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对学生运动技能的影响
——以垒球为例

2017-12-13 00:52张惠芳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7年12期
关键词:垒球微时代技能

任 军,张惠芳

“微时代”对学生运动技能的影响
——以垒球为例

任 军,张惠芳

随着流媒体、便携式移动终端、4G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种社会活动都进入了网络联系的“微”时代。体育教学、训练是学校体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其核心是通过运动技能的传授,实现对学生的教育、文化传承、素质拓展。本文以垒球击球技术为例研究了“微课”这种新型教学范式与传统技能课堂教学的契合度。并提炼了“微时代”的特征及其变现,以及其对学生技能学习的影响。

微时代; 运动技能;垒球

前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移动通讯、移动终端软硬件开发技术的不断突破,越来越多的事物被“微”冠名,微媒介、微视频、微民、微聊等新名词的出现,标志着“微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学习方式、教学训练方式正在悄然改变。学生的学习途径更加多样,时间安排更加灵活。体育教师的技能传授不再仅仅停留在课堂时间;运动技术的传授不再仅仅是个人讲解示范的形式,而是要结合各种ppt、图片、微视频资源,通过微聊平台,利用课前课中课后的时间实现有效教学。一直以来,广大体育教师作为学生运动技能、理论知识的主要传播者、身体素质提升的直接责任人、校园阳光体育活动的实践者,在“微时代”下面临着体育教学训练改革的机遇与挑战,这要求广大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微时代的内涵,掌握基本的信息化教学训练技能,积极利用“微时代”的信息技术实现有效的体育教学与训练。

1 “微时代”的概念及其特征

1.1 概念

纵观许多学者对“微时代”的界定,存在多种定义。最早出现“微时代”说法的是在百度百科上,是这样定义的:“微时代”以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炼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微博客的出现推动着“微时代”的到来[1]。“微时代”是以各种信息的数字化为基础,通过文字、图片、音频、流媒体等形式,借助移动终端以交互、高效、情景化为特征的传播活动的新时代[2]。“微时代”信息传播的校园平台比较主流的有微博、微信、QQ、校级的微课资源库。

1.2 特征

一是大众化。在“微时代”人人可以成为自媒体,每个具备一定的微博、微信、QQ、图文等使用编辑能力的人,上至老人,下至孩童均可以参与到各种微公益、微交流、微学习、微文化传播的各种“微”活动中。在这些活动中每个人都有着自由发言的权利,各抒己见,不需要专业的写作技巧、也不需要追求结构完整,没有什么技术能力负担,甚至于可以是即兴发挥,而且这些想法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推广转播到别人面前并且不断的更新。

二是交互性。“微时代”中信息的传播不再是层级的向下传,而是互传、网状式的交流。QQ的说说、微信的关注等等均可以实现这些功能。“微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术方向、兴趣爱好、关注热点等选择特定的交流群体或者领域,形成一个小交流圈子。在这个小圈子里不存在观众、接受者,每个人都可以发言、评论、转载。每个人都成为参与者,非常便于思想的交流与碰撞,具有很强的交互性。

三是即时性。4G网络的开通、智能手机的出现,让众多的“微民”可以第一时间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对于传播者而言可以通过各种便携式终端设备以现场直播的方式将信息呈现在接受者面前。由于这些信息的即时性,能够引起众多的关注,冲击力很强,短时间内就会引起众多的“微民”关注。

四是移动性。无线传播网络的发达,使得便携式终端设备的持有者不再受网线、网速、时空的限制,可以无处不在的分享与接受信息,可以在室内也可以在室外,可以静止状态也可以移动状态,打破了原有的定点制作、定点推送信息的限制,各种信息的传递具有移动性。

2 运动技能学习“微”时代的到来及表现

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体部分,它的各项目标的实现均需要通过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来促进或者是达成。在“微”时代下,学生的运动技能学习方式必然会产生变化并表现出其独有的特点。

2.1 技能学习“微”时代的到来

在“微”时代的冲击下,当前我国的学校运动技能传授也已经跟随“微”潮流积极主动的进入了“微”教学时代。我国最早的在线运动技能学习网站是2012年借助MOOC在中国搭建学习平台时架构的,当时只有少数的几个项目加入[3],关注度并不高。

