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地域文化交流中的非语言因素

2017-12-12 23:19俞镜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沟通交流文化差异

【摘要】人际间的交流有两种类型:语言和非语言,但人们往往只重视对语言的学习,忽略了对非语言因素的研究,导致跨地域文化交流的冲突和障碍。本文主要概述了非语言交流的定义、特点,并着重介绍了跨地域文化交流中常用的三类非语言因素:身势语、社交距离以及副语言,通过不同地域文化中非语言交流差异性的分析性对比,阐述了非语言因素在交流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提出要运用入乡随俗、求同存异的原则,处理好跨地域文化交流。

【关键词】非语言交流;跨地域文化;沟通交流;文化差异

【课题项目】贵州省厅2016年2月立项 课题名称:贵州偏远地区中学英语教学现状研究与对策 编号:2016ZC146。

【中图分类号】H1;H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036-02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通信和交通的日益进步,国际贸易和商务活动倍加频繁,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沟通交流也愈加广泛。在沟通交流中,语言的娴熟程度是双方顺畅交流的基础,加上一些诸如肢体动作、眼神、社交距离等非语言因素的感染和配合,使得沟通交流更加有声有色,然而,大多数人对本文化的非语言因素往往是习焉不察,却对其他地域文化的非语言因素又极其敏感,有些非语言因素在自己文化中是司空见惯的行为,在其他地区的文化中很可能就是禁忌,这种因为对自身文化的的印记以及对其他地域文化的非语言交流没有存在足够的认识往往会很容易引发交流中的文化冲突。所以,在跨地域文化交流中,了解不同地域文化的非语言因素显得十分必要。

一、非语言因素的定义

非语言因素,又称为非语言交流,国内外学者都提出不少见解,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如Malandro和Baker认为:“非语言交流由个人发出且能够在他人头脑中产生一定意义的非语言暗示的行为过程,它在特定场合或语境中要么独自出现,要么与语言行为同时发生,以表达自己思想或领会别人的意图。”而国内学者杨泉良认为:“所谓非语言交流,就是通过使用不属于语言范畴的方法来传递信息的过程,非语言交流的形式很多,不像言语交流那样只有口语和书面语之分。”综上专家学者所述,我们可以认为:一切不使用语言进行的交流活动统称之为非语言交流,是通过身体动作、体态、语气语调、空间距离等方式进行沟通的过程。

二、非语言因素的特点

(一)使用普遍性。在沟通交流中,几乎每个人都会使用非语言因素辅助言语来表达出自己的意志和情感,这种能力是人类有史以来与生具备的本能反应,它有效的增加彼此之间理解和沟通;

(二)意义模糊性。孤立使用非语言因素进行交流没有具体含义,或者所表达意义不清,在沟通交流中,它无法代替语言来孤立传递具体信息,需要在特定的环境情景下或依附于语言的表达才能有效的达到交际目的;

(三)地域文化差异性。受到特定文化环境、历史背景、风俗习惯的影响,非语言因素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如某一具体行为在不同文化地域反馈的信息很可能不一致;

(四)表达真实性。非语言因素最能直接传递一个人的思想和情感,特别是一些复杂的、难易用语言表达的感情或者不适合用语言表达的情况下,往往一个下意识的肢体动作、细微的的眼神或者不由自主的面部表情就能直接折射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表达的思想最为真实,流露的情感最为准确。

三、非语言交流的种类

受到地域文化差异和社会背景的影响,非语言因素有所不同,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其分类的方法也很多,但在日常沟通交流中,我们应着重从以下最常用的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身势语(Kinesics)、社交距离(Proxemics)以及副语言(paralanguage)。

身势语(Kinesics),也可称为肢体语言,是指在交流中身体的动作,如面部表情、眼神、手势和肢体接触。由于身势语最显眼夺目,所以它在跨文化交流和商务礼仪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我们着重介绍最常见的两种身势语:手势和目光语。

手势是身势语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言语和思想之间起连接关系,手势伴随着讲话,有助于对方更加清楚语言结构,在特定的情景下,它还能单独表达思想或情感。手势语内涵丰富,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如我们见面时常用的打招呼,在美国和中国,人们会通过握手这种方式表达彼此之间的尊重,而在伊斯兰国家,男人是不能与爱人和亲属之外的女人握手。在日本,本国人与外国人会面时,他们通常会向对方鞠躬打招呼。同样的,受到历史文化的影响,类似的手势在不同的地域所代表的含义也相去甚远,例如当谈及自己的时候,日本人会用他的食指点着自己的脸,中国人会用食指点着自己的鼻子,而北美人通常会点着自己的胸口。然而在土耳其,用食指指着自己的鼻子是粗鲁的手势,相当于竖中指。还有我们熟悉的OK手势,在中国、美国以及欧洲等国家都广泛使用,表示“好” 的意义或是赞赏对方,但如果我们向日本人作出这种手势,则暗示向对方要钱,这将可能导致交流冲突。

