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2017-12-19 21:54李丽菲
创新科技 2017年8期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互联网金融融资

李丽菲

[摘 要]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互联网金融为化解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提供了新思路,弥补了传统金融的低效和“长尾效应”,但同时存在着风险与不确定性。在未来,应该通过强化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构建高效金融体系、加强互联网征信体系建设等措施,以互联网金融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关键词] 科技型中小企业;互联网金融;融资

[中图分类号] F2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037(2017)8-58-3

Research on Easing the Financing Problem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oriented Mid- and Small-scale Enterprises by Internet Finance

Li Lifei

(Henan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Zhengzhou Henan 450000)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cloud computing and big data and othe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ternet finance provides a new way to resolve the financing difficult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oriented mid- and small-scale enterprises, and makes up the inefficiency and "long tail efficiency" of the traditional finance. But risks and uncertainties also exist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future,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Internet financial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build highly efficient financial system,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et credit system and take other measures, and alleviate the financing need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oriented mid- and small-scale enterprises by Internet finance,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oriented mid- and small-scale enterprises.

Key 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oriented mid- and small-scale enterprises; Internet finance; financing

科技型中小企業已经成为最活跃的技术创新主力军,在推动科技进步、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信息不对称、技术创新的高风险性、收益的不确定性等,长久以来高度的融资约束成为制约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难题。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尤其是“互联网+”行动启动以来,以余额宝、阿里贷、宜信为代表的网络借贷平台相继崛起,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传统金融市场的补充,这为化解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提供了新思路。

1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模式主要有内源融资、直接融资(发行股票、债券等)、间接融资(银行借贷、民间借贷等)等方式。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规模较小、轻资产、未来收益不确定的特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内源融资能力普遍不强。同时,我国证券市场门槛较高,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在公开市场发行证券实现直接融资也难以实现。

1.1 科技型中小企业特性

一方面,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经营范围主要为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与转化,具有资本密集属性,对实体资源的依赖较小,而对资金的吸纳率极高,这决定了其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不同的发展阶段都对资本有较高需求量,且呈阶梯式几何增长,据粗略估计,科技型企业从技术研发到中试再到市场化,其资金需求比例最少为1:10:1000[1]。另一方面,由于具有轻资产的特征,在存在资金缺口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中,有80%的企业是不具备融资基础的,尤其是创业初期,内部筹资达到76.3%,外部融资也主要依靠银行贷款。事实上有数据显示,我国大型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的可能性为100%,中型企业中也有九成可以获得贷款,而小型企业却不足两成。因为缺乏资金支持,企业的技术成果转化率仅为一成左右,技术进步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

1.2 信息不对称

当前,我国经济领域存在着两个矛盾的现象:一是民间闲散资金多,却没有房市、股市以外的合适投资渠道;二是中小企业需要大量资金,却没有融资渠道,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与资金供给方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2]。一方面,企业的基本信息存在着不对称。科技型中小企业往往规模较小,建设期短,信息不完善,使其在信用等级、人力资源信息、财务状况、资产价值都存在着信息不透明,金融机构无法准确获得企业信息。另一方面,投资的项目信息存在着不对称。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的项目往往都是专业性较强的高科技项目,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存在着技术壁垒,对于项目的可行性、市场前景、发展潜力无法预估,资金供给方处于信息劣势地位。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获得融资后,可能会为了高利润而从事风险较高的项目,经营状况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出于审慎性原则,金融机构往往难以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endprint

1.3 我国金融市场不成熟

一方面,成熟的多层次资本年市场应当能够同时为大、中、小型企业提供融资平台及融资服务。但目前,在“二八法则”利益驱动下,出于成本和风险的考虑,我国资本市场普遍将资源集中在国有企业和规模以上的企业,在服务弱势群体方面明显不足,对中小企业等“尾部”业务扶植力度欠缺,具有明显的“长尾效应”[3]。另一方面,虽然我国资本市场经过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雏形,但目前资本市场门槛相对较高,市场运作效率相对较低,缺乏价值投资导向,退出机制不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进入后缺少获得风险投资的通道,部分有资质公开IPO的科技型企业在资本市场也缺乏足够稳定的资金支持。股票上市和公司债券等模式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目前是无法企及的。

2 互联网金融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效应分析

互联网金融借助互联网平台、渠道、数据,能够有效降低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在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已经成为我国金融市场的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

2.1 互联网金融

目前比较适合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主要有P2P网络借贷、大众筹资融资等。P2P网络借贷,借助互联网平台优势,交易成本较低,效率较高,是目前最活跃、规模最大的网络融资模式,比较适用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特点。随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的落地,监管政策及配套措施相继推出,网络借贷平台开始全面整改,向着更加良性的方向发展。2016年網络借贷平台减少到2 448家,成交量达到了20 638.72亿元,与2015年相比,增长了110%,说明了P2P网络借贷逐步规范,受到越来越多投资人的青睐。大众筹资是指一群人为某个人、项目或者公司进行募资,以帮助其进行正常生活、生产经营、创新等活动。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国正常运营众筹平台有427家,较2015年增长50.88%,共成功筹资224.78亿元,发展势头良好。在427家众筹平台中,奖励众筹平台有222家,是数量最多的平台,其中,在奖励类细分领域中,科技楼众筹是最重要的领域,2016年成功筹资41.57亿元,较2015年增长了67.22%。

