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有的焦虑,都来自对孩子过高的期许

2017-12-14 11:41Amy王樱
女友·家园 2017年11期
关键词:园艺师鸡血小儿子

Amy++王樱

我们对待儿女的方式,决定了儿女今后会如何对待我们。

有媒体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中国家长都有“养娃焦虑症”。

孩子小的时候,焦虑娃走路太晚、说话太迟、吃饭挑食、便便不完美、睡眠不规律……

孩子学龄后,焦虑娃兴趣班上太少、技能不足、英语学得慢……

孩子进入青春期,焦虑孩子是否学坏、是否早恋、要不要送出国深造……

总之,中国家长有无数个理由为了孩子焦虑,所以,身边到处都有鸡血妈妈,为了孩子的所谓前程,每天打足了鸡血,排满了时间表,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孩子有个光明的未来。

这种情况,在大城市体现得尤为明显,因为大城市聚集了全国各地的人才,优秀的父母尤其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平庸,而无比惨烈的竞争环境,也不允许孩子平庸。

可是,你想过没有,我们拼尽全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人尖儿,是为什么?

只因我们怕孩子的竞争力不够强,今后找不到个好工作,挣不到足够多的钱,这样,他就买不起好房好车,找不到身份匹配的好对象,没法拥有好生活,如此,他就会过得不幸福。

可你有没有想过,对于现在的大多数家庭来说,拥有一两套房子并不是难事(拥有三五套的也不少),若只有一两个孩子,那父母的积蓄也足够孩子过上不错的生活。毕竟,他们不再像我们自己或者我们的父母辈般,一切从零开始。

所以,哪怕我们什么也不做,只要保证孩子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灵,孩子也不至于太差!那我们之前的一切焦虑来自哪里?

来自对育儿目标的不明确,来自和身边人的盲目攀比,来自我们自己不想承认的虚荣心。

我们不能接受别的孩子吃的奶粉比自家娃的贵,不能接受别的孩子的玩具比自家娃多,不能接受别的孩子上得起高价早教班而自家娃没上,不能接受别的孩子上了5个兴趣班而自家就上3个,不能接受别的孩子年纪小小就出国寄宿求学而自家没有门路……

我们关注的,早已不是我们的孩子想要什么,而是我们自己想用孩子来证明什么。

想起了一个故事:一对中国教授夫妇来到一对美国教授夫妇家里做客,美国教授夫妇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年轻的副教授,小儿子则是个园艺师。于是中国夫妇对美国夫妇的大儿子赞不绝口,觉得他年纪轻轻便取得了那么高的学术成就真了不起。美国夫妇觉得很奇怪,他们问中国夫妇,你们为什么不夸夸我的小儿子,我的小儿子做着他自己喜欢的事,而且他园艺的确也做得很棒。

这简直是中国家长的缩影。

——假如我们的孩子没有考上我们理想中的重点大学、进到我们认为的好单位工作,却成为了一位发型师、园艺师、动物饲养员、美甲师,我们的世界就垮了吗?

并没有。

垮的大概是我们的脸面。孩子的人生,并没有因此就坠入深渊啊。

我当然希望我们人人都有一个天才的孩子,冰雪聪明,学业路上一路凯歌。

只可惜,天才毕竟是少数。绝大部分孩子,真的只是普通人。那又怎样呢?

我们的孩子或许最终只找到一个平凡的工作,过着平凡的人生,但是父母家人的爱,给了他健全的人格,阳光的性格,于是他找到了善良的伴侣,度过了平凡却幸福的一生。

如果,一切都正是如此,我们难道就不该为我们的孩子骄傲?

他多么优秀,平凡却优秀。因为他懂得在人生路上徐行,欣赏这周遭风景,做自己喜欢的事,爱自己爱的人。生活固然有艰辛,可他内心强大,也具备让自己幸福平静的能力。

而有的富豪,也未必有我们的孩子过得如此心满意足呢。这就够了啊。

生儿育女,勿忘初心。

他四肢健全、平安喜乐,就是他初为人时父母的初心。

我们的儿女来到这个世界,绝不是为了来让我们焦虑的。

他们只是来陪我们走一段人生路,然后再走向自己该去的方向,并不为我们左右。

我们为人父母,尽职尽责,尊重儿女,为他们指引人生的方向,帮他们成为一个懂得享受生活、享受工作、能自己把握人生的人,这就够了。成龙成凤,何必强求。

而我们自己,无论在精力还是物质上,量力而行,享受和孩子相處的短暂时光就好。毕竟,我们也有自己的人生,孩子并不是我们的唯一。

猜你喜欢
园艺师鸡血小儿子
修剪自己的园艺师
小小园艺师
山鸡舞镜
龙胜鸡血玉博物馆典藏
龙胜鸡血玉博物馆典藏
龙胜鸡血玉博物馆
“打鸡血”的由来
绿巨人花园里的园艺师
爷仨钓王八
没收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