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学习环境下智慧型教师培训模式研究

2017-12-12 15:17季红硕
考试周刊 2017年26期
关键词:混合学习培训

季红硕

摘 要:学习过程中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选择合适的学习组织方式解决问题,达成学习任务目标,借助多种更高效的信息技术与媒体传播方式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本文主要研究混合学习环境下智慧型教师的培训模式,就混合学习环境与智慧型教师的深刻内涵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对混合学习环境下智慧型教师的培训模式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智慧型教师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利用自身的经验与创造力,获得更加高效的师生互动,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而对智慧型教师的培训应通过集中面授、网络在线教学等多种学习环境,采用参与式组织策略开展教育培训,启发教师智慧,提升教师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专家集中授课的环境下,可以进行专家与教师之间的面对面学习,组织开展集中授课、名校观摩、教学活动,通过大纲、实例、比喻、图表等方式增强学习效果。本文将智慧型教师培训活动根据学习环境的不同划分为网络培训与集中授课两种不同的学习场景,并给出了两种不同学习环境下的对应培训策略与课程设置方案。

关键词:混合学习;智慧型教师;培训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也日渐广泛,对教师综合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自身的岗位培训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成尚荣说:“教学的使命,不仅在于让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背诵了多少课文,解答了多少数学题;也不仅在于让学生懂得了多少规则,拾起了地上一张废纸,爱护了一棵小树。更重要的是在于知识和规范行为背后的东西,那就是他的好奇心、想象力、理解力、创造力,是他的心智的觉醒、智慧的生长。”(《为智慧生长而教》)要想让学生拥有智慧,首先教师必须拥有智慧,在新时期的教学环境下,如何培养智慧型的教师,已经成为我们应当探讨的重要话题。研究混合学习环境下智慧型教师培训模式十分必要。

一、 混合学习环境与智慧型教师

(一) 混合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混合学习理论为智慧型教师的培训工作提供了相应的理论基础。学生获取知识并非来自教师的传授,而是学生在教师提供的学习情境下,在教师和同学帮助下,借助必需的学习资料进行意义建构而获取的。建构主义支持下的学习行为不仅和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有关,也受到学习环境、学习活动等外在因素影响,进行教师培训时也要充分认识到学习环境以及其他学习者对培训效果的影响。混合学习理论指出,学习过程中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选择合适的学习组织方式解决问题,达成学习任务目标,借助多种更高效的信息技术与媒体传播方式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 智慧型教师

智慧型教师来自智慧型教育,智慧型教育是一种教育境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直接体现了教育目的、意义、价值和任务,在教学活动中直接发挥着组织与主导的作用,智慧型教育要由智慧型教师来开展。“有经验的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总是要周密地考虑,他所讲授的知识将在学生的头脑里得到怎样的理解,并根据这一点来挑选教学方法。”(苏霍姆林斯基)刁赔萼、吴也显等人认为,智慧型教师是在教学活动中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应用教育科研结果,借助教育实践不断总结教育智慧的教师,智慧型教师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利用自身的经验与创造力,获得更加高效的师生互动,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 混合学习环境下的智慧型教师培训模式

(一) 培训模式设计

1. 培训策略组织形式

智慧型教师培训基于智慧型教育理念,通过集中面授、网络在线教学等多种学习环境,采用参与式组织策略开展教育培训,启发教师智慧,提升教师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智慧型教师培训主要有知识面授、操作演示、活动参与和网络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几种方式,组织形式设计重点关注学习环境、培训学习策略、专家和教师的关系等问题。集中学习形式下,接受培训教师通过面授学习,接受任务驱动教学、专家讲授、操作演示培训,并参加教学活动,由专家负责对教师的讲授指导与答疑。另一方面,无法参加现场培训和集中讲授的教师可以自行参加网络自学课程,或者借助网络答疑指导。