运动技能传授“微”模式发展的加速阶段是2013-2014年,从学术研究方面来看,笔者从知网检索到关于体育微课的研究文章截止2016年有111篇,从发展趋势来看呈逐年递增的态势,如表1;从微课制作方面来看,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教育部全国高效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从2013年开始每年举办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优秀作品可供所有人在线观看、学习,广大体育教师也积极参与,制作出一批优秀作品,并取得不错的成绩。目前该网站已有786个获奖体育类作品在线。此后国内许多高校开始建设校级的在线资源库,供学生利用电脑或者手机进行在线学习。我国的运动技能学习进入了高速的“微”发展状态。

表1 “体育微课”论文检索情况表

2.2 表现

运动技能学习的“微”时代主要表现为以国家级、省市级、校级网络资源库、微信群、QQ群为平台;以微视频、微课为呈现载体;以信息数字化为技术支撑;以有线或无线网络及各种终端设备为路径;以包括学生在内的全体“微”民为对象,从而进行便利、高效、低成本的运动技能学习时代。这种“微”学习不受时空限制,简化到只要一部手机、一个人,就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

从单个运动技术层面来讲,运动技能学习的“微”时代还可以体现在对某个技术环节、重点、难点的精细化、针对性的视频网络传授。一项运动技术包括多个环节,例如垒球击球技术包括:判断、引棒伸踏、挥击、随挥四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动作是连贯的但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如果一下子全都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较难记住,动作容易出现许多错误。学生的击球技术学习将面临较大困难。教师在制作微课时可以将击球分解成3-4个微课,呈现到学生面前,这样学生学习压力会下降许多。

3 “微”时代对学生运动技能的影响

就像微博、微信标志着“微”时代的到来一样,体育技能的微视频、微课及其网络传播是运动技能学习“微”时代到来标志。体育技能微视频、微课目前已被众多的体育在线开放课程作为主要内容推广给学生,学生可以随时、有选择的观看所需内容。学生的运动技能学习正在从课中延续到课前、课后。“微”时代对学生运动技能必然产生深远的影响。

3.1 微课对学生学习运动技能的心理促进作用

从目前的运动心理学研究成果来看,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是一个伴随着学习者的心理和外在行为缓慢变化的过程。运动心理学理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行为主义理论,该理论强调外在行为的强化作用。认为技能学习者被其行为结果所强化。如果学习者的某些动作产生积极的后果,也就是学习者在学习运动技能时出现了几次正确动作,那么这些动作就会被强化,并被逐渐的内化为个人行为的一部分[4]。在这过程中正确动作的不断再现,在练习者相应的中枢神经系统进行编码、矫正,就显得尤为重要。体育技能微课的使用恰巧能满足这一需求,练习者可以一边练习一边观看视频,不断的参考模仿正确动作,进而促进练习者运动技能的掌握。正确动作的不断再现是传统的体育课堂无法实现的。

运动心理学的另一种理论是认知理论体系,强调学习者主要通过内在的理解因素习得技能。理解的过程主要依靠学习者的视听系统对各种信息进行筛选加工,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进行编码、调整,并经过不断的强化练习,最后存储所学技能[5]。在这一过程中视听系统对信息的加工过程显得尤为重要,要不断的筛选强化正确动作技能的信息,排除干扰因素。在这一加工过程中视觉系统占到85%,起到关键的作用[6]。体育微课的呈现方式设计强调艺术美感,具有很强的可视性。这种媒体信息可以带给视觉系统强烈的刺激,进而调整学习者的注意力,使其学习状态能够变得更加的积极主动[7]。

由此看来体育技能微课的使用对学生学习运动技能的心理具有促进作用。无论是行为主义理论,还是认知理论,微课在这两个理论体系中均可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掌握运动技能。

3.2 “微”时代促进学生运动技能学习交流

“微”时代,只要有一部带拍摄功能的4G手机,那么学生就变成“人人皆为通讯社”。微信“朋友圈”、QQ群等,就是一个个小的微社群、学生自己可以及时的、随时随地的咨询、展示、交流其运动技能的学习心得,甚至是其运动视频。体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在线和学生交流,指导学生的技能学习,将课堂延伸到网络,实现课前、课中、课后的无缝对接。最终体育教师实现有效的运动技能传授,促进了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目的的全面达成。

4 垒球微课设计制作的实践案例分析

基于对微课作用积极意义的认识,笔者围绕垒球击球教学展开实证研究。旨在通过这一实践检验其在学生运动技能掌握过程中到底能够发挥多大作用,研究这一新型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契合度。

4.1 “击球”微课脚本设计

依据运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笔者主要围绕正确动作的示范,图文并茂、动态的画面艺术设计,并遵循认知规律设计出“击球”微课的脚本如表2。

