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下高职俄语专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2017-12-12 00:18周玉婧张力跃
世界教育信息 2017年22期
关键词:倡议困境一带一路

周玉婧+++张力跃

摘 要:“一带一路”倡议给高职俄语专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通过分析“一带一路”倡议下高职俄语专业在课程、教学、师资、学生四个方面发展的困境,提出发展课程双重导向、丰富教学方法、完善师资结构和提升学生俄语综合素养等建议,以满足“一带一路”倡议对高职俄语人才的需求,并探索一条适合高职俄语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關键词:“一带一路”倡议;高职俄语专业;困境;对策

一、引言

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中亚国家期间首次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倡议,得到中亚各国普遍支持;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1];2017年7月3日至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俄罗斯联邦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中俄两国发表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双方强调民意相通和文化相融是两国世代友好的根基,将积极致力于扩大中俄人文领域交流合作,将共同推动《中俄人文合作行动计划》的实施。为此,双方将继续支持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的建设,为各领域务实合作、联合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鼓励和支持高校开展合作,共同推动在华俄语研究和在俄汉语研究,致力于在2020年前将两国留学交流人员规模扩大到10万人。[2]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紧密相关,而经济发展和技术文化交流的重要基础之一是人才培养。从地理位置来看,在新发布的三条丝绸之路中,有两条与俄语国家有着紧密的联系:一条是从中国的北部经过蒙古国、俄罗斯,最后通向欧洲;另一条则是从中国的西部经过中亚,最后通向欧洲。这两条路线上的中亚五国和俄罗斯所使用的官方语言都是俄语,其他可以使用俄语的国家有十多个[3]。因此,“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俄语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

二、“一带一路”倡议下

高职俄语专业发展的现状和困境

(一)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下文简称高职)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办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一方面,从数量上来看,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相应地开设了俄语专业,以专门培养俄语人才。目前,全国共有48所高职院校设有俄语专业,其中,黑龙江、新疆、山东设有此专业的院校数量居所有省份的前三位(见图1)[4]。另一方面,从就业率来看,高职俄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14年高职俄语专业毕业生的全国就业率区间为70%~75%,2015年为80%~85%,2016年为85%~90%[5]。高职俄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领域则主要集中在外贸公司、旅游业、航空服务业、涉外企业等,相关职业岗位有外贸员、导游、乘务员、涉外文秘等。

(二)困境

“一带一路”倡议在给高职俄语专业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为当下的高职俄语专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具体表现在课程、教学、师资、学生4个方面。

1.课程目标欠妥,教材内容陈旧

首先,高职俄语专业的课程设置过分重视俄语,忽视汉语学习。以新疆工程学院的应用俄语专业为例,该专业的主干课程有基础俄语、俄语写作、俄语语法、俄语听说、俄语阅读、俄语翻译、俄语口语、经贸俄语等[6];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俄语的听说读写,但未涉及汉语和中华文化的补充学习,未能很好地满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对于双语学习的需求。其次,高职俄语专业所使用的教材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匹配。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中的俄语专业普遍采用本科层次的教材,没有专门针对高职教育阶段的教材。例如,北京大学出版社的《俄语》系列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全新大学俄语》综合各教程系列教材、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大学俄语》等,这些教材对于高职俄语专业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难以体现高职俄语专业的特色。再次,教材内容未及时更新。当前,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中的俄语专业教材内容尚未添加“一带一路”的相关信息,学生有可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学习有所欠缺。最后,课程模式不合理,专业人文性和实用性的结合有所欠缺。目前,高职俄语专业大多采用的是“俄语+专业”的培养模式,如开展商务俄语、外贸、会计专业等专业教学。但这种模式只是形式上的结合,对专业的学习是浅尝辄止的;同时,俄语专业的学习也忽略课程内容的人文性,且没有将实用性和人文性较好联系在一起,因此,不能有效培养和发展高职生的俄语思维。

2.教学方法传统,评价方式单一

从教学方法上看,高职俄语专业的教学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过分注重单词和语法、忽视实际交流场景的语言应用等问题,这影响着高职俄语的教学效果,导致学生的培养和社会需求无法很好契合。从评价方式上看,受传统外语教学观念中重视理论教学、语言记忆的影响,目前高职院校教学评价体系仍存在过分注重俄语理论成绩、缺乏对学生应用技能培养的不科学现象,因而不能完全满足“一带一路”倡议对交际型外语人才的需要。从学生差异上看,高职俄语专业的教学常单纯沿用本科俄语院校的教学方式,缺乏针对高职生的教学设计。

