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校企合作办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7-12-11 17:54沈宁兴陶花
时代金融 2017年32期
关键词:独立学院校企合作困境

沈宁兴+陶花

【摘要】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不管是规模还是质量都较以前有了较大的进步,独立学院定位在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从而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更加重视,校企合作便成为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重要突破口。本文通过分析目前独立学院在校企合作办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期望为独立学院更好的培养人才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独立学院 校企合作 困境

一、引言

2015年国务院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部署了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中国制造2025的实现关键在于人才,它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独立学院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高等院校,以“为地方培养人才”为主要任务,面向区域的企业和产业,培养为本地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这一定位就决定了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既要区别于传统院校的学术型人才培养,又要区别于高职高专院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校企合作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也是实现应用型院校自身发展和改革的关键。

二、独立学院校企合作办学中面临的问题

我国独立学院起步较晚,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一直处于探索阶段,近年来很多学校尝试与企业合作办学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独立学院也在尝试校企合作办学,在合作的初期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本文在调研江苏部分独立学院基础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独立学院在校企合作办学上所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存在的问题

企业的生产经营的主要目标还是利润最大化,缺乏成熟的合作意识,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没有把人才培养融入到企业的价值观中,责任意识淡薄,没有和高校在人才培养这一共同目标上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所以在校企合作中主要还是从利益出发,主要关注学生能够给企业带来多少利润,而忽视了真正去培养学生,锻炼学生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和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相冲突,难以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的纵深发展,合作只限于表面形式上,缺乏深度的融合发展,因而导致很多独立学院的校企合作最终流于形式。

(二)独立学院本身存在的问题

首先,独立学院自身对校企合作办学不够重视,停留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下,认为校企合作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有限,或者有的独立学院也初步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办学,但是合作的层次仍较低,主要关心企业能够解决多少学生下企业实习,而忽视了从提升学生能力的角度去安排校企合作,导致学生仅仅是企业廉价的劳动力,校企合作办学的意义不大。

其次,独立学院的教师对参与校企合作办学的意愿不足。独立学院的教师仍然是教学为主的教师,由于近年来独立学院的大规模扩招,而且自有专职教师有限,导致很多教师教学工作量的压力较大,有了课余时间还要为了评职称而从事科研工作,所以对参与校企合作办学就缺乏动力,对学校的校企合作办学兴趣不大,从而不大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阻碍了独立学院的校企合作办学进一步深入。

最后,独立学院缺乏足够的经费用于大力投入校企合作办学。由于独立学院是民办体制,缺乏国家的行政拨款,学校的经费主要用于日常的教学经费及举办方的收入,从而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影响独立学院校企合作办学的进一步深化。

(三)校企合作缺乏相应的配套制度保障

在校企合作方面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保障,目前对于独立学院来说,校企合作还处于民间状态,虽然国家在政策法规方面给予了一定支持,建立了相关法律体系,但保障力度不够,管理制度不健全。政府的政策性扶持也较少,使得独立学院和相关企业合作的积极性不高,有时虽然进行了校企合作,但是各方的目的不同导致校企合作考虑更多的是利益关系,这样的合作不仅是的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提高,还失去了在学校学习的机会,从长期来看对双方都是不利的。

(四)校企合作模式相对简单

通过调研发现,很多独立学院参与校企合作纯粹为了赶时髦,在校企合作办学共同促进校企发展的大环境下,很多独立学院纷纷推进校企合作,但是仅仅是停留在比较浅的层次上,独立学院所采用的校企合作大都是和相关企业建立实践基地,但仅仅是为了输送学生去实习,很少从专业的角度、社会需求的角度、人才培养的需求角度出发,导致校企合作貌合神离的情况;而且在实习基地建立后缺乏后期的维护与保障,使得很多实习基地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校企合作失败。

三、独立学院校企合作办学的应对策略分析

独立学院在校企合作办学中面临的问题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并且学校、企业、学生这三者的目标各不相同,所以独立学院在校企合作办学上应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立足区域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独立学院的应对策略。

(一)政府法律法规的制度保障

由于独立学院起步较晚,都是在探索中前进,政府的相关法律法规也是在独立学院遇到问题是不断完善和补充,在独立学院的校企合作办学方面,政府的法律法规方面需要建立健全,给校企双方的合作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扶持。一方面可以提高学校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断向深层次推进校企合作;另一方面又可以规范企业的行为,不能一切都从利出发,破坏校企合作的氛围。

(二)独立学院应树立积极的参与意识

独立学院应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的任务,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根据独立学院自己的办学特色,选择合适的专业参与到校企合作中去,真正的做到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可尝试将校企合作纳入到具体的教学体系中,比如学分置换、课程免修等,把校企合作提高到更深的层次。

(三)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的工作中去

独立学院的教师由于工作量较大,参与到校企合作中去的时间较少,独立学院应积极的引进教师,减轻教师的上课负担,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去从事这样的工作。另外独立学院可以采取激励政策鼓励教师带着学生一起下企业锻炼,提高自身的教学实践能力,比如带薪下企业、减免工作量等措施提高教师的参与度,从根本上促进校企合办办學的成功。endprint

(四)企業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己任

校企合作的目的不是为了给企业提供更多的利润,也不是给学校解决更多的实习机会,而是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企业应积极提高自己的认识,做一个有担当的企业,积极的与院校合作,不能仅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应为服务地方经济的需求与独立学院共同培养学生,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高质量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社会输送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综上所述,独立学院教育的根本在于形成自己的办学质量和特色,独立学院的定位在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改革传统的校内理论教学,应该积极的探索符合自己特色的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独立学院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通过对独立学院校企合作办学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希望独立学院能不断的探索新的合作办学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人才而努力,这也是今后需要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

参考文献

[1]胡明,郭健鹏,朱晓颖.校企合作在独立学院应用型本科单片机课程体系建设中的实践与探索——以与上海海尔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合作为例[J].高教学刊,2015(17):200-201.

[2]唐勇奇,黄绍平,刘国繁,等.校企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以湖南工程学院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例[J].教育探索,2010(12):73-76.

[3]叶鉴铭.校企共同体:企业主体 学校主导——兼评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主体”[J].中国高教研究,2011(3):70-72.

[4]颜楚华,王章华,邓青云.政府主导 学校主体 企业主动——构建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1(4):80-82.

[5]张世昆,林曼曼.高校独立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以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为例[J].魅力中国,2010(11):79-79.

[6]吴慎将,牛同壮.校企合作对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作用——以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为例[J].价值工程,2012, 31(1):232-233.

[7]胡义华.校企合作构建独立学院机械专业能力培养教学体系的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1(22):192-193.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与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16SJD880189);2016-Z-7,二级管理模式下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提高教学质量、完善监督体系的关键因素分析与突破口选择—金城智慧与金城方案。

作者简介:沈宁兴(1983-),男,汉族,江苏南京人,本科学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陶花(1979-),江苏江阴人,硕士,助理研究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教务处副处长,研究方向:高等教育。endprint

猜你喜欢
独立学院校企合作困境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