4.2 “击球”微课的实施与分析

按照脚本,笔者拍摄了一部13分34秒的“击球”微课,并将其应用到两个平行班中的一个班级。两个班级是:1606建筑工程、1607建筑工程,两个班人数都是38人,男生34人,女生4人。实验中针对7班,建立QQ群,并将“击球”微课视频传到群文件,并通过发红包、体育参与分数加分等手段引导每个人都能认真观看视频。视频上传让学生观看后进行跟踪问卷调查显示:1607建筑工程班的学生在学习兴趣、畏难情绪、学习认知等方面产生积极变化,有利于促进击球技能的学习。

问卷调查发现实验班1607班的同学只有8人认为击球技术难或者较难,而且一半是女生,占到班级总人数的21.05%;而1606班的全班同学认为,要想拿一根细细的棒子击中一颗15米以外飞来的球是有难度的。经过微课的学习1607班的大部分同学认为击球不难学,树立了学习信心,达到27人,占全班71.05%。如图一。

表2 “击球”微课的脚本设计

图一 “击球”微课学习前后学习者对学习难易程度的反馈

经过微课的学习,1607班的全班同学对击球比较感兴趣,而6班同学有20人对垒球击球不感兴趣,占到全班人数的52.63%,只有18人对击球有点兴趣,占全班人数的47.37%。分析认为击球的微课艺术设计,呈现出人体的柔韧、力量美,再加上击球动作本身就比较酷,观看过视频的同学对击球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对其动作环节也有了初步了解,所以1607班的绝大部分同学对垒球击球表现出浓厚兴趣。如图二。

图二 “击球”微课学习前后学生对击球技术的兴趣调查

在后期的教学中,“击球”微课视频的的辅助作用也很明显,在课堂中,投手投十个好球,1607班的同学有50%以上的同学能击中5个以上,而1606班的只有不到20%。可见击球“击球”微课对技术动作的分解与示范起到很重要的辅助作用。

5 微课与传统教学训练模式的关系

目前微课教学发展迅猛,各级、各类学校都在关注或者大力发展在线资源库,给人一种将来的教育中教师的角色似乎可以由微课替代的的发展趋势。这种观点是一种对教育的一种误解,或单一性认识导致的。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与技能的灌输,不是工厂生产产品,它是学校教书育人的主要途径。传统课堂对学生的礼仪规范,教师的为人师表对学生的感染,实践性的素质拓展,课堂师生的互动等等,微课是不具备的。微课只能是传统课堂的有益补充,使用恰当可以收到事半功倍效果,成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

6 结论

实践证明“微课”的确是一种高效、便利的教学新技术。它能降低学生的学习畏难情绪,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运动技能的掌握。 “微时代”的发展带来教育技术的不断升级,教育手段方法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这要求广大体育教师顺时顺势的加入到教学方法改进的大潮流中。把握好“微时代”的大众、交互、及时、移动的特性,了解微课对学生运动技能学习心理、技能交流与展示等方面的辅助作用,促进体育运动技能“微”教育的发展,形成高效的运动技能教育新模式。

[1] 林群. 理性面对传播的“微时代” [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3).

[2] 李开复.微博:改变一切[M].上海:上海财经出版社.2011.

[3] 付晚晚. MOOC在羽毛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2016,(5).

[4] 祝蓓里,季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

[5] 张力为,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5.

[6] 王珏.微课设计与制作[OL/EB].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htkl.

[7] 王珏.微课设计与制作[OL/EB].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htkl.

[8]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TheInfluenceof“MicroEra”onStudentsExerciseSkills——A Case Study on Softball

Ren Jun, Zhang Huifa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treaming media, portable mobile terminals, and 4G network technology, all social activities enter into a “micro” era connected by internet. PE and training are the main part of school sport activities, with the core of realizing education, culture inheritance and quality extension by skills teaching. Taking softball hitting skills as the example,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conjunction between the new teaching form——“micro class” and traditional classroom skill teaching, and also conclud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hanges of the “micro era”, as well as its influence on students’ skill learning.

micro era; exercise skills; softball

G807

A

1005-0256(2017)12-0030-3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7.12.013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重点课题(项目编号:T-b/2015/003)

任军,江苏扬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扬州 225127

Yangzhou Polytechnic College, Yangzhou 225127, Jiangsu, China.

猜你喜欢
垒球微时代技能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原地侧向投掷垒球》教学设计
拼技能,享丰收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
扔垒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