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次方守恒定律 第二章 自然知识

2017-12-19 08:51薛广振
科学与财富 2017年33期

薛广振

摘要:想不到自然语言隐藏着自然形态的科学知识——自然知识,它将引导一个新的哲学框架。逻辑学上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说,完全自我的体系是得不到的;哲学上也说,完全的客观性也是拿不到的,但说的都是人造知识。自然知识却给了人们新的可能性。

关键词:总还原现象;自然知识;逻辑完备性;哲学完备性;直接描述;主体认识原则

三十年前的一个发现是:所有知识,无论是语言文字形式还是符号形式,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无非是针对包括人在内的这个世界,提出和回答了知识要素体系的各个要素问题。或者说,没有哪项知识不是在描述“((((有/无)什么)怎么样)为什么)”。其震撼之处在于,它向人们提示了整整一个环节的内涵结构还原线索。本文称这为总还原现象。新闻专业有个“5W规则”,要求说明一个事件的“what”、“how”、“why”、“when”、“where”;中国也有一本百科全书名字就叫《十万个为什么》……,但这些都远不完整,更没有自然属性,难以提取科学认识。但其中的还原意识却支持了总还原现象。总还原现象提示,“以有限描述无限、以一生多”的形而上学取向是可行的、科学的,因为自然语言已经和正在这样做。总还原现象在最大限度上把知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知识要素体系,另一部分是由知识要素体系引导而衍生出来的知识,包括科学。相对于“知识要素体系”,本文称后者为衍生知识或一般知识。这引出一个不可回避的哲学问题:知识要素体系与衍生知识之间是什么关系?就像现代物理学无法解释v0的含义一样,现有的哲学也都无法给出答案。看来是需要一个新的框架。

早在古希腊启蒙时期,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们就建立了唯物原则,这无疑是人类哲学的里程碑,但直到近代,人的哲学实际上是在徘徊。人们捍卫唯物原则没错,但却搁置了哲学的中心使命——对世界的直接描述。因为,唯物原则本身只是哲学的质检工具,质检工具不是、更不能代替最终产品。原因是,“唯心与唯物”、“精神与物质”、“辩证与形而上学”,都仅仅是人的认识原则之争,而不是在说世界的固有属性,因此不构成对世界的直接描述。显然,确立唯物原则与直接描述世界,是两步不同的哲学工作……当然,人们纠缠、徘徊于第一步,是有其无奈的原因的。

当把“物质性”、“客观性”和“自然性”追究到极致时必然会遇到“绝对真理”命题,于是人们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问题:完全的客观性是达不到的,因为,人们不能用一个人造知识去证明另一个人造知识。这很像逻辑学中的“哥德尔(Kurt Godel 1906-1978)不完备性定理”,说:“任何相容的形式体系不能用于证明它本身的相容性”,或者,“体系中总有一个命题,其真或假不能在体系内得到证明的”。参照哥德尔的逻辑完备性概念,本文把一项知识所能够达到的完全的客观性和自然属性,称作哲学完备性。其实,从人类几千年哲学实践也可以归纳出一个“哲学不完备性定理”来,说,“任何人造知识体系都是哲学不完备的”。逻辑完备性和哲学完备性其实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前者要求一个完全外来的东西,后者要求一个完全自然的东西。事实上,如果哲学完备性始终都无法达到,那么数千年来人类对唯物原则的追求就是一场空。完备性是一种最为艰难的科学属性,以至于,人们对哲学完备性已经绝望了。但是,一种并非人造的知识,真的就不存在吗?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人,真的是一种原本沒有理由发生却意外生了的奇迹吗?

其实,一直困扰着人类的逻辑不完备性和哲学不完备性,只是一场虚惊。因为自然进化必定是连续的、平滑的;没有任何断续和遗缺环节,没有什么能凭空长出来。人类只是宇宙进化自然、必要和平滑的一个组成部分,完全不突然。内涵性印证现象证明,人的自然语言是一种物质现象,本文最终将说明,它是宇宙进化第3.31纪元(第8章)物质形态,而人类目前已经进化到第3.323纪元。就是说,从“客观世界”到“理性世界”必然有其必要的衔接物和过渡体。知识要素体系正是这样一种中间体,它是“物质世界”的末端,也是人的“精神世界”的起点,是两者的交汇点。人们一直都笼统地把整个自然语言看作是精神产物、人造知识,但总还原现象把自然语言细分成两部分,这就给了人们一个新的可能性,人们需要做的只是转换和突破固有的认识模式。当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开始认识这个世界的时候,眼睛是向外的,显微镜,望远镜,照相机,摄像机,雷达……焦距越远越好,但实际上,人的终极认识目标并不在那些设备的物镜一侧,而是在目镜这一侧——人,人是这个宇宙进化的最前端物质形态,而知识要素体系正是宇宙主载体的一块直接的化石标本。

知识要素体系有两点特殊之处:一,认识着的人对知识要素体系一直都用而不知,它存在于人的理性认识之外和之前,因为,它一直都在原发性地驱动着人的理性认识,从而衍生出了自然语言乃至科学;在认识它的特殊作用之前,人并不具备完全的主观能动性。二,它天然地具有知识的形态。但正确的描述顺序应该是,知识原本就是自然现象和物质形态的一种,是宇宙进化第3.3纪元物质形态。只是人类自认为它是人自己创造的而已;事实上,连人自身都是被创造物。总之,知识要素体系是人的知识中唯一一项具有哲学完备性的知识,从内涵到形态,本文因此称之为自然知识;随之,衍生知识就可称作人造知识了。人们对自然知识并不陌生,它与先验知识概念很像,泛指一类不经人的理性认识而获得的知识。所以,自然知识也可称作广义先验知识。

