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中干扰因素及抗干扰技术

2017-12-19 07:52李冬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年35期
关键词:干扰因素抗干扰技术

李冬

摘 要:广播电视作为当前我国的重要媒体形式,覆盖区域范围较广。近年来我国广播电视传输技术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其不仅为广播电视节目高质量播出提供了高效优质的信息传输,而且为广大用户获得了高质量的广播电视节目体验。当前我国广播电视传输网络无论是规模还是信息化程度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这为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从广播电视信号传输方式入手,分析了广播电视信号传播中的干扰因素,并进一步对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中抗干扰技术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传输方式;干扰因素;抗干扰技术

中图分类号:TN9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7)35-0066-02

前言

当前我国信息传输过程中,广播电视传输网络作为主要传输渠道之一,其依托于各种先进技术来完成具体的传输任务。在广播电视信号传输过程中,对于广播电视节目的图像和声音的传输需要先进的传输技术作为保障。当前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发展速度较快,各种新技术的应用有效的推动了广播电视传输技术的提高。但在广播电视信号传输过程中,还存在较多的干扰因素,因此需要采取先进的抗干扰技术,以此来全面提高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的质量,为广播电视节目的高质量播出奠定良好的基础。

1 广播电视信号传输方式

1.1 卫星通讯

当前卫星通讯是广播电视信号传输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传输广式,利用这种传输方式不仅信号传输覆盖全面,而且广播电视信号接收质量也能够得到保障。在利用卫星进行广播电视传输过程中,卫生传输系统主要由发射器、转化器和接收器三部分共同组成。发射器主要承担着将广播电视信号向卫星进行发送的任务,即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于制作好的节目要经过信号压缩、处理和调制后,并经过变频和功率放大,并使用发射天线选择相应的波段发送给卫星。星载转发器主要是处理、放大和变频地面发射来的信号,然后再发射回地面。卫星发射回来的信号经过地面卫星信号接收器进行接收和处理后,即可以供监视器或是电视机使用。

1.2 光缆传输

在利用光纤进行广播电视信號传输过程中,需要将广播电视信号压制进光波信号中,在光缆中光波通过反射来完成信号的传输。在具体传输流程过程中,先将信号压缩到光波信号中,然后向光缆中发送,光信号利用光缆传输至用户终端,通过在用户端对光信号进行分类和还原,将其转化为广播电视信号。

2 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中的干扰因素

2.1 自然条件干扰

在广播电视信号传输过程中,日凌、雨雪衰落等自然现象会对信号传输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这其中雨雪衰落对信号带来的干扰,可以根据渐变规律,在信号传播上行链路的衰耗进行补偿,这样可以确保下行链路具有足够的雨衰余量。但对于日凌所带来的干扰,当前还没有具体的解决对策,只能根据日期凌现象爆规律来进行提前监测,并及时做好信号干扰准备工作。

2.2 电磁干扰

广播电视信号传输过程中受到电磁干扰时,多以自然现象电磁干扰和雷达、微波中继信号的干扰为主。即当发生磁暴自然现象时,其必然会对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带来较大的干扰,对于这种干扰因素,由于其无法避免,只能在实际工作中做好观察,并提前做好预测工作,并通知用户提供做好各种防干扰措施。而对于雷达及微波中继信号所带来的干扰,可以通过对各种电磁波段进行测量,并对各波段进行调整,如对调整频率或是采用电磁屏蔽手段等来有效的降低干扰所带来的影响。

2.3 临近卫星的干扰

广播电视信号传输过程中临近卫星所造成的干扰多来自于上行卫星和下行卫星两个方面。这其中上行临近卫星所带来的干扰,可以通过与上行卫星运行商进行具体协调,从而有效的排除对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的干扰。在处理下行卫星所造成的干扰过程中,可以通过地球站,并借助于万向图来改善对卫星的指向,以此来对临近卫星的功率进行改变,从而达到降低干扰的目的。

2.4 故障设备干扰

故障设备对广播电视信号传输造成的干扰多以地面接收设备故障和卫星发射设备故障两方面为主。对于地面接收设备产生故障时,则需要由专业的检修人员及时进行检修,并对故障进行排查,以此来保证地面接收设备的良好运行,消除干扰因素。相较于地面设备故障的排查,卫星发射设备检修和排查工作难度较大,为了达到降低干扰的目的,则需要进行转星或是更换转发器。

2.5 人为因素干扰

对于广播电视信号传输过程中所产生的干扰因素,人为因素干扰不仅最具普遍性,而且也是对信号干扰最大的因素。在人为干扰因素中主要包括同级干扰、反级干扰和恶意干扰等,对于人为因素干扰的管控,可以进一步完善操作人员管理制度,同时制定积极有效的应急措施,以此来降低或是避免人为因素干扰。

