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性违法驾驶行为的特点和预控

2017-12-19 09:49王增民
科学与财富 2017年33期

王增民

摘要:驾驶车辆接个电话,这种以前我们熟知的习惯性违章行为,现在已经违法了,只是我们很多人都不习惯而已,《道路交通安全交通法》已明确规定,你还没有意识到它的严重性吧?那么什么是习惯性违法呢?习惯性违法,就是指那些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日常生产工作遗留的不良作业方式和工作习惯的行为。比如驾驶车辆接打手机,不系安全带等,习惯性违法是导致各类交通事故的罪魁祸首,因而对安全危害极大。交通事故统计表明90%的事故都与习惯性违法有直接联系,它是导致人身伤亡的重要因素,严重危及单位正常生产运行。因此反“习惯性违法”是当前车辆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也是车辆安全生产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人的安全行为是复杂的,受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支配;同时也受道德观和世界观的影响;在日常的车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有机会能接触到绝大部分的事故现场,通过观察和统计数据,便能找出发生习惯性违法行为者的心理原因和客观规律。

关键词:习惯性违法;接打手机;不遵守道路安全法

1、习惯性违法行为的特点

(一)麻痹大意大家都明白温水煮蛙的实验意义,日子久了,重视程度不够,心里放松了就埋下了隐患。比如每天进行的車辆一日三检,出车前的检查,运行中的观察,收车后的检查,发现问题都在这些日常的检查中,它关系到你的设备能不能安全运行的,必须认真严肃,但是时间一长,再碰上个特殊情况,放过了关键隐患,很容易造成后果。单位上同事早晨检查设备,十几年如一日坚持,发现了许多重大隐患,避免了安全和机械伤害,这些都说明安逸的环境容易麻痹大意,如果每次违法都导致人身伤害,也许就不会去做“温水之蛙”了。

(二)顽固性。比如上车必须系好安全带这条规定已经讲了多少年,但实际上总有一部分驾驶员刻意不遵守,购买装饰卡扣避免安全带警报系统报警,尽管我们一直用统计数据教育驾驶员安全带的强大作用,但在平常的抽查中总能发现不系安全带的现象。这说明习惯性违法确实非常顽固,要改变或消除受心理支配的不良习惯并非易事,除了需要我们安全管理人员不厌其烦地对驾驶员进行检查、考核外,一定要让驾驶员明白,40KM的速度发生碰撞足以要命,安全带可以减少冲击,最大限度的保护驾乘者。

(三)继承性有些驾驶员的习惯性违法行为并不是自己创造的,而是从一些老师傅身上传下来的。当他们看到自己师父的违章行为投机取巧,又没出事故,也就盲目效仿。比如闯红灯,没人没车的时候,看到有把握能通行又不会收到处罚,反正师父经常这么做,省时实力不知不觉就把不良的违章习惯延续下去了。

2、习惯性违法者的心理状态

人的行为总是受思想活动支配的,习惯性违法行为也必然与错误的思想活动有关。从事故分析可以看出,习惯性违法的人大多存有以下心理状态。

(一)麻痹大意心理我单位驾驶员早晨出车,出大门左拐,必须走虚线才是正确的通过方式,压到实线就是违规,实际驾驶中双向车流量很大,向左行驶3米就是双实线,一旦压到实线部分,路面抓拍电子警察就会实时记录下来,形成事实上的“违反禁令标志指示”,罚200元,扣3分,虽然安全会经常提醒,在这个区域不慎被抓拍的驾驶员不在少数。分析其心理活动特征:一是麻痹大意思想;二是注意力不集中;主要是麻痹大意心理作祟。

(二)缺乏系统的交通规则知识对道路交通标志、标线,新的法律法规根本不了解或一知半解,工作起来凭本能和习惯,对交通法规知之甚少,因而出事的可能性就大。有这样一个案例:集输总厂出来去向设计院方向,车流量巨大,左拐难度高,正常的操作是等车少了或者没车了,驾驶员心想问题不大,慢慢挪过去就是了……就在这么一个念头的驱动下,被直行车辆刮擦了,赶上春节,相信驾驶员这个年都没有过好。就因为缺乏安全知识,不知不觉违章,就被狠狠地教训了一回。

