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斯芬克斯之谜

2017-12-12 11:13于中华
戏剧之家 2017年22期
关键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于中华

【摘 要】扬·马特尔的小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描写了人与虎的海洋之旅,蕴含深刻的生态理念。本文从斯芬克斯之谜出发,解析主人公的自我认知过程,并通过探讨人虎关系如何从对立走向统一,来阐明将伦理关怀拓展至动物的必要性。

【关键词】少年派;斯芬克斯之谜;动物伦理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22-0237-01

斯芬克斯之谜出自索福克勒斯的经典悲剧《俄狄浦斯王》,剧中一个狮身人面的怪物斯芬克斯,向过往行人提出谜语,“什么东西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却用三条腿走路”[1],谜底是“人”。但实则斯芬克斯谜语中的早、中、晚不仅是个人生命幼年、中年、老年的隐喻,也是人类进化的初期、中期、后期的暗示。人类进化的过程伴随着同兽性的分离和对人性的不断发现与审视,理性和兽性的斗争成为自我认知的重要推动力,《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通过展现人虎关系的逐步变化,揭示斯芬克斯谜语的深刻内涵,并赋予其与时俱进的时代意义。

一、派与虎的相互对立

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认为,儿童在进入这个世界的时候,几乎缺乏所有的成人所具备的基本认知能力,因此与环境的互动成为影响其认知的重要因素。童年的派在与动物相处融洽的氛围中成长,对世界的认知以“爱”与“善”为核心,否定人性的阴暗面,保护与关怀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此时派正处于斯芬克斯谜语中人类进化的早期阶段,无法辨别人与动物的区别,自我中的理性与兽性和谐共存。

但当少年派独自漂流在海上,亲眼目睹鬣狗吞食斑马、杀死猩猩,老虎又杀死了鬣狗的种种残忍后,他开始认识到人与动物的不同,进入斯芬克斯谜语的第二阶段。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生理和安全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但此时的派不能饱腹,不能解渴,还可能随时丧失生命,这两种需要的缺失使派本能的求生欲望被不断放大,其内心的“兽性”也逐渐被激发出来,开始了与老虎的对峙,同时也吹响了理性与兽性博弈的号角。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这个距离大概正好能平衡我的两种恐惧:怕离理查德·帕克太近,又怕离救生艇太远。”[2]这也正是派要做的自我抉择,不能过于靠近兽性,也不能过于远离理性。

二、派与虎的相互统一

“如果我还有生存的愿望,那得感谢理查德·帕克。是他不让我过多地去想我的家人和我的悲惨情况。他促使我活下去。”依据休谟的人性哲学,高等动物可以通过非语言形式与人类交流其情感,我们也可以用自己的感受来分享它们的情感,这就是所谓的移情功能。派能通过理查德的吼声判断其是否晕船不适,能够从它的响鼻和喷嚏声中感受到友善的问候;也正是由于老虎的各種行为,派内心巨大的荒凉和孤独才得以排解,二者的相互移情是人虎关系统一的生动体现,也预示着主人公进入斯芬克斯谜语的第三阶段,理性战胜了兽性,但同时兽性亦如拐杖,在派自我认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理查德这只孟加拉虎实质象征了派的兽性本能,而派本身则代表了理性和智慧,人与虎共同成为派内心深处自我的一种映射,最终的和谐相处表明理性战胜了兽性。也就是说,人虎关系实质就是人与自己的关系,一个人如何经受挣扎、矛盾,与自己平和相处,然后说服自己如何与他人乃至世界相处。[3]这也是斯芬克斯谜语蕴含的深刻意义:人在成长过程中,有时需要借助外力来发现自我,我们不应刻意回避自我中潜藏的兽性,要敢于批判人性的缺失。正如恩斯特·卡西尔所说:“人类生活的真正价值就恰恰存在于这种审视中,存在于这种对人类生活批判的态度中。”[4]

三、结语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隐藏的斯芬克斯之谜启迪人们敢于正视人性的缺陷和自我中潜在的兽性,要在理性与兽性相互博弈的过程之中完成自我认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以说,没有老虎理查德就没有派的成功幸存,由此不难发现关怀动物实则就是关怀我们自己,汪民安在《人、自然和动物》一文中指出:“在我们现代社会,人如果和人很难建立关系,丈夫和妻子很难相互理解,家长和孩子、朋友和朋友很难共同理解,那我们去理解谁呢?我们去认知谁呢?或者说,我们通过谁来自我认知呢?这个时候动物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5]

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人类与动物都是特定生态系统中的实体,我们能够相互作用、影响,在世界文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关怀、爱护、与动物建立和谐的关系是推动生命共同体发展赋予我们义不容辞的伦理责任。这也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特色所在,将希腊神话与当代的动物伦理完美结合,不仅为人类认识自我提供了巧妙途径,而且对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生态启迪。

参考文献:

[1]柳小虹.斯芬克斯之谜的象征意义[J]. 人文论坛, 2011(10).

[2]扬·马特尔.少年派的奇幻漂流[M]. 姚媛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3]王坤宇.生态视域下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J].山东社会科学,2014(09).

[4]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5]汪民安.人、自然和动物[J].外国文学, 2008(07).

猜你喜欢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象征符号解析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经典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