目光语也可以称之为眼神接触或交流,是日常交流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它的功能及其细腻而又敏感,即使你能够隐藏面部表情和肢體动作,但是眼睛从来不会撒谎,正如莎士比亚的“仿佛他眼睛里锁藏着整个灵魂”。通常而言,目光的接触和注视代表着兴趣或善意,例如婴儿的目光会紧紧注视最亲近的人或感兴趣的玩具等物品,成人的目光会不由自主的追随喜欢的异性。但在交流中,目光语又是及其微妙的,存在差异的,看或不看、如何看、何时看、看多久都有讲究。例如欧美国家,在街上盯着一个陌生人是及其不礼貌的行为,因为这会让他们感到难堪,而在中国一些地方,盯着陌生人则可能表示好奇,在中东,因其独特的宗教文化背景,随意的看着街边的女子会被认为是轻佻浮薄的行为,更别提眼神交流了。而在商务活动中,目光交流又因地域文化的不同而差异甚大,在中国等大多数亚洲国家,人们在交谈中只需用余光扫视,不必紧紧注视对方,自然即可。而在欧美国家,如果你和对方保持良好的眼神接触,通常表明对对方或对方所说的内容非常感兴趣,反之,对方与你四目相对的时候,你却移开目光,对方认为你心不在焉、不以为然,甚至可能误解为蔑视、不值得合作从而失去了商业先机。与欧美国家不同,阿拉伯男人在互相交谈时,会长时间的、非常热情的彼此凝视,但这种方式的凝视,在许多国家很可能被误解为同性恋。综上我们可以得知,目光语规定繁多,其内涵无法用语言一一描述,这需要我们认真观察,仔细对比,才能建立良好并令人愉悦的目光交流,为成功的商务沟通锦上添花。endprint

社交距离(Proxemics)研究的是人际交往中的空间距离,它是非语言交流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心理学上被称为“个体空间”,体现出一个人在社交中的空间所需。

一般来说,人与人的社交距离可以传递出他们彼此关系的亲疏远近,越是亲近的人在交往中往往会靠的越近,同时,这种“个体空间”又受到人的性格所影响,性格内向的人在交流中往往会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他们在潜意识上需要更多的私人空间。但这种社交距离因地域文化的不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在日常交际中,常常由于社交距离理念的不同而产生的误解,来自不同文化地域的人都下意识的采取礼貌的社交距离进行交流,殊不知却犯了对方社交距离的禁忌,容易被对方误解为素质低下或性格不和等原因,从而引发社交冲突。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认为:空间距离的变化能够增强社交的效果,有时起的作用甚至还会超过言语。然而受到语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少人就本地域文化的社交距离有系统的研究,在这方面,霍尔博士根据人际间的亲密程度或交流对象关系的不同将社交距离划分为四类:公共距离,大致是12-25英尺(3.7-7.6米);社交距离,大致是4-10英尺(1.2-2米),相当于一只胳膊的距离;个人距离,一般在是2-4英尺(0.6-1.2米);私密距离。私密距离大约是1英尺(0.3米)以内。因文化的差异,人们在交流中的保持的距离也不尽相同。在公共场所和商务交流中,美国人和大多数欧洲人都习惯保持社交距离(1.2-2米),过分亲近的距离会使他们感觉不自在,因为他们习惯于保持适当的私人领域,即便在拥挤的电梯里或排队等公交车时,如果无意触碰对方也要及时说“Sorry”、“Excuse me”等道歉的话。而阿拉伯、拉丁美洲和西班牙等国家却恰恰相反,他们在交谈过程中会喜欢紧挨着对方,对他们来说,保持社交距离(1.2-2米)进行交流是不礼貌的行为,会被认为漠不关心、性格孤僻。对于一些亚洲国家,如中国和日本,与关系一般的人或在商务交流中会习惯保持交距离(1.2-2米),但由于城市人口密集,市区过度拥挤,对私人空间的意识不强,在拥挤的场所中即便被陌生人触碰也会习惯谅解,所以,中国人排队或地铁公交的拥挤望会令欧美国家人望而生畏。