(三)侥幸、从众心理侥幸从众心理是一种普遍心态。有这种心态的人,不是不懂安全交通法规,也不缺乏安全知识,甚至还是大家心目中那种技术派,大多数是“明知故犯”。从众心理,看见别人违法行为,或是看见大家都那样做,自己明知不对,但也照着做。在他们看来,有把握的违章肯定不会出事,明明我都观察的很仔细了,怎么可能出意外呢?他们忘记了百密一疏的道理了,这实际上是把出事的偶然性绝对化了。在实际工作环境中,持有侥幸心理的人,时有所见。例如:穿高跟鞋开车;打电话开车:明明知道自己忘记带证件,仍旧驾驶车辆;车辆转向信号灯坏了,依旧上路行驶等。

(四)自以为是,无所谓心理无所谓心理常表现为心不在焉,满不在乎。这里也分几种情况:一是有些人根本不把规章制度放在眼里,觉得啥章程不章程,章程都是用来卡老百姓的,这种情况出在心理上,就像青春期少年逆反期,越嘱咐不能干的事越要去尝试一下,缺乏正确认识。二是对安全交规学习理论上很重要,真操作就全放脑后边了,在行为中根本不把安全法规放在眼里。三是自负,就是觉得自己什么都比别人强,认为自己就是最厉害的,这种极端的表现就是争强好胜,不顾后果地蛮干、胡干。盲目自信,自以为绝对安全,我行我素。这种违章一旦发生事故,必然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3、反习惯性违法的对策措施

(一)找出违法现象要反习惯性违法,首先得让职工明白哪些行为是违法行为。今年初,车队认真开展了“三比一争”我为安全做诊断主题活动,全员查找习惯性违法现象及后果37条(管理方面3条、个人行为方面21条、不安全状态13条),将习惯性违法现象整理出来,组织员工学习,加大考核力度,发现习惯性违法行为及时劝阻教育,提前做出防范措施,才能有效地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避免不必要的事故损失。

(二)大力开展安全教育我们针对这些“习惯性违法”的特点,今年重点开展对《HSE违章分类清单》学习,开展周一驾驶员讲安全心得体会及安全操作感悟,安全生产月组织了“聚合力 保安全 创标杆”安全演讲活动,全体驾驶员参加了“五不一确保”安全承诺签字活动,干部职工齐参与,目的就是凝聚全员的力量,切实提升安全意识,使职工具备法治观念,懂得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用血的教训换来的宝贵经验,从而大大减少随意作业的机会和条件,从根本上避免事故的发生。

(三)班组建设是主阵地班组是车队的“细胞”,班长是反“习惯性违法”的主要执行者。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班组长的作用不可忽视。。因此,车队在“十八法”分析会基础上,发展壮大班组长队伍,让年轻人参与班组建设,一个班组8个人,有一个年龄大的号召,再有一个年轻的副班长响应,气氛很重要,基层不像机关,人员素质高低不一,就像定期召开的班组分析会,分析过程中一开始都是老好人,能把身边的不安全行为、事故苗子和事故隐患摆到桌面上,需要一个过程,车队谆谆教导,给他们说明互相监督,互相提醒的重要性,到现在班组会他们都能认真开展工作,揭开盖子,安全工作不走过场。

(四)强化素质提升 加强员工的技能培训,重点采取“导师带徒”,提高员工的业务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2016年技能大赛取得集输总厂2、4、5、6名;油田银奖的好成绩。加强员工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的教育,在全体员工中树立“安全正点,优质服务”的理念,做好车辆服务。继续深入开展“1811”、 “1531”劳动竞赛,推进创新工作建设,深化“青年素质能力提升”活动,为员工成长成才搭建平台;加大典型培养选树力度,形成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良好局面,营造争先创优的的浓厚氛围,努力提高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