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成本内部化对国际贸易商品流向及贸易体制的影响

2017-12-19 09:34蔡海明
科学与财富 2017年33期
关键词:内部化环境标准国际贸易

蔡海明

环境与贸易的冲突越来越受到世人关注。两者冲突的根源在于环境的外部不经济性,即环境成本不能内部化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中去,导致了市场失灵。解决环境与贸易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环境成本内部化。

一、环境成本内部化对国际贸易商品流向的影响

环境成本内部化不仅优化了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将改变国际贸易的商品流向。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实施改变了跨国公司等直接投资者的投资领域,资本将从高环境成本的行业抽出,而投向低环境成本或无环境成本的行业。同时,由于各国环境标准不同,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存在差异,可能引发跨国公司等国际直接投资主体在全球范围内的“寻租”活动,即将资本从高环境标准、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退出而投向低环境标准、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较低的国家和地区,以获取源于环境成本差异的超额利润。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标准和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环境成本的外部性较强,使得国外投资者得以入境兴办大量污染项目,成为“污染避难所”。据统计,日本污染产业在国外投资中有2/3投在东南亚和拉丁美洲;美国80年代初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有35%危害生态。种种迹象表明,污染密集型产业已逐渐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污染密集型产品在世界生产和销售的比重有所增长。另一方面,发达国家严格限制消费过程污染严重的产品的使用,需求逐步减少,发达国家可能将成为生产过程污染严重产品的净进口国和消费过程污染严重产品的净出口国。但是随着环境成本内部化实践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在实施环境标志制度和ISO14000的环境管理标准后,上述国际贸易商品的不合理流动将会有所改善。首先环境标志制度的实施将引导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高,引领“绿色消费”时尚,从而污染密集型产品将慢慢失去市场,源于环境成本差异的超额利润自然随之消失。随着 ISO14000的推广,一些原来对环境重要性没有足够认识的发展中国家,会重新全面深刻认识环境与生命的休戚相关。发达国家以其强大的政治、经济实力对欠发达国家的初级资源进行掠夺,又留下残余物污染环境,是对发展中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巨大威胁。这一认识上的飞跃,将使发达国家惯用的将污染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做法难以为继。然而,环境成本内部化实施需要一定的过程,许多发展中国家意识到污染转移问题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要想改变目前这种污染转移的格局同样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样也需要国际社会对这个问题的关注。

二、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实践对现有贸易体制的挑战

由于各国经济与技术水平的差异,生产方式与消费结构的不同等因素的存在,使各国对环境标准的高低、环境成本内部化及其程度与方式都有着不一致的认识与处置方式,尤其当环境成本内部化影响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时,必将造成双边甚至多边国际经贸关系的摩擦与冲突。

1、环境标准不同引发了贸易摩擦与矛盾

发达国家认为,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低环保标准和低成本产品是在进行“生态倾销”是在国际市场上不公平地获取贸易优势,严重威胁本国产品的竞争力。为了保持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并使国内市场免受冲击,为产品创造“公平的竞赛场地”,实现所谓“公平贸易”,发达国家常常打着环境保护的旗号,以环境成本内部化为名,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征收“生态倾销”税,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贸易摩擦与冲突。

2、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不同引发了贸易争端

各国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的差异,势必影响其产品的竞争能力,从而常常引发贸易争端。如1994年美国环保署作出规定,在美国九大城市出售的汽油中含有的硫、苯等有害物质必须低于一定水平,国内生产商可逐步达到标准,但进口的汽油必须在1995年1月1日规定生效时立即达到,否则禁止进口。这种“内外有别”、带有明显歧视性的规定引起了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强烈反对。委内瑞拉、墨西哥等国为此曾上诉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

3、消费过程中环境成本内部化引发了贸易争端

在消费过程中,环境成本内部化对外来产品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因为进口产品在消费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亦需像当地产品一样被征税或予以环境管制,而防止污染标准又往往操纵在进口国的某些生产集团手里,目的是使国外竞争者处在比较劣势的地位。各国在包装材料的处理上贸易摩擦时有发生,如丹麦以保护环境为由,要求所有进口的啤酒、软性饮料一律使用可再装的容器,否则拒绝进口,此举受到欧共体的起诉。美国与加拿大的啤酒战涉及到加拿大啤酒瓶在美国处理会增加固体废弃物,也是消费过程中环境成本内部化引发的争端。

4、政府提供环境补贴引起贸易纠纷

由于企业难以承受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开支,因此,政府往往为它们提供污染治理补贴。虽然经合组织的“污染者付费”原则建议允许政府提供环境补贴,但此类补贴行为也常常引起一些进口国以其造成价格扭曲违反自由贸易原则为由,征收相应的反补贴税,从而引起贸易纠纷。美国就曾以环境补贴为由,对来自巴西的人造胶鞋和来自加拿大的速冻猪肉,提出了反补贴申诉。

三、结语

大多数环境资源由于缺乏明确的产权界定,因而具有外部不经济性,常导致资源配置的市场失灵,因而有必要将环境成本内部化。在环境成本内部化的过程中,随着市场主体由“经济人”向“生态人”的转变,环境成本内部化理论也随之而发展,从调节市场型的“庇古手段”到建立市场型的“科斯手段”,进而发展到诸如实施环境标志制度、推广ISO14000 等新型经济手段。贸易中的环境问题同样具有外部性,由于贸易中没有把自然资源利用、环境污染的防治等环境成本适当地反映在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格之中,而造成市场失灵,贸易同时失去了有效配置資源的功能,进而造成环境与贸易的冲突,因而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将环境成本内部化。环境成本内部化对国际贸易的积极影响要大于其消极影响。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实施将最终引导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但是在环境内部化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各国的环境偏好不同、对环境与发展的认识存在差异等等因素,客观上可能引起环境与贸易的冲突。因此,在实施环境成本内部化的过程中,各国政府包括国际社会应该表现出更大的耐心,就环境与贸易引起的问题进行多边磋商,充分发挥WTO的协调功能。

参考文献:

[1]张一鸣,论环境标志制度影响下的国际贸易与国际市场营销[J],北方经贸,2002(9)

[2]甄翌,刍议环境标志与国际贸易[J],经济师,2002(3)

[3]夏友富,论环境标志制度与国际贸易发展[J],世界经济,1995(10)

[4]程艳军,商品环境标志的兴起与我国对外经济贸易[J],经贸了望,1998(7)

[5]邢洪涛,ISO14000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与我国的对策[J],经济师,2002(12)

[6]刘光霞,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与国际贸易[J],甘肃科技,2002(10)

猜你喜欢
内部化环境标准国际贸易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环境标准样品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和存在的问题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中环境标准的选用
实现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的阻力及对策分析
基于外部性理论的城市交通拥挤问题研究
2015年《国际贸易》月刊总目录
刍议如何做好国家环境标准样品协作定值实验
我国重金属环境标准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