2. 培训流程设置

混合学习环境中需要采取多种不同的策略开展教师培训工作,获得更好的培训效果,完成智慧型教师的培养任务。

(1)需求分析

科学定位培训含义、功能、培训对象与培训目标,结合培训学校实际情况与教师自身特点,明确智慧型教师的培训需求。陶行知说:“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对教师的培训也是如此,不能走形式主义。

(2)培训策略

开展培训调研,设计培训组织整体策略,根据混合学习环境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与内容。专家集中授课环境下,可以进行专家与教师之间的面对面学习,组织开展集中授课、名校观摩、教学活动,通过大纲、实例、比喻、图表等方式增强学习效果。网络教学则选择自主学习与网络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借助网络平台开展问题驱动、任务探究和情境学习等培训活动。

(二) 课程实施

1. 专家面授

通过专家面授的方式,综合考虑前期的需求分析与策略设计工作,将培训内容划分为理论知识、技能操作以及实践能力三方面内容,其中理论知识主要针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和学科知识等基本素养,技能操作内容则以拓展性知识如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学科整合能力的培养为主,实践教学能力培训则侧重于教学设计、学科教学能力以及相关知识的掌握与素质的提升。“实践证明,别人总结出的教学方法再好,如果机械套用的话,那么,教学改革就有可能走进死胡同。这里我们不妨再重温一下叶圣陶先生的三段話:学习别人的成功的教法当然很必要,但是不宜生搬硬套,要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作适当的变通。同一种教法,因为教的人不同,学的人不同,收到的效果可能有很大的不同。”(见《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第80页之《关于探讨教材教法的几点想法》)采取这样的专家面授的培训方式的同时,要使教师懂得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教师个人情况来有鉴别的吸收采纳,把客观环境和主观环境进行正确的分析,为实现教师培训的科学性服务。

2. 网络培训

网络教学环境下也要遵循以上设计模式,基础理论知识模块提供教育理论视频资源,为教师提供讨论和研究学习的平台。操作技能培训则为教师展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秀案例,使教师能够在接受培训过程中深刻掌握并理解技术和课程融合的技巧,并成功应用到自身的教学实践中。技能操作模块则主要有学员结业论文、实践报告、教学设计和课程视频等教学资源,供受训教师交流学习。

三、 结语

本文对混合学习环境下智慧型教师培训模式问题进行了研究,将智慧型教师培训活动根据学习环境的不同划分为网络培训与集中授课两种不同的学习场景,并给出了两种不同学习環境下的对应培训策略与课程设置方案。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时常要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则认为:“没有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就犹如航船行驶没有舵和指南针一样。”“人们如果光谈大原则,就会变成空谈;如果将目光仅仅投注在实际事务上,就会迷失方向,哪怕是最微小的行动也应和终极目标联系起来。只有不让遥远的地平线从视界中消失,我们的脚才能迈出有意义的一步。”培养智慧型教师,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脚踏实地,把系统培训与个人的自我提升结合起来,在混合型环境下培养更加优秀的教师,是我们应该不断积极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王小金,沙海银.基于MOOC的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混合学习模式探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23).

[2]林钦,杨江.混合学习模式在教师培训中的应用研究——以平潭中学骨干班主任培训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09).

[3]薛瑞昌,王清.互联网+环境下教师信息化培训新模式研究——基于APP平台的混合学习教师培训[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03).

[4]刘沛林,申秀英,卜华白.混合学习环境下的“国培计划”“3+1+1”教师培训模式研究——基于项目驱动的专业化、精细化研究视角[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06).

[5]金彦红,郭绍青.基于网络的分级分层混合式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0,(11).

[6]钟绍春.教育云、智慧校园和网络学习空间的界定与关系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06).

猜你喜欢
混合学习培训
欢迎订阅《中小学教师培训》
教师培训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混合学习在高等教育:三类不同设计方法
基于Unipus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基于混合式学习理念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混合学习模式及其实施要点 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