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乳腺B超和乳腺MRI检查评估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状态的准确性分析

2017-12-19 11:38杨传盛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31期
关键词:诊断B超乳腺

杨传盛

[摘要] 目的 研究乳腺癌疾病患者采用术前乳腺B超和乳腺MRI两种技术联合对腋窝淋巴结状态进行评估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诊治的术后经病理学证实为乳腺癌疾病的患者84例,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在术前采用乳腺B超技术对病情进行检查;研究组在术前采用乳腺B超和乳腺MRI技术联合对病情进行检查。对比两组研究对象乳腺癌疾病腋窝淋巴结状态术前检查结果与术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病情误诊和漏诊例数。 结果 研究组研究对象乳腺癌疾病腋窝淋巴结状态术前检查结果与术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达95.2%,高于对照组的73.8%,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病情误诊和漏诊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 在术前采用乳腺B超和乳腺MRI技术联合对乳腺癌疾病患者的腋窝淋巴结状态进行评估,可以有效提升病情诊断的准确率,防止误诊和漏诊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 术前;乳腺;B超;MRI;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诊断

[中图分类号] R737.9;R445.1;R44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7)31-0095-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value of preoperative breast B ultrasonography combined with breast MRI in the evaluation of the conditions of axillary lymph node in the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Methods A total of 84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and were pathologically confirmed after the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They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ization method, with the average of 42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breast B ultrasonography before surgery,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breast B ultrasonography combined with breast MRI before surgery for the examination of the disease conditions. The coincidence rate of the preoperative examination results and postoperative confirmation results of axillary lymph node conditions of the breast cancer, the number of misdiagnosis and the number of missed cas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coincidence rate of the preoperative examination results and postoperative confirmation results of axillary lymph node conditions of the breast cancer in the study subjects in the study group reached up to 95.2%, higher than that of 73.8%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the number of misdiagnosis and missed cases of study group were les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Breast B ultrasonography combined with breast MRI used before surgery in the evaluation of axillary lymph node conditions in the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disease diagnosis and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misdiagnosis and missed diagnosis.

[Key words] Preoperative; Breast; B ultrasonography; MRI; Breast cancer; Axillary lymph node; Diagnosis

乳腺癌属于近年来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类疾病的一种,对广大女性的身心健康乃至生命安全都会构成较为严重的威胁[1]。近几年臨床及相关领域的研究结果显示,对于腋窝淋巴结的实际状态进行准确评估,可以为乳腺癌疾病的治疗预后评估和相应辅助治疗指导提供相对较为可靠的参考性依据[2、3]。本文主要研究乳腺癌疾病患者采用术前乳腺B超和乳腺MRI两种技术联合评估腋窝淋巴结状态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endprint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经术后病理学证实为乳腺癌疾病的患者84例,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纳入标准:(1)术后病理学证实为乳腺癌患者;(2)无其他合并症;(3)语言沟通和理解能力正常;(4)自愿参与研究;(5)病情表现稳定;(6)病情符合诊断标准。对照组患者乳腺癌病史1~18个月,平均(6.1±0.8)个月;已婚研究对象35例,未婚研究对象7例;已产研究对象31例,未产研究对象11例;患者年龄39~74岁,平均(51.8±7.6)岁;左侧乳腺疾病19例,右侧乳腺疾病23例;均为女性患者。研究组患者乳腺癌病史1~21个月,平均(6.4±0.9)个月;已婚研究对象37例,未婚研究对象5例;已产研究对象32例,未产研究对象10例;患者年龄36~79岁,平均(51.5±7.7)岁;左侧乳腺疾病17例,右侧乳腺疾病25例;均为女性患者。两组患者一般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在术前采用乳腺B超技术对病情进行检查;研究组在术前采用乳腺B超和乳腺MRI技术联合对病情进行检查。

1.2.1 乳腺B超操作方法 选择我院现有的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水平控制在4~13 MHz间,B超检查过程中怀疑淋巴结发生转移的诊断标准为:最短径水平达到甚至超过5 mm,呈现圆形状态,淋巴门的生理结构出现异常甚至完全消失,皮质增厚的程度达到3 mm以上[4]。

1.2.2 乳腺MRI操作方法 选择我院现有核磁共振扫描仪,矩阵水平设定为360×360×128,层厚水平设定为1.1 mm, 间隔控制在0 mm,经脂肪抑制技术实施动态增强扫描操作4个回合,选择Gd-DTPA作为对比剂,剂量控制标准为0.2 mmol/kg,采用高压注射器自患者的手背静脉实施团注,流速水平控制在2.9 mL/s左右。在实施MRI检查操作的时候怀疑淋巴结发生转移的标准为:最短径水平达到甚至超过5 mm,形态呈现圆形,淋巴门的生理结构出现异常或者是完全消失,皮质呈现异常增厚状态,或实施增强扫描操作后有异常的强化表现[5]。

1.3 观察指标

观察乳腺癌疾病腋窝淋巴结状态术前检查结果与术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病情误诊和漏诊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乳腺癌疾病腋窝淋巴结状态术前检查结果与术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乳腺癌疾病腋窝淋巴结状态术前检查结果与术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达95.2%,高于对照组的73.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病情误诊和漏诊例数比较

研究组患者病情误诊和漏诊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典型影像学表现

封三图3为乳腺癌术前腋窝转移淋巴结B超表现:最短径为9 mm,呈现椭圆形状态,淋巴门的生理结构消失,皮质增厚的程度达3 mm以上。封三图4为乳腺癌腋窝转移淋巴结MRI表现:患者最短径水平为10 mm,淋巴门消失,皮質增厚,增强扫描操作后有异常的强化表现。术后病理证实为转移淋巴结。

