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项目式教学法在高职数据库教学中的应用

2017-12-12 21:13申悦
考试周刊 2017年26期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法程序设计高职

申悦

摘 要:在高职数据库教学中,项目式教学法作为一种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被许多高职教师所广泛采用。其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也与我國高职教育“以职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同时,将数据库教学与程序设计教学相结合,选取学生能够做、感兴趣的项目来开展教学,会有不小的收效。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法;高职;数据库教学;程序设计

一、 项目式教学法的特点分析

(一) 将项目贯穿于整个教学内容之中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将教材上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的一个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比较松散,学生只能在个别知识点上面把握学习的内容,对教材知识缺乏全面的了解。而项目式教学法则是教师根据实际工作来组织课堂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方式,这一教学方式将教材中的知识点与项目串联起来,使学生通过项目的训练,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点,并灵活地运用各个知识点。

(二) 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虽然在教学的过程中,开设了实训环节,但是实训的目的大多是为了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并没有起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而项目式教学法则将项目分为几部分不同的任务,让学生进行实训,在实训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 将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与传统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的主角来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方式相比,项目式教学法则将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信息的收集、计划的制订、方案的选择、目标的实施以及信息的反馈再到成果的评价这些环节中,都需要学生亲自参与来完成,学生就成为了整个活动的主人,对提高教学效率同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 项目式教学法在高职数据库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一) 以实际项目来组织教学,学生更易系统地掌握数据库相关内容和操作

数据库应用课程的教学,从建库到建表,到对数据进行增删改的操作,到数据查询,再到存储过程、触发器的使用,以及并发控制、安全控制等操作,其实是一个层层推进,一环扣一环的教学过程。如果按部就班地组织教学,教科书上写到哪一个内容,就讲哪一个内容,每一段命令代码讲起来就像教授语法课一样,肯定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学习体验。同时,把环环相扣的内容割裂开来讲,既不利于学生理解各个模块间的联系,也不利于学生对本门课主要内容的整体把握。

但是,如果以一个实际项目,把数据库的主要内容组织在一起进行教授,学生就会很容易系统地掌握数据库相关内容和操作。以“教务管理系统”为例:要实现这个系统,首先,要有管理系统的前台操作界面,这一点学生利用所学的程序设计知识就能解决;其次,才是后台数据库系统的管理与支持,这就需要先创建数据库,再创建数据表,再录入数据,根据前台的功能进行数据查询及视图的创建,同时还要考虑存储过程与触发器;然后,将前台操作界面与已经建好的数据库系统进行连接,这才能真正实现“教务管理系统”。后续,还要考虑相应的安全控制和维护管理等内容。通过这个项目的学习与实施,学生能很快理清,使用数据库做项目,要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哪些很重要,哪些易出错。这样,对今后学生开发项目,求职就业都很有好处。

由此,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首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现有的知识水平,帮助学生选择恰当的项目。在项目的选择上,不仅要使其具有全面和典型的特点,还应该使所选项目具有趣味和实用的特点。此外,在项目的选择上,教师还应该尽可能的选择那些能够涵盖整个课程大纲所需知识点的项目,以及一些能够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项目。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对项目内容进行创新,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二) 分层教学,帮助学生理清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对同一个项目,从界面操作方式入手,让学生先能快速实现项目,理清重难点和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然后再由命令方式实现,帮助学生能够快速理解每一句代码的含义,并迅速学会使用该命令代码。

数据库应用课程的教授,最终要涉及命令代码的使用。大多数学生一看到代码,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的时候,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并且选取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项目。例如,为学校开发“在线招生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后勤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等。

同时,更重要的是,把一个项目讲透练透:先让学生通过界面操作方式,实现这一个项目,这样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涉及的知识和技术;然后让学生通过命令代码方式,再来实现一遍整个项目。这样的操作,就能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当前录入的命令代码是做什么用的,为什么要这么用。然后,附带着学习每一种命令模块的语法规则和相关使用方法。由于学生对这个项目已经熟悉了,接受起来难度较小。因此,学生在再一次的项目实施中,只要着重理解命令代码的含义与使用就可以了。这样,比起学生既要接受新项目,又要理解学习新命令代码,降低了不小的难度。同时,项目带来的熟悉感,也会帮助学生缓解对代码学习产生的畏难情绪。

(三) 优化教材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数据库课程的教学过程比较繁琐,学生在学习时往往会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况,所以教师在教学之前,还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够更加完整地将教学内容传达给学生。如,在数据库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项目主题的设计,在问题的设计上要由浅入深,对此教师要为项目设计出一个总体的框架,先让学生解决其他相关业务的数据库,并在掌握所学知识点的同时,引导学生适当的涉猎一些难点内容。此外,教师在开展项目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完成项目。endprint

此外,在高职数据库课程中开展项目教学模式,最重要的是要有与之相配套的教材做支撑。以“学生学籍管理系统”项目为例,教材应该循序渐进地对数据库的基本理论进行讲解,并对数据库对象的创建和使用以及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方法等进行由浅入深的讲解。在教材的各个章节中,还应该对项目进行分解,并展示出每一项目分解后的工作任务,使整个项目既具有独立性的特点,同时还具有整体性的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改革,符合项目式教学法的特点。

(四) 优化教学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就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并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过程。传统的教学评价只是通过对学生作业、实验报告以及考试成绩等进行考核,这样的评价方式并不能体现出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情况。而项目式教学法,则是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为基础,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学生的学习结果,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由于高职学生具有一定的VB编程基础,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做一次课程设计:由学生来选取项目主题,根据需求分析设计系统前台界面和后台数据库;然后利用已学的VB程序设计技术,实现系统前台;再利用已学的数据库技术,实现后台数据库;最终,实现前后台的连接,实现系统功能。并且,以此来评价学生,是否具备一定的数据库开发技术。例如,学生如果要实现图书管理系统,就需要:(1)考虑有哪几类用户使用这个系统,他们的权限是什么样的,需要系统实现的功能有哪些;(2)考虑需要哪些数据表,这些数据表的表结构是什么样的;(3)根据不同权限用户的需求,大致要实现哪些数据的查询;(4)软件的操作界面是什么样的;(5)数据库如何实现,数据表如何实现,基本查询如何实现,需要什么样的触发器、存储过程;(6)如何实现数据库的连接,数据的增删改界面等。在这样的课程设计中,学生需要组队来完成项目,单凭个人可能很难实现一个完整的系统。同时学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操作能力。通过这样的课程设计,来评价学生的数据库学习情况,可能会更适合项目式教学法,也更能完善学生所学内容、锻炼学生的能力和提升学生的技术水平。

三、 小结

项目式教学法在高职数据库教学中的应用,转变了职业院校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能够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术。这样一來,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所以,在高职数据库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积极地使用项目式教学法,使这一教学模式在数据库教学中发挥出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晓燕.项目式教学法在高职数据库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26).endprint

猜你喜欢
项目式教学法程序设计高职
基于Visual Studio Code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探索
从细节入手,谈PLC程序设计技巧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项目教学法在《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商业插画项目式教学法在现代高职教育中的实践运用研究
高职高专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PLC梯形图程序设计技巧及应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