3.师资力量薄弱,缺乏实践经验

“一带一路”倡议的有效实施,不仅需要高职院校培养一批高质量的俄语人才,而且对职业院校师资力量提出要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应用型人才,强调实践能力的获得,要求教师有良好的知识更新能力和在教学中较强的应变力。虽然目前高职院校师资聘用不受职称和学历限制,聘用机制较为灵活[7],但由于“一带一路”建设对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求较高,教师很难在短期内满足要求。

俄语作为语言工具,只有和具体专业相结合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价值。目前,大多数高职俄语专业的教师仅拥有俄语语言知识和基本教学方法,缺乏旅游、经贸、商务等方面的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虽然部分院校在假期里对俄语教师进行短期的培训,为教师提供去相关企业学习的机会,以增加其对专业知识的了解,积累实践经验,但由于培训时间较短、培训内容过分注重理论等问题,并未取得良好效果。因此,高职俄语专业教师还面临缺乏实际职业技能和对学生不能进行有效的技能指导的困境。endprint

4.学生动机不足,综合素质较低

高职俄语专业学生的自身优势不明显,有些学生学习动机不足、学习能力较弱、自身职业规划不明晰。第一,学习动机不足。例如,夏小华在对300名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中指出,高职学生外语学习动机大多数为工具性动机,对了解对象国的文化和提高语言交际技巧等方面的兴趣较弱[8]。第二,学习能力较弱。一些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俄语学习观,缺乏对自身俄语学习风格的了解,尚未掌握正确的俄语学习策略。第三,自身的职业规划不明晰。大部分高职俄语专业学生主体意识不强,在面对国家、社会、个人的就业要求时,没有科学的就业规划。

三、高职俄语专业发展的对策

(一)遵循双重导向,注重实用与人文

其一,应当遵循双重导向的价值取向。在探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俄语专业发展时,应首先考虑高职俄语专业的价值取向问题。从价值取向上来看,“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高职教育发展,一方面需要学生不断学习俄语相关知识,积累语言实践经验,为国家层面上更好地“走出去”服务;另一方面,更加值得关注的是,在真实的语言应用场合中,俄语专业的相关人才不仅承担着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有效交流的角色,还具有传播汉语学习和中国文化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发展职业教育时应秉承更加开放、包容的价值取向。

具体到俄语专业来说,“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培养具有扎实俄语基础的高职俄语毕业生。但当和“一带一路”沿线的俄语国家进行经济和人文往来时,高职院校也需要考虑他们对专业汉语人才的需求。“一带一路”沿线七国青年调查数据显示,在这些使用俄语的国家中,仅有20.4%的受访者具有汉语初级使用水平,其中2.8%的受访者能够与他人进行简单对话,8.6%的受访者掌握一些简单的汉字,9%的受访者能够使用汉语传递基本信息。此外,只有1.3%的受访者能够使用中国俗语熟练表达[9]。由此,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在夯实俄语基础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汉语的学习与传播,要补充学习对外汉语知识,因势利导,促进汉语及中华文化的传播。

其二,高职俄语教材的编写需考虑高职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和职业性。就教材内容而言,要进一步关注“一带一路”尤其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相关内容,并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的专业特色和所在地的区域特色完善教材内容。

其三,语言人才的培养应注重实用性和人文性的有效结合。语言的人文性是指语言使用者群体的文化、习俗、情趣等。从人的角度讲,也可以定义为语言与人道、人性、人格、人品和人生等的关系[10]。如果将语言的实用性和人文性割裂开来,那么将无法真正掌握一门语言。因此,我们在发展高职俄语专业时要正确处理俄语课程和教材的实用性和人文性之间的矛盾,避免将二者割裂開来。

(二)探索多样教学,开展第二课堂

其一,积极探索多样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应尝试从“单一”到“多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第一,积极开展俄语与其他语言的对比学习教学法。具体而言,俄语中很多外来词和英语单词的发音是一样的,通过英语和俄语之间的对比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记忆俄语词汇,如lift 和лифт,secret 和секрет,economic和экономика,semester和 семестр。第二,有效使用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一种专业实际工作的情景,帮助高职生重点提升对专业词汇的识记,提升其对真实语言场景的适应性。例如,俄语航空服务业专业的学生,在教学中应注重服务用语的学习和应用,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使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增加服务练习。第三,积极开展课内外的学习活动。具体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带一路”俄语相关话题的讨论、俄语演讲、俄语表演等活动,让学生敢于开口说俄语。第四,积极应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教师要积极利用多媒体资源来丰富俄语教学方式,增设诸如网络俄语教材、在线俄语教学、俄语专业教学资源库等网络俄语教学平台。