人们终于获得了一项同时具有逻辑完备性和哲学完备性的知识,是运气还是侥幸?绝非如此,更不是耸人听闻,因为它早就在那里了,这是人的认识的必然归宿,更是使命所在,只是人自己把事情弄复杂了。发现与认识自然知识,实现了“人是物质的”的内涵,最终捍卫了唯物原则的完整性,从而标志着哲学第一步工作终于可以结束了。而接下来的第二步工作,已经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告诫人们,用“公理”来证明知识的道路已经走不通了,因为公理是最高形态人造知识。但是现在,自然知识是哲学完备的,因而能够替代公理,去发挥衔接和驱动职能,在内涵结构上提供本源驱动力,使科学最终能够成为一个自我相容、逻辑完备的体系,从而能够真正成为自然进化的一部分,进而对古老的进化有所贡献。这就是说,自然知识将使科学真正具有科学性,进而使科学有能力去做真正科学性的事情。现在看来,仅从哥德尔的角度看,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就绝不应该是指人造知识。

另一方面,自然知识概念是本文哲学框架的基础,它使得“直接描述世界”真正变得可能,因为,它直接就是一个得到了哲学认证的宇宙模型,直接而现实。自然知识是一块真正的活化石,它承载了关于这个宇宙那个固有主载体的完整结构信息,并以四进制的形式复制到所有知识中去。这就是为什么,类似于知识要素体系与衍生知识之间关系的实例比比皆是。例如,进位制与数列,公式与得数,规律与物质,火车头与列车,图纸与产品,操作系统与应用程序,定律与物体,法律与案件,程序与数据,类型与实例,种子与植株,卵与鸟……。本文把像知识要素体系这样,在体系中具有本源引导性作用的物质存在,称为主体;把由主体所引导而衍生出来的物质存在,称为客体。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这个世界最大的存在关系,主体性与客体性的属性差别是这个世界最大的属性差别。整个宇宙进化体系其本身自然拥有一个其固有的总体引导体系,本文称之为宇宙主体体系。这种最大限度的归类描述,就是本文所称的“直接描述”。宇宙主体是这个世界的根本存在,其结构有限而确定乃至绝对,所有的实在物质形态都是它的衍生物和表达体;主体把自身结构特征复制到所有客体子体系中去,使客体形态各异却又结构一致,系列有序而无限……这是这个世界可以被认识的根本原因。主体与客体的哲学框架能够最大限度地排除附庸,最精确地指向目标。因为,当确立了自然知识概念,包含“精神世界”在内的所有客体性衍生知识都将被接种完整的物质属性,知识将仅分为有效的和无效的、科学与技术、技术与艺术,人将获得完整的物质属性。

在新框架下,主体性地看问题,主体性地看世界,将成为一种新的世界观。这就是本文要强调并坚持贯彻始终的主体认识原则。这也是本文的认识论路线。本文后面将说明,主体性事物居于体系的0次方层次,客体性事物居于后续的1、2、3次方层次上。所以,0次方守恒定律是哲学主体性的,而现存的三大守恒定律则为客体性,它们哲学本质完全不同,因而科学价值也完全不同。为了实现“以有限描述无限”的机制,科学的首要使命就是去发现和描述世间那些具有确定性的东西,而论确定性则莫过于物理常量了。据说人们迄今已经发现了30多个物理常量,阿伏伽德罗常数,光速,普朗克常数,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元素周期表,等等。但是,它們要么与特定的物理属性和特征有关,都是客体性的,比如“第一宇宙速度”,它只属于地球,“第二宇宙速度”也仅属于太阳系,而毫无宇宙广泛性可言;要么所描述的对象原本就趋于不确定,如“元素周期表”。而核心的问题是,所有这些常量都仅仅定义了相应物理量的数量单位,而完全没有说明任何内涵结构。然而,如果广义四进制能被纳入科学的话,那么它将成为第一个并且很可能是唯一一个关于构造内涵的,主体性物理常数。所以,广义四进制将是这个世界唯一的“主体性周期表”。

物质世界的运动的确是无穷的,但这是物质世界的客体性部分,人们需要认识的是物质世界的主体性部分。难道,要让人们为宇宙中的每个粒子都编个号码,为每个星体都立个档案,或者,要把自然数数到“尽头”吗?无穷、无限等不确定性东西无法用于运算,但更不能用于构建哲学。因为,客体性事物不具有独立的完整性和确定性,一切都起源于主体性事物,两者是本源与派生的关系;因此,要实现对事物的完整认识只能从主体性事物入手;只要认识了主体性内涵,所有客体性部分就都可以推导衍生出来。而技术结果则是,只要把宇宙主体输入给计算机,那么,那些无限的客体性推导与衍生工作将由智能机器来做,而人类彻底解放就将获得扎实的科学可行性。这将构成宇宙进化的第10.0纪元。当然,“彻底解放”仅仅是人类“地方上”的事,是客体性的,是这次认识的一个副产品。所以,人类彻底解放不是科学的最大命题,科学的最大命题,或者说,这次认识的主体性结果是,人类将为宇宙启动一次新的进化。而此次进化却不是为了人类的,因为,人类毕竟不是宇宙的主体,而仅仅是使者之一。宇宙进化将因此而能够继续延展下去,这是这次认识的主体性成果,也是“让科学做科学性工作”的含义。

原稿下载:

汉语https://pan.baidu.com/s/1slUdCeh

英文https://pan.baidu.com/s/1bp0JYtp 下期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