3 讨论

乳腺癌属于近年来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女性恶性肿瘤类疾病,据相关资料统计显示,该疾病的发病率已经占到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疾病的10%左右,在女性疾病中其发病率仅次于子宫癌,40~60岁之间的女性属于该疾病的高发人群,男性患该疾病的可能性仅为1%左右[6]。目前临床对导致乳腺癌发病的原因还不是十分清楚,其发病往往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具有乳腺癌高危因素的女性罹患乳腺癌的可能性更大。所谓的发病高危因素是指与乳腺癌发病具有一定关系的各种危险因素,而大多数乳腺癌患者都具有的危险因素称为乳腺癌的高危因素[7、8]。诱发乳腺癌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月经初潮年龄:初潮年龄<13岁者发病的危险性为年龄>17岁者的2.2倍。(2)处于绝经年龄:绝经年龄>55岁者比<45岁的危险性增加。(3)第一次怀孕年龄:危险性随着初产年龄的推迟而逐渐增高,初产年龄>35岁者的危险性高于无生育史者。(4)绝经后补充雌激素:在更年期长期服用雌激素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5)口服避孕药。(6)食物:尤其是脂肪饮食,可以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7)饮酒、体重增加可能是绝经期后妇女发生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9-14]。

目前在临床上,B超和MRI两种影像技术是对乳腺癌疾病实施诊断的两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可以为该疾病的治疗争取更多的有效时间。针对临床上的一些乳腺癌疾病患者而言,对其实施根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相对较为理想,然而在手术治疗前对腋窝淋巴结状态进行评估的结果,将会对疾病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治疗的预后情况评估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在手术治疗前对腋窝淋巴结状态进行评估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15-20]。在本次研究中,采用B超与MRI两种技术对乳腺癌疾病实施检查,两种检查方法都能够有效地检出腋窝淋巴结转移,与术后病理的证实结果的符合率水平均相对较高。而将这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临床上联合使用,可以使病情术前检查的检出率和与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结果的符合率水平呈现显著升高状态。由此可知,B超检查与MRI检查两种影像学技术,在乳腺癌疾病患者腋窝淋巴结状态评估中的准确性均相对较为理想,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应该根据实际需要对检查方法进行适当的选择,通常情况下建议将两种诊断方式联合应用,以使准确性得到显著性提升,为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工作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性依据。endprint

本次研究证实,在术前采用乳腺B超和乳腺MRI技术联合乳腺癌疾病患者的腋窝淋巴结状态进行评估,可以有效提升病情诊断的准确率,防止误诊和漏诊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袁业伟,孙治君.三阴性乳腺癌最新治疗及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5,44(16):2279-2280.

[2] 郭士婷,宋晨,赵金波.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预后因素分析[J].医学与哲学,2015,36(24):50-51.

[3] 陈曲,哈敏文,包翠芬.BRCA-1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2,25(5):513-514.

[4] 李立峰,韩猛.理气活血利水方配合西药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5,36(1):46-47.

[5] 張薇,金贻婷,张子敬,等.乳腺癌前期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临床诊断研究[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4,8(3):27-33.

[6] 张梅庆,钟阳红,皮鹰,等.疏肝健脾化瘀利水方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43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4,50(5):408-409.

[7] 任红,于学林,崔进国,等.超声与X线钼靶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3,29(6):899-900.

[8] 张晓光,帕丽达·帕尔哈提,张雨,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女性乳腺癌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3,13(9):1073-1079.

[9] 徐海丽.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小乳腺癌与乳腺增生的诊断价值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26):3670-3671.

[10] 刘晓蓉,张园园,张全斌,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14(5):614-615.

[11] 张裕胜,陈金春,吴焕林,等.58 例乳腺疡乳腺摄影X 线征象回顾[J].当代医学,2013,l5(34):189-190.

[12] 丁莹,郭瑞强. 高频彩超与相靶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J].现代肿瘤医学,2012,17(9):1708-1709.

[13] 钱晓莉,司苹,黄声稀,等. 不典型乳腺癌的超声征象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1,17(5):849-850.

[14] 余小琴,万静,张利,等.超声和X线钼靶直接及间接征象对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癌诊断价值的探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3(3):416-419.

[15] 徐珊珊,叶芳燕.常规超声在乳腺病灶良恶性鉴别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24(3):487-489.

[16] 史春颖,李亭亭,于兰英,等.位相对比乳腺摄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对早期乳腺癌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4,48(5):416-418.

[17] 余弯弯,双鹏程,张凌,等.鸡血藤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概况[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26(4):89-90.

[18] 陈文清,刘光洪,郑进华,等.钼靶X线、高频彩超联合MRI在乳腺癌术前评估中的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0, 17(27):992-994.

[19] 刘碧玉.B超联合钼靶X线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探讨[J].中国医学工程,2011,16(6):981-983.

[20] 王峰.MRI在乳腺癌早期中的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1,17(26):218-219.

(收稿日期:2017-08-11)endprint

猜你喜欢
诊断B超乳腺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体检查出乳腺增生或结节,该怎么办
写字的尴尬
巧用一元二次方程的“B超单”
得了乳腺增生,要怎么办?
腹部B超与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比较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容易误诊的高回声型乳腺病变
针吸治疗乳腺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