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锚在“世越号”打捞中的应用

2017-12-15 08:57陈世海王伟平
世界海运 2017年9期
关键词:世越号船首拉力

杨 鹏 陈世海 蒋 岩 王伟平

重力锚在“世越号”打捞中的应用

杨 鹏 陈世海 蒋 岩 王伟平

2017年3月22日,沉没1 077天的“世越号”在上海打捞局590天的紧张施工下缓缓浮出水面,一时举世瞩目。以侧卧的姿态从44米深水中整体打捞重达万吨的沉船被称为世界打捞史上的奇迹。由于“世越号”打捞现场海底泥质坚硬,普通的抓力锚很难提供上百吨的锚抓力,因此根据实际海底地质情况和理论计算,我们设计了钢筋混凝土重力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该重力锚提供了200吨以上的锚抓力,为“世越号”打捞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很好的助力。

重力锚;碎石海底;“世越号”;打捞

一、概述

2014年4月16日,韩国载有476人的“世越号”客轮在全罗南道珍岛郡海域发生浸水事故后沉没。该事故造成295人死亡,142人受伤,9人下落不明。“世越号”船长145米,宽22米,沉船重量约8 000吨。

为寻找遇难者遗骸并调查客轮沉没原因,2015年4月22日,韩国政府决定打捞“世越号”。通过激烈的国际竞标,上海打捞局和韩国海洋工程公司在全球25家顶级打捞公司组成的7个联合体竞标中凭借钢梁托底这一人性化设计方案脱颖而出。根据设计方案穿引首部的18根钢梁需要通过浮吊船将船首吊起10米左右,为保证船首起吊过程中的稳定性,使难船在吊起的过程中不被流吹动,根据设计方案,船首两侧远端各设置了一个能够提供200吨拉力的系固点。在正式施工之前,我们对安放重力锚区域的地基进行了岩土勘察,根据岩土勘察结论,重力锚区域海底表层1.9~2.3米的厚度为直径20~50毫米的碎石和沙土;第二层为砾质黏性土和沙质黏性土,若以此层作为基础持力层,在这种底质的海底,普通的抓力锚很难提供大抓力。为此,需要设计一个能够在这种沙石地质海底提供200吨以上抓力的锚。根据实际情况,项目组决定采用设计建造重力锚形式的锚定块来固定船首。在重力锚建造完毕之后、使用之前还须进行拉力试验以确保其满足要求。吊船首重力锚安装布置图如图1所示。

二、受力分析

根据海底地质勘探报告,我们采用现场施工主作业船舶“大力号”的150吨蛤式抓斗在海底抓取深坑。为了尽量获得大的锚抓力,坑越深越好。抓坑时,海底表层2米内的泥沙可以轻松挖出,2米以下的泥质是一种坚硬的砾泥层,抓斗的抓齿无法嵌入海底泥层抓出深坑。因此,根据现实情况,重力锚的有效埋入深度最大取为2米。根据现行的锚碇设计准则[1]:锚碇在载荷作用下不发生沉降、滑移和转动。根据反复的设计和优化,重力锚的最终方案如图2所示。

重力锚在海底的受力情况如图3所示。计算主要考虑重力锚受到的主动土压力Ea、被动土压力Ep、摩擦力f、重力G以及外部拉力T。

根据库仑土压力理论[2],主动土压力的最大值计算公式为

图1 吊船首重力锚安装布置图

图2 重力锚设计图

图3 重力锚受力分析

其中,Ka为库仑主动土压力系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被动土压力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Kp为库仑被动土压力系数,其计算公式如下:上述两式中:γ为土的重度,取10.7 kN/m3;H为锚埋入土中的高度,计算主动土压力时取2 m,计算被动土压力时取3 m;ε为锚被动面与竖直面的夹角,取30°;ψ为内摩擦角,取25°;δ为外摩擦角,取 13°;β为土坡角度,取0°。

锚抓力计算:锚能提供的锚抓力F为

F=PpH-Pa+f

其中:PpH= Eplcos(ε-δ);Pa=Eal;f=μ[G+Epl sin(ε-δ)]