2.2 互联网金融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积极效应

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具有信息技术的效率优势和互联网的普惠优势。凭借其先天优势,互联网金融普遍具有门槛低、效率高、手续简单等优势,以更加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满足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实现了社会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扩展了传统银行业务范围。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具有去中介化带来的成本优势。相比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能够充分利用大数据、网络平台综合分析双方的个人信息、还款情况、需求紧迫性等,实现资金供需方的直接对接,从而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匹配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为科技型中小企降低搜寻和签约成本,从而降低融资成本。再者,信息透明是互联网的一大特征,也是互联网金融的天然属性,这对于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具有极大优势。互联网金融的这些优势缓解了科技型中小企业与现行金融体系不匹配的问题,为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开创了新格局。

2.3 互联网金融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风险分析

伴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高速发展,新的风险特点也随之存在。相比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风险更为复杂,主要来源于两点:一是金融行业本身的高风险特征,二是互联网放大的金融风险,并且风险具有衍生性,传染性更强、扩散速度更快、涉及范围更广,一旦出现问题,就容易产生系统性强,甚至是难以控制的局面。这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也是巨大的挑战。

2.3.1 互联网金融风险类型。第一,信用风险。目前我国征信体系是由央行主导的,互联网金融机构无法掌握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数据,而互联网对传统融资程序的压缩以及互联网的关联性和虚拟性更是进一步加剧了信用风险。2016年停业或者问题平台达到1 741家,对投资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第二,政策性风险。目前我国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行业发展还未形成统一标准,准入门槛、行业标准、监管细则都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框架,长久处于“野蛮生长”的状态。由于管理不够规范,在高利润的诱惑下有些平台甚至从事高风险业务和非法集资等违法活动,以至于出现倒闭及跑路的现象。第三,网络风险。互联网金融是建立在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基础上的,需要具备专业的信用信息系统和性能稳定的硬件设施,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对数据规模和精确度也有较高要求,互联网金融对网络信息技术的依赖性使得信息安全成为新的挑战。

2.3.2 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难点。就风险识别而言,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一般具有较高的价格波动和杠杆率,信息披露不完整,导致风险类型更加复杂,难以实现全面评估,在出现问题的情况下监管机构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有效控制[4]。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涉及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担保企业等多个主体,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渗透和较叉,使得彼此间的风险系统关联性增强,一旦出现问题,会演化为系统性风险。就监管难度而言,一方面,创新与监管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互联网金融正是根植于监管制度灰色地带的创新活动,如果在发展初期监管过于严格,无疑会扼杀互联网金融创新的积极性,但放任其发展,也必然会造成金融市场秩序的混乱。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属于新兴行业,传统监管技术难以满足信息渠道高度发达环境下的监管要求,监管能力不足,同时相关法律法规正处于发展阶段,导致监管混乱或者重复监管的现象,效率比较低下。

3 对策建议

综上所述,互联网金融以其门槛低、效率高等先天优势,能够更好地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但由于互联网金融存在更为复杂的风险特征,其在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应从以下几点出发,进一步完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优化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创新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方式,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水平。endprint

3.1 强化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优化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互联网金融风险具有特殊性,因此,要在创新和监管中寻求平衡,创新监管方法与思路,切实实现监管全覆盖。第一,健全法律法规,明确监管主体。要进一步完善行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互联网金融不同平臺的经营边界,明确不同金融业态的监管主体,在监管与创新中完善监管协调机制。第二,要稳步推进互联网金融行业整合。互联网金融只有具备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才能实现更高的运营效率和更好的服务水平。因此,要充分发挥政府与行业协会的作用,整合一批管理不规范、信息披露不实、潜藏较大经营风险的平台,稳抓规范准入、引导重组、有序退出三个关键环节,完成互联网金融新一轮洗牌[5]。

3.2 构建高效金融体系,创新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方式

互联网金融填补了传统金融行业的不足,也倒逼其转型创新。一方面,要强化大数据价值挖掘能力,提升金融体系信息化。充分整合金融行业的已有数据,以此为基础,深挖海量社会化数据,形成统一的大数据平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便捷的融资渠道。另一方面,要树立互联网思维,形成服务型金融体系。借鉴互联网金融的普惠思想,站在用户的角度深挖用户需求,开发多元化的创新产品提供个性化服务,以网络技术简化传统业务操作流程,以互联网思维强化用户体验,以信息化实现传统金融行业精细化管理。

3.3 加强互联网征信体系建设,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水平

我国虽然已经建立健全了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为核心的信用体系,但在互联网金融交易方面仍存在覆盖面不足,不能适应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需要。因此,一方面,我国要加快互联网征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互联网交易中的各类交易主体进行采集、处理与评估,有效拓展征信体系的边界与深度。另一方面,针对部分互联网金融企业自建的互联网征信体系中标准不统一、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的现象,互联网企业应积极引入权威性的信用评级机构,制定信息采集行业标准,促进互联网金融机构之间的数据开放与共享,同时探索与人民银行征信体系的对接,稳步推进征信信息的归集统一。

参考文献:

[1] 张莹.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广东科技,2015(14):32-33.

[2] 李莉,吕晨,高洪利.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平台建设[J].中国流通经济,2015(12):99-105.

[3] 李莉,关宇航,顾春霞.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建设——基于“玻璃门”和“弹簧门”问题的对策探讨[J].中国流通经济,2013(11):84-89.

[4] 刘俊棋.互联网金融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研究[J].学术探索,2014(12):124-131.endprint

猜你喜欢
科技型中小企业互联网金融融资
9月重要融资事件
7月重要融资事件
科技型中小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驱动力研究
科技型中小企业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
5月重要融资事件
4件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