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

2017-12-19 18:19崔新洲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语文能力积累人文

崔新洲

【摘要】随着语文新课标的改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变化,教师应该对语文核心素养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应该注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深入领会新课标的精神,进行课程改革,改变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不足,真正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培育出一代代社会创新人才,完成教师神圣而光荣的使命。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语文能力;积累;人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231-01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是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过程,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提出:“核心素养的模型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能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求,同时又能推动社会发展。”学生生理、心理及语言能力的发展都具有阶段性,在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特征,而小学时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最佳时期。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与实践。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含义及语文能力培养

素养是指包括知识、能力、技术等一个动态的整合概念。小学语文素养是指在小学时期具有较稳定的、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还有就是指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学识修养、行文风格、人文情趣等。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习惯、认知能力和人文素养等方面的综合体现。

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下语文教学价值的具体体现之一,也是学生健康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一线教师要通过恰当活动的组织来锻炼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进而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同时,确保高效语文课堂顺利实现。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例。

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选择了问题探究式教学法,首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下面的几个问题进行思考:

1.小兴安岭的四季是怎样的?

2.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大花园,又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接着,组织学生对这两个问题进行讨论,最后让学生组织语言说一说小兴安岭给自己留下怎样的印象?切记在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述,而不能简单地照搬教材中的原话,这样是不利于学生语言组织的,也不利于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

二、组织阅读,增强语文积累

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语文积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积累,让学生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发挥积累的作用、功效,通过不断的积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空间。学生每天都是依赖于教材上的知识进行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但是教材上的知识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应该组织学生增加阅读量来增强语文积累。

例如,教师可以在每天上课前五分钟组织学生晨读,每天为学生准备一篇课外的文章供学生朗读,这些文章可以包括散文、诗词曲作等,读的次数多了,理解也就会更加深刻,语感也会随之增强;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阅读名著名篇,浏览报纸、杂志等,在阅读的同时要注意语言的积累,不能读过就结束了,在阅读中留心那些使用得当,或者自己觉得比较有新意的词语、警句等,丰富自己的语文积累,为今后的文章鉴赏、作文写作等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有效的积累就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有效活动。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阅读文本中的一些好词好句进行积累,对文本中所表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积累,进而在提高学生写作质量的同时,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创设情境,改善学习方法

创设情境是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设计情境化的学习,针对学生的学习目标,将学习内容安排在一个情境化的真实活动情景当中,使学生通过参与其中而获得更加有效的学习方法。例如,在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一篇课文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出游,更好地贴近自然,去田野间观察蒲公英妈妈、苍耳妈妈、豌豆妈妈的孩子是怎样告别妈妈四海为家的,这样让学生处在真实的环境下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认识许多新鲜的事物。

再如学习《爬山虎的脚》一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到教室外去观察爬山虎,并提问学生爬山虎究竟有没有脚,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对课文大意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然后完成教师提出的问题。创设情境教学改变传统教学中“教教材”的模式,而是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体会到真实的感受,同时也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四、人文素养的培养

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展现语文课程价值最大化实现的基础,也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方面。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于教材,深入地展示语文文本中所包含的人文素养,进而为学生健康地成长做好基础性工作。

五、联系生活,培养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的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可以形成好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造力,能使学生终身受益。

其实家庭生活也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课堂,例如,在学习《怀念母亲》一文时,教师让学生回家为自己的妈妈洗一次脚,并以此为题写一篇心得体会,将自己为妈妈洗脚的感受写下来,培养学生结合实际真实感受写作的能力。这样的学校和家庭联系到一起学习的例子有很多,教师可以与家长互助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教师采取了一定的方法,如“家长当一日教师治”,可以将一些简单的试题交给家长,让家长进行批改;“家长学生合作制”,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家庭作业、动手做手工等;“家长学生角色互换制”,让学生向家长提意见等。通过这些实际生活中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之,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我们要从多方面入手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确保学生在自主发表观点中形成基本的素养,进而为学生健康地发展奠定堅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锦华.加强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J].情感读本(中旬刊),2016(8).

[2]胡晓容.浅谈小学语文如何针对核心素养教学[J].科学咨询,2015(50).

[3]刘江.浅谈小学语文核心素养[J].教育专区,2016(5).

猜你喜欢
语文能力积累人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不因人文失语言 要因语言悟人文
浅论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应用型本科人才语文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镉在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植株各器官中的积累及对其它营养元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