计算出F=1 181 kN,即单个重力锚能够提供120 t锚抓力。由于回复力矩明显大于翻转力矩,经过校核重力锚不会在拖动中翻转。

三、拉力试验

在理论计算结束后,为了检验重力锚的性能,在“世越号”打捞现场进行了重力锚拉力试验。重力锚安装之前需在布放重力锚的区域除去海底表层2米左右的碎石和沙土,之后将重力锚放入坑中。使用“大力号”的大抓斗,在海底重力锚布放的区域内抓出2米左右深的一片区域作为重力锚试验区。将重力锚与多功能浮吊船“聚力号”锚绞车连接。重力锚布放到设计的坑中以后,“聚力号”开动两个主推进器加车。图4为重力锚拖拉试验图。

图4 重力锚拖拉试验

两个主推进器逐渐加车至锚钢丝拉力70吨,然后增加两个伸缩桨推力至60%,使最大拉力增至93吨。整个过程中,重力锚没有产生任何位移。之后“聚力号”继续加车至90%,使总拉力增大到150吨,重力锚发生4~5米滑动。继续增加拉力至171吨时,重力锚又发生5米位移。之后继续增大拉力至215吨并保持半小时,重力锚没有明显位移。重力锚在运动了11米后,在拉力增大到215吨时稳定下来,据此可以认为重力锚在坑内初始位置可承受不小于150吨的拉力,稳定后可承受不小于215吨的拉力。图5为通过MS1 000声呐扫测的海底重力锚试验前后位置比较情况。

图5 试验前(左)后(右)水泥块位置比较

通过试验可知,重力锚在受力150吨时,锚出现走锚滑动,此时受力大于实际设计的120吨。在走锚11米之后,重力锚能够提供215吨以上的锚抓力,说明该重力锚在设计区域的锚抓力大于设计值,设计方案是成功的。

为了保持一定的安全系数,重力锚在实际使用时采用如图6所示的双锚并联的方式,确保在“世越号”吊船头过程中重力锚能够提供200吨以上的锚抓力,从而确保项目的施工安全和顺利进行。

图6 重力锚并联形式

四、总结

钢筋混凝土式的重力锚制作方便,安全可靠,其提供的锚抓力可以随着挖坑深度的增加而提高,在海洋工程施工中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本次“世越号”打捞工程中,重力锚除了在吊船首过程中为稳定抬起的船首提供较大抓力外,在最后难船起浮过程中,其作为抬浮驳的锚固点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根据海洋工程设计手册[3]的建议,对于这种坚硬的冻胀砾泥层,当传统蛤式抓头无法抓取时,可对抓斗进行改进:一是改进抓斗闭合绳对于抓齿有效重量减少的影响,安装闭合油缸系统;二是在抓斗上增加重型振动器,从而助力抓齿插入泥中。 通过本次打捞工程中的有效应用,检验了埋入式重力锚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1]周梦波.悬索桥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2]陈国兴,樊良本,陈甦.土质学与土力学[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3]陈刚.海洋工程设计手册:海上施工分册[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10.16176/j.cnki.21-1284.2017.09.002

杨鹏(1987—),男,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技术开发中心,工程师,硕士。

陈世海(1972—),男,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技术开发中心,总经理,高级工程师,硕士。

蒋岩(1962—),男,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副局长,“世越号”打捞工程项目经理,硕士,正高。

王伟平(1960—),男,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工程船队书记,“世越号”打捞工程施工总监,高级工程师,硕士。

猜你喜欢
世越号船首拉力
基于CFD的不同船首倾角船体阻力特性仿真研究
基于CFD的螺旋桨拉力确定方法
自不量力
新一代40 万吨矿砂船首制船顺利出坞
跟踪导练(三)(3)
等动拉力和重力拉力蝶泳划臂动作生物力学分析
船首形状对船-冰碰撞性能的影响研究
全球首艘风力渡轮投入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