.27%、15.57%、11.68%,其中,2012年为负增长,2015和2016年分别实现两位数增长且2015年达到峰值15.57%;2011~2016年,民办高职(专科)院校在校生规模分别为4.48万人、4.55万人、4.55万人、5.13万人、6.79万人、8.34万人,2012~2016年的增长率分别为1.56%、0.11%、12.74%、32.36%、22.83%,其中2014、2015、2016年均实现两位数增长且2015年达到峰值32.36%,自2014年起民办高职(专科)院校在校生规模增长明显快于全省总规模的增幅;2014~2016高职高专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分别为133955.90万元、142432.58万元、160798.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6.33%和12.89%,2016年的增速明显快于2015年;2014~2016高职高专图书分别为1237.74万册、1273.03万册、1449.14万册,同比增长2.85%和13.88%,2016年的增速高于2015年的11.03个百分点。

二、云南高等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度和吸引力有待加强

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社会对它的了解、认识和重视程度不足,再加之受“重文凭、轻技能”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家长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进入职业院校就读,舍不得让这些孩子从事生产和管理一线的工作。于是职业教育面临着两大矛盾,一方面,国家经济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与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度较低的矛盾,即国家对职业教育非常重视而社会认同度却偏低。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就业好与招生难的矛盾,即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较为强烈、学生就业较为抢手,但由于社会认同度和吸引力的不高,导致招生工作相对不易。

(二)职业教育扶贫投入有待提升

由于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影响着该区域的职业教育的发展。首先,贫困地区教学资源的不足,尤其是教学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实训仪器设备匮乏、图书资料陈旧、实训基地建设较为滞后,直接影响着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职业竞争技能的提升。其次,由于资金投入的不足,致使部分职业院校在專业设置上更倾向于办学成本低、实训条件要求低的学科和专业,这些学科和专业人才培养不能较好的服务于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同时还制约着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利于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人才需求的藕合度有待加强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企业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也会随着科技的进步而进行改进或升级换代,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如没有及时进行完善和调整,就会出现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胜任或满足企业对新技术、新技能的要求,不能实现职业教育育人链(供给端)与企业人才需求链(需求端)的藕合。其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匹配度也有待提高。专业设置滞后于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产业集群所需的专业人才,就会出现,一方面社会急需人才,但另一方面学校无法及时满足社会的需求。

(四)“双师型”师资队伍有待增强

高职院校年青教师居多,他们大多数是刚刚走出校门的研究生,缺少在企业实践、工作经历,对专业实践技能的传授存在一定的制约。他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教授都较好,但实践技能的运用与传递是他们的短板,而高职院校不但要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对专业实践技能的应用,这就要求教师不但具有专业素养,还应具备专业实践技能,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就业市场才具有职业竞争力,才能顺利就业,实现成功脱贫。

(五)创业教育意识有待提高

学生个人层面、家庭层面、学校层面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教育还有待提高。首先,从贫困学生个人层面而言,由于缺少工作经验和相关生活阅历,平时对创业相关知识的获得和创业所需技能的了解不多,捕捉市场商机的能力较弱,再加之市场信息来源和社会资源有限,制约着他们的创业设想和创业激情。其次,从家庭层面而言,受传统家庭文化的影响,让子女形成一种“现在好好上学,将来能在企事业单位找到一份安安稳稳的工作”的固化观念,让一些有想法、有点子的学生放弃了创业的打算。再次,从学校层面而言,学生在进入大学后才开始接触创业课程、接受创业指导,且到高年级时才开始开设创业课程,并作为就业指导工作的一部分,其创业课程设置的先导性、完整性和连贯性还有待提升,创业指导教师大多数是缺乏创业经历和创业实践的从学校到学校的毕业研究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和针对性的开展。endprint

(六)招生制度有待改进

受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制约,贫困地区的教学条件和教育水平普遍不高,直接影响到贫困地区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可能性,因为高考成绩不理想,没有达到录取分数线,而面临着高中毕业就失学的困境,因此,要改进和完善招生政策和招生制度,让贫困地区学生通过接受职业教育实现脱贫致富。