3 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中抗干扰技术

3.1 信号压制抗干扰技术

在信号压制抗干扰技术中,主要以加强上行信号、采用低增益转化器、采用MCPC上行信号三种技术为主。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可以通过加强上行信号功率放大强度来达到加强上行信号的目的,以此来对其他非法信号所产生的干扰进行防范。利用MCPC上行信号来替代单路单载波信号,可以减弱用户接收射频信号的强度。采用低增益转发器时,可以对增益的范围值和最小值进行有效控制,以此来强化抗干扰的能力。可以说通过在广播电视信号传输过程中应用信号压制抗干扰技术,不仅能够实现对多路单载波信号的传输,而且还能够降低用户接收射频信号的强度,全面提升广播电视信号传输抗干扰水平。

3.2 隔离抗干扰技术

在运用隔离抗干扰技术来保证广播电视信号高质量传输过程中,主要以频率隔离抗干扰技术和信号处理隔离抗干扰技术为主。在频率隔离抗干扰技术应用过程中,主要当上行信号受到干扰时,转发器则会对信号传播频率进行改变,以此来有效的规避非法信号所带来的干扰。也可以通过地面上行站来对信号的发射频率进行改变,转发器完成信号的接收和转发。在信号处理隔离抗干扰技术运用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对信号进行加密或是通过序列扩频装置来完成转化,用户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逆操作,以此来收于所需要的广播电视信号。endprint

3.3 空间隔离抗干扰技术

利用空间隔离抗干扰技术过程中,主要是对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的覆盖范围进行改变,以此来降低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干扰。在信号传输过程中,信号主要覆盖信号需求的合法范围,可以对人们需求的信号设定特定的波段和波长,并提前对卫星接收设备设备设定其只能接收该波段范围内的信号,自动屏蔽其他信号。对于信号接收区域边缘信号要进一步增强其强度,这样就可能有效的降低临近信号对主要信号所带来的干扰,确保广播电视信号的高质量传输。

3.4 软件抗干扰技术

雖然硬件抗干扰能够有效的提高广播电视网络的可靠性,但同时也会导致系统的复杂程度和建设成本增加。因此在采用硬件抗干扰技术的同时,以软件抗干扰技术作为辅助,这样两种互为补偿,不仅有利于进行简化系统结构,同时还能够进一步降低成本。在当前广播电视网络中,软件抗干扰技术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出口编码闭锁。在广播电视网络出现干扰时,系统控制设备的CPU常常可能执行一系列非预期的指令,这样会使系统设备出现很多误操作,因此,需要采用一些措施对这些非预期的指令进行处理。一般的方法是:在系统控制软件程序之中设置多个编码或标志,当遇到干扰时,需要执行多条置位标志或其他的指令或编码才能执行非预期的指令,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系统干扰。(2)设置软件陷阱。当广播电视系统运行过程中有干扰产生时,相关程序的指令可能会对程序指针PC造成一定的破坏,当程序指针PC失控时,整个软件系统会无法运行,同时整个广播电视网络运行中也会出现一些错误。针对于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设置软件陷阱来加以规避。即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在系统控制程序中每隔十几条指令来设置几个单元的空操作,这样一旦遇到干扰,系统会使失控程序掉入陷阱,系统的控制程序则会自动恢复正常,后面的程序也能够继续被执行。(3)软件狗。设置软件狗是为了防止系统控制程序在执行过程之中进入死循环,在设置相关控制程序的过程中,在高级中断中可以设置计数器来对系统控制程序的执行和低级中断进行监控,如低级中断或系统出现死循环时,计数器会自动的记数,当计数达到限值时,则系统复位电路会自动启动,以达到抗干扰的目的。

4 结束语

近年来广播电视行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不仅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而且成为当前文化建设工作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为了确保广播电视节目的高质量播出,需要针对当前干扰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的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并采取有效的抗干扰技术,以此来全面提高广播电视信号抗干扰技术水平,降低广播电视播出成本,全面提高广播电视的播出效率,为广播电视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焦永旗.广播电视信号传播中抗干扰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21.

[2]马道光.广播电视信号传播抗干扰技术探讨[J].中国传媒科技,2012,20.

[3]金永幸.广播/电视信号链路分析系统的设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

[4]李斌.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及其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2):79.endprint

猜你喜欢
干扰因素抗干扰技术
数字电路设计中的抗干扰技术研究
电子通信中常见干扰因素及控制措施
测控仪器中抗干扰技术及应用策略探究
TJ—II钻孔应变观测资料浅析
浅析电梯视频监控系统抗干扰技术
浅析电梯视频监控系统抗干扰技术
结合科学课堂实践谈谈教师如何选材
单片机应用系统常见干扰产生的原因与抗干扰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