副语言(paralanguage)又被称为类语言或伴随语言,是交流中修饰语言的非话语部分,主要包括语言、语速、沉默等。在交流中,我们通常会使用一些简单的词语加上一些副语言的修饰就能含蓄的表达个人意图,正如我们常常说的“弦外之音”或“话中有话”。而如果抛开副语言,单纯的进行字面上的交流,除非用上一系列修饰语,否则往往是无法给对方提供足够的、准确的信息,所以,语言和副语言相互渗透,语言通过副语言的辅助弥补,交际才能有效的进行。

下面,我们着重研究不同地域文化中语音及沉默的差异所带来的影响。

语音变化在英语交流中极为常见,也最为明显,众所周知,以英语为母语的的国家,如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他们在交流中语音变化极其严重,连读、弱读、爆破音的使用极其频繁,而在一些非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如中国,从小到大接受的是标准英语的教学,忽视了语音变化及其功能,难以正确的说出地道的英语,甚至在因不熟悉语音变化导致交流的障碍。如我们常遇到的连读、爆破音的语音现象:“辅音+元音”型(在连续在同一个意群里,如果相邻两个词中的前一个词是以辅音结尾,后一个词以元音开头,这就要将辅音和元音连成一个音节发音),举个例子:“It is an old book”,意译为“这是一本旧书”,但如果采用连读、爆破的地道读法,It is口语发音通常缩读为it's,显得表达更加简洁。is和an两个单词连读,s是辅音,a是单元音,连读“s?”。an和old同理,n与o连读为“n??"。最后两个单词old与book,b和d(book第一个音)是 “爆破音”,而当一个爆破音跟另一个爆破音相遇时往往前一个爆破音失去爆破,也就是说d不发音,只发b的音。所以,It is an old book连读后发音为its? n?? b?k,聽起来像its a no book!(这里没有书)。

沉默也是人们在交流中传播信息的非语言重要因素之一,沉默表示的含义很多,有的时候表示思考问题,有时表示犹豫、缺乏自信,有时表示否认,以拒绝回答的方式来表示反对。在不同文化中,对沉默的运用是有差异的,一般来说,在大多数亚洲国家文化中,赋予沉默更多的是积极的因素,正如我们常说的“沉默是金”,日本人信仰“内在的平和与智慧来源于沉默”,在印度,本国人之间的谈话中沉默的时间可能会超过10秒。而在西方,更多是给予沉默消极的含义,因为西方人认为说话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日常活动,他们也很享受谈话的过程,只要双方开始谈话,就应该完全融入到对话中,相反,如果在谈话中出现长时间的沉默可能表明对话题不兴趣和精神不集中。在商业活动中,对商业提案的长时间沉默可能会给西方人留下消极的印象,他们会认为你对话题不感兴趣或反应迟钝。所以,西方人对话中都会使用大量的语气助词或填充词,如“是啊”、“我明白了”、“对,就是如此”等等,能快速回应对方。

四、结论

综上所述,非语言因素作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参与交流的整个过程,具有语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弥补了语言交流的不足,对语言的影响在信息传达和情绪感染方面体现得淋漓尽致。但又由于受到地域文化的制约和长期的约定俗成,导致非语言因素在不同文化中的应用和其所表达的意义却有同有异,所以,在跨地域文化交流中,我们要入乡随俗,求同存异,熟练了解不同文化的非语言因素特征,主动排除文化干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防止非语言交流的冲突,保障商务活动的成功。

参考文献

[1]李莉莉.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行为 [D].黑龙江:黑龙江大学,2004.

[2]翟艳霞.跨文化商务沟通中的非语言交际[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9(4):31~33.

[3]陈邦铃.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4,13(2):113~116.

[4]吴兰.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的非语言因素[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3):99~100.

作者简介:俞镜(1989年10月)、女、汉族、福建省福清市、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助教、硕士学位、商务英语、商务管理。endprint

猜你喜欢
沟通交流文化差异
利用信息技术加强留守儿童与班主任老师沟通交流
从中日民间故事窥探中日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从《楚汉骄雄》和《勇敢的心》看中西悲剧英雄形象异同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高中学生家庭教育之我见
浅谈如何优化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对外汉语教材出版的文化差异冲突与融通策略
浅谈学困生转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