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与人》考察对自我利益关心的时间上的合理态度

2017-12-18 14:22张梁
魅力中国 2017年47期

摘 要:帕菲特在《理与人》中,批驳了在自我利益的关心方面主张时间上中性的自利论,而支持当前目标论的批判论的版本CP。但实际上,某个时刻的一个单一的人与在另一个时刻的他自己的关系在那些相干的方面在某些情况下,根本性的不同于人们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愿望性利益 当前目标论 自利论 时间中性 个人同一性

前言

人在时间之中流变,同一个人在不同时刻的利益诉求可能是相冲突的。假设你在5年前有着强烈的愿望理想去从事某项事业a,但最近5年的挫败使你逐渐淡忘并一度放弃了该愿望。现在你面临2项选择:一是永远放弃a而选择薪水丰厚稳定的某职业b,二是把握一偶然的机会再去尝试a。此时你是应该以时过境迁为理由而像社会上大多人一样选择b,还是坚持勿忘初心再尝试a?这个问题牵涉的是对过去或未来的愿望性利益的关心。而有些对过去或未来的利益的关心则是非愿望性的。比如是选择把钱现在用掉还是存点以后用之类的问题。这两种问题可以被归为一类:对自我利益关心的时间上的合理态度。

不同理论对于这类问题给出了不同的解答。自利论(S,即Self-interest theory)主张时间中性,对个体过去、现在、将来的利益给予同等的权重,并且不直接考虑他人的利益。自利论给每个人设立的目标是:对他自己来说结果要最好,而且会使他的生活过得对他自己而言尽可能最好。其中心主张是,人人都有一个至高无上的合理的终极目标:使自己的生活过得对自己而言尽可能的好。

道德理论(Morality)则认为,人应该在行动中同等的直接的考虑他人的利益,否则就是违反道德的。其代表流派有功利主义。

当前目标论P(Present-aim theory)跟自利论一样,只考虑个体自身。与之不同的是,前者认为我們只应当给予当前利益以权重,而不管过去或将来。帕菲特描述过P的三种版本。“其一是工具论(缩写为IP)。这一理论主张:我们每个人最有理由做的是最好地实现其当前愿望的任何事。” 工具论更强调实然而非应然,“正如其名所蕴含的,它完全关注手段的选择。它并不批判行动者的目的——他所抱有的愿望是什么。” 第二种为审慎论(缩写为DP)。“这一理论主张:我们每个人最有理由做的,不是能够最好地达到他实际上想要的东西的事,而是,在行动的时候如果他已经经历“理想的审慎”过程——如果他知道相关的事实,思考清楚,而且不受歪曲的影响——能够最好地达到他本会要的东西的事。” P的第三个版本为帕菲特所赞同的批判性的当前目标论(缩写为CP)。“这一理论主张,某些愿望是内在的非理性的,并不为行动提供好的理由。CP还可能主张,某些愿望是合理地要求的。按照这第二个主张,如果某人并不具有这些愿望的话,他就会是非理性的。” 同理,自利论和道德理论也有这三个版本。

帕菲特在《理与人》中对自我利益关心的时间上的合理态度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论证。

一、对过去或未来的非愿望性利益的关心

对个体而言,实现愿望是对自己有利的。所以利益就包括了愿望性利益和非愿望性利益。对于后者的关心,我们多数人认为要考虑过去或未来的利益,只是考虑的程度上不同人之间会有争议。而牵涉到前者的时候,争议更多的是聚集在要么考虑,要么完全不考虑过去或未来的愿望。接下来我们考察相对于现在,对未来和过去的非愿望性利益较少或较不关心的两种观点。

1、重近者是非理性的吗?

边沁主张,在决定任何未来快乐之价值的时候,我们应当考虑我们将多快享受到它。C.I.刘易斯提出,这可能一直在模糊地提示着“较近的快乐一般说来更加明确。” 刘易斯认为边沁的原则只是在实践层面告诉我们如何更大概率地得到更多的福祉,该原则过于非理性。帕菲特将边沁的这一态度称之为近期偏向。他接下来也介绍了近期偏向所招致的批判。比如“人们有时有这样的主张,那就是,这个偏向总是由想象力的某种失败或者某种虚假的信念所导致...想象更遥远的未来中的痛苦的时候...不那么栩栩如生,或者错乱地认为...较不实在或较少充满痛苦...自从柏拉图作此主张以来...”但帕菲特认为该批判只是为近期偏向提供了部分而非全部解释。

他引入了一种思想实验:“在一个实验中,某人必须就其是否为了某种快乐之故而忍受某种痛苦做出决定。这个人知道,一旦他做出这个决定,他将吞服诱发他忘记这个决定的一种药丸。这使快乐或痛苦的预想成为不相关的。这个人还知道,直到他做出决定的那一刻之前,我们才告诉他这个痛苦和快乐的时间选择(timing)。我们仔细地描述了两种经验会包含的东西。所以这个人完全可以知情地做出决定,他可以尽其所能,栩栩如生地想象忍受这个痛苦和享受这个快乐会是什么样子。” 在尽可能地排除被实验者的非理性因素后,帕菲特认为,如果我们告诉他,这个痛苦即刻到来,而该快乐将会延期一年,那他“具有不选择两者中的任何一个的温和倾向” 然后我们又告诉他我们搞错了,快乐痛苦的时间顺序对调。帕菲特“认为很有可能的是,这个人的优先选择现在会出现变化” 在此,帕菲特试图通过排除原本就拥有近期偏向的个体作选择时的非理性因素,认为个体在此时仍然会拥有近期偏向,来论证近期偏向并非非理性的。依据同样的方法,帕菲特也可以论证远期偏向者(即与近期偏向者相反)并非非理性的。 但实际上,帕菲特并没有充分的理由来证明那个人会做出这样的选择。该思想实验更像是在循环论证。

帕菲特将那些在知道有关事实、思虑清楚的时候还选择近期偏向的人称之为重近者。“重近者经常审慎地推迟那些痛苦,以预见到它们变得更糟为代价。” 在这些情况下,他是在做明知对他未来的自己来说更糟的事。所以S论者可能会说:“当他身受这个后果的偏向之苦的时候,他必定为具有该偏向而感到后悔。”

2、过去的非愿望性利益不重要吗?