三、对策与措施

(一)加大舆论宣传力度,提升社会认同度和吸引力

要加大对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优势和重要作用的宣传力度,提升全民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与了解,从而提高社会的认同度和吸引力。首先,对取得优异成绩的高职示范性院校和课程改革中成效突出的优秀教师进行表彰和宣传,提升社会对职业教育的了解,并为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营造较好的社会舆论宣传氛围。其次,通过广泛宣传成功校友在“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各自平凡岗位上取得骄人成绩、成为企业技术骨干的一个个鲜活的典型事例,来转变学生和社会群体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和定位,并对有进一步升学意愿的学生和家长宣传所能提供升学平台与途径,通过五年制大专、专升本等职业教育成长“立交桥”继续完成学业深造,从而彰显出职业院校“就业有优势、升学有通道”的办学优势,实现“就业+升学”的双轮驱动。再次,增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宣传工作,提高贫困学生对职业教育的正确认识,通过职业教育成功实现精准脱贫的现实案例的宣传与现身说法,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从而解决贫困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达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二)加快实施现代职业教育扶贫工程,提升扶智能力

首先,要加大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对各项教育经费进行统筹安排与管理,经费的投入向深度贫困地区、“直过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倾斜,从而改善和提升贫困地区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其次,要加强对项目经费的监督与管理,并对实施项目的职业院校的经费投入进展状况、使用的情况进行检查与评估,确保项目经费投向合理,提升职业教育的扶智能力。现代职业教育扶贫工程是云南省政府2017年20项重大建设项目之一,年内计划投资额达100亿元以上,截至2017年6月,该工程的104个项目中已开工的达到79个,开工率为75.96%,累计完成投资额约为34.51亿元。

(三)增强专业设置与人才需求的藕合度,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功能

深入分析和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专业人才,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己任的办学理念,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而新增或调整专业设置,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来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首先,以东西部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契机,合理地对专业设置进行调整和布局,加大实训课程的比重,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从而更好的服务区域经济和满足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的需求。《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构建开放型、创新型和高端化、信息化、绿色化的“两型三化”云南特色现代产业体系。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既要满足云南产业优化升级所需的专业人才培养,又要紧密联系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培养农、林、牧、渔相关专业的技能型人才,通过城市就业或回乡创业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其次,重点建设一批专业设置合理、办学水平和质量高、社会人才需求旺盛、就业出口好的示范性高职院校,通过示范、引领、带头作用来带动周边高职院校的发展,进而辐射到区域经济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实施。

(四)培养和引进相结合,提升“双师型”教师比重

首先,开展和实施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培养计划,定期组织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熟悉企业的生产或经营流程、掌握企业的生产或经营所需的实践技能、调研企业所需人才的知识本位和能力本位的要求,并通过修改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实訓课程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生产和管理一线高技能人才。其次,引进具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社会能工巧匠担任专兼职教师,通过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以传、帮、带的方式来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从而实现整体实践教学水平和实践技能的提高,提升“双师型”教师的比重,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提供技能保障。

(五)加强引导,提升学生创业意识

首先,在进校后就让贫困学生接触创新创业教育,开设创业通识课程,从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技能等内容来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创业观、更新传统的家庭观念、激发创业热情,并且创新创业教育贯穿高职教育始终。其次,高职院校通过定期组织创业教育活动、构建种类各异的创业训练和实践平台、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开设创业培训课程、贯彻和落实有关的创业扶持政策等措施来推动贫困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再次,邀请具有成功创业经历和丰富创业经验的校友或社会人士担任创业导师,对贫困学生的创业项目进行面对面指导,提升创业项目的可行性和实施性。

(六)改进和完善招生制度,提升职业教育的机会

首先,高职院校招生计划要向贫困地区倾斜,制定专项招生计划,加大单独招生的比例,对贫困家庭的子女单独划线、单独录取。其次,确保职业教育“立交桥”的通畅,打通中高职教育有机衔接的升学通道,单独设置招生计划、单独录取。

参考文献

[1]张世珍.关于进一步发挥职业教育在西部地区精准扶贫中作用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7(15):5~7.

[2]朱爱国,李宁.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策略探究[J].职教论坛,2016(1):16~20.

[3]李柱朋,毕宪顺.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精准扶贫的价值与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7(13):34~38.

[4]杜珺.职业院校通过创业教育实现精准扶贫路径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6(8):53~54.

基金项目:本文系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职业教育发挥精准扶贫攻坚作用研究”(立项编号:AC15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精准扶贫职业教育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