其二,适当开展第二课堂的学习。俄语专业的学习不应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也应充分开展俄语教学的第二课堂。一方面,可以增设一些与“一带一路”沿线俄语国家相关的关于其文化、历史、法律、文学艺术等方面的课程,提升俄语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充分利用多层次语言文化的交流渠道。另一方面,要积极拓宽学生了解实习就业相关信息的途径。相关高职院校应定期邀请相关企业老板、工作人员、高职俄语专业毕业生等人才,以讲座或专题汇报的形式让高职俄语专业的学生及时了解就业情况,拓宽学生的就业信息获取途径,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工作。

(三)提升教师素质,完善师资结构

其一,积极提升教师自身素质。笔者认为,提升教师质量首先应当加强高职俄语教师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提升能力。具体来说,首先,要帮助教师提升自我进步的意识。高职俄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丰富知识结构,不断进取,完善自身。其次,加强对高职俄语教师的教学培训与岗位锻炼,搭建良好的学习和进修平台。通过集体培训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要为教师提供与相关人才进行交流的机会,增加教师对俄语国家的访学、考察机会,定期对教师进行俄语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俄语教师的大局观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其二,努力完善师资结构。笔者认为,应尽可能多地引进高质量的俄语师资力量,实现师资队伍结构由“单一”转向“多元”。具体来说,可以定期聘请“一带一路”相关企业中富有经验的工作人员或者“一带一路”沿线俄语国家中的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从而在实践过程中影响和带动在校教师提升俄语专业的实践能力,丰富高职教师的知识结构,逐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俄语教师。

(四)优化学习策略,规划就业目标

其一,注重对俄语学习策略的深入研究与学习。“学习观是对学习活动本质属性的看法,它决定着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选用,并最终影响着教学效果和人才质量”[11]。笔者认为,高职俄语的日常教学应注重引入俄语学习策略的研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俄语学习观。常见的学习策略有: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环境策略等[12]。在日常的俄语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加强教师对学习观、学习风格、学习策略等的研究,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以及学习俄语的薄弱环节和困难之处,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学习和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同时,鼓励学生参加俄语的相关等级考试,加强学生的自我提升和自我学习能力。endprint

其二,帮助学生做好就业规划。高职学生是以明确的就业目标为导向的,因此,在三年的俄语学习中,学生应该提高职业规划的意识,科学规划自身的就业目标和就业路径,并学会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调整。当前,“一带一路”倡议要求高职院校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俄语人才为国家建设服务,社会要求高职俄语毕业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特色,提高就业率,高职俄语毕业生则希望找到一份自己满意并能够实现人生价值的工作。因此,在探讨高职俄语专业就业目标定位时,高职院校应当充分考虑和协调国家、社会、个人对就业的要求,增强学生为“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服务的意识,帮助他们规划合理有效的就业目标,从而实现其个人价值。

四、小结

“一带一路”倡议要求高职俄语人才面向“引进来”和“走出去”,并利用俄语专业知识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各个领域作出相应的贡献。因此,高职俄语专业应以培养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应用型俄语人才为目标,让高职俄语专业毕业生具有扎实的俄语语言基础和深厚的人文知识,并能够熟练地应用于旅游、商务、经贸、文化、交通运输等领域;同时,高职俄语专业发展应勇于尝试适合职业教育特色的专业培养方式,改进不足,全面提高高职专业学生的俄语应用实践能力,满足“一带一路”倡议对高职俄语人才的需求,走出一条适合高职俄语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综合司.《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发布[EB/OL].http://zhs.mofcom.gov.cn/article/xxfb/201503/20150300926644.shtml,2015-03-30.

[2]新华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进一步深化全面合作倡议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申明(全文)[EB/OL].https://www.yidaiyilu.gov.cn/zchj/sbwj/18312.htm,2017-07-05.

[3]刘利民.“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俄人文合作与交流[J].中国俄语教学,2015(3):1-4.

[4][5][6]教育部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制定平台[EB/OL].http://gaokao.chsi.com.cn/zyk/zybk/specialityDetail.action?specialityId=73388209,2016-12-30.

[7]朱雷,王毅.“一带一路”视域下高职语言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职教通讯,2017(8):22-27.

[8]夏小华.高职学生外语学习动机研究[D].江蘇:南京师范大学,2005.

[9]中国一带一路网.一带一路”沿线七国青年调查:通过互联网认知中国文化[EB/OL].https://www.yidaiyilu.gov.cn/xwzx/gnxw/24610.htm,2017-08-24.

[10]贾晶.语言的人文性——试论语言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作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9):106-108.

[11]李召存.现代教学论视野中的学习观[J].中国教育学刊,2002(1):29-31.

[12]贺莉.俄语学习策略的实证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编辑 徐玲玲 校对 吕伊雯endprint

猜你喜欢
倡议困境一带一路
跟踪导练(一)
倡议书的写法
Happy Afternoon Tea
欧盟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新倡议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
A Boy and His T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