对近期的偏向不是我们相对于时间的唯一偏向,我们还偏向未来。也就是说,我们更多地考虑未来而非过去的非愿望性利益。那这一倾向是非理性的吗?非愿望性利益最主要指的就是痛苦与快乐。为简便起见 。

3、个人同一性与关系R

在上文中,我们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是:某个时刻的一个单一的人与在另一个时刻的他自己的关系在那些相干的方面是否可能在某些情况下,根本性的不同于人们之间的关系。

这个问题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有些哲学家通过对个人同一性的研究,发现某个时刻的一个单一的人与在另一个时刻的他自己所包含的心理内容和物理内容都是不同的。那么这样一来,不同时刻的我是否能够被称作同一个人呢?对这一问题作出回答时,我们不会感到迷惘,“是因为即使没有对这个问题给出答案,我们还是能够知道所发生的一切。如果对某个问题而言此点成立,则我称此问题为空洞(empty)问题。” 按照帕菲特的观点,对于此类空洞的问题的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对其赋予答案时,答案背后的依据。

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下结论说过去或未来的非愿望性利益也非常重要。我们否定了当前目标论P。如果我们把他人的利益同自身的利益置于同等地位,就得出时间中性论。如果采用自利论,就得出近似于时间中性的结论。其近似程度取决于不同时刻的“我”的个人同一性和心理关系R。

二、对过去或未来的愿望性利益的关心

笔者在此主要论述那些取决于价值判断或者理想的那些(过去或将来的)非手段性愿望是否应该被赋予权重。因为只有这类愿望在其持续性方面才可能是不暗含有条件的。所谓的“暗含有条件的”,比如我希望如果明天天晴,我就出去游玩。这里的“条件”就是明天天晴。要是明天下雨,而且已经过了明天,那我这个愿望就可以合理的被忽略。而“不暗含有条件的”,就好比帕菲特在火车上遇到一个欣赏的陌生人,强烈的希望对方实现理想。尽管帕菲特知道彼此可能永远不再相见,但他仍然强烈地希望对方成功。而如果一愿望只是纯粹手段性的,那它就不会有独立的重要性,应该合理的被忽略。

1、过去的愿望

有关在其持续性方面不暗含有条件的愿望的例子,很容易想到的是遗愿。但它涉及到的是个体停止存在,而我们在此要讨论的是对于个体过去、现在、将来的愿望重要性之间的对比。因此,我们的讨论进一步被限定在关于活着的人。

帕菲特在否定过去愿望的重要性的时候,引入了这样的一个事例:“假设,五十年来我致力于保全威尼斯,而且定期向威尼斯保护基金会捐钱。在这整个五十年间,我最强烈的两大愿望就是威尼斯得到保全和我成为保全它的人之一。这些愿望在其持续性方面并不是有条件的。我想要...即便我后来不再具有这些愿望...其次假设我不再具有这些愿望...因为...我不再关心该城的命运。我仍然有理由向该基金会捐款吗?” 假设S论者主张,如果过去的愿望足够强烈,持续时间足够长,那它在重要性上优先于当下的愿望。帕菲特认为这会导致如下的结论:“我现在和未来的那些愿望合起来,其重要性也会比五十年来我两个最为强烈的愿望要小” )该结论令人尴尬。不过当我们赋予过去的愿望以重要性的时候,其重要性一定等于强度乘以持续时间吗?笔者同意我们不能仅仅因为过去的愿望曾经存在就赋予它当下的重要性,但其重要性的计算方式不会如此简单粗暴。

我们在此讨论过去的愿望是否重要,其蕴含的前提假设是:过去的那个愿望并不被现在所拥有。该转变的原因无非有三种:

(1).现在的判断否定过去的判断,思维方式的审慎的改变。

(2).过去被淡忘。

(3).由于新的记忆的增加造成价值观中非理性的成分的改变。

笔者认为,只有第一和第三种情况才是合理的。此时我們应该采用当前目标论,以当前的愿望作为优先选择而不考虑过去的愿望。

所以我们可以下结论说,在考虑对过去的愿望是否赋予重要性的时候,我们需要勿忘初心。

2、将来的愿望

同样,我们在此讨论将来的愿望是否重要,其蕴含的前提假设是:将来的那个愿望并不被现在所拥有。我们可以对过去的愿望的重要性进行评估,但如何考虑将来的愿望呢?毕竟将来还未发生。我们可以预测。

三、结语

在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自我利益关心的时间上的态度这个问题上,帕菲特认为应该遵循当前目标论。而笔者通过对愿望性利益和非愿望性利益区分,得出了与之不完全相同的结论。

参考文献

[1][英]德里克·帕菲特.理与人[M].王新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注释

[1][英]德里克·帕菲特.理与人[M].王新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5.

[2]同上,169.

[3]同上,170.

[4]同上,170.

[5]同上,171.

[6]同上,231.

[7]同上,234.

[8]同上,235.

[9]同上,235.

[10]同上,236.

[11]同上,309.

[12]同上,221.

[13]同上,221-222.

作者简介

张梁,男,汉族,江西吉安人。华南师范大学伦理学系2015级硕士生,

中图分类号:B018 价值论,研究方向:帕菲特道德哲学与功利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