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电子政务建设的动因

2017-12-20 21:27陈井平
科学与财富 2017年32期
关键词:民族自治民族区域电子政务

陈井平

摘要:本文对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电子政务建设的动因进行了探究和分析,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找到了电子政务建设的必要性。基于此,本文还对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电子政务的建设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民族区域自制;地方电子政府;动因

1.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电子政务建设的动因

1.1政治原因

暴徒打砸抢烧等突发意外事件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要多于内地,再结合内地的群体性事件来看,参加暴乱的人的普遍共性是对现实和政府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满等。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民族地区群众往往将政府放在很高的位置,在他们看来政府是完美无缺的,对于群众的问题,他们总是能够及时地了解和解决。但是,事实上,群众在政府部门办事的过程之中总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这是由于地方政府重叠的部门和较低的办事效率,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语言交流困难,交通条件落后等造成的。因此政府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就受到了影响,在为民众和政府之间埋伏下了矛盾。因此,加快电子政务发展的步伐,不仅能够对民族团结产生积极的影响,还能够推动社会朝着和谐的方向发展。除此之外,建设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电子政务能够将民族自治地方和平发展的良好形象在互联网平台下展示给全世界。更重要的是,电子政务在民族自治地方政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民族自治地方社会发展风险预警信息系统”的建立能够对社会风险有着提前的认知。当危机发生时,政府间的信息传递能够在建立的“应急指挥系统”的帮助下对各方力量进行快速地调动。

1.2经济原因

在有些人看来,在落后的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电子政务的建设是毫无意义的。这种观点指出了不平衡的经济发展,但是却缺乏发展的战略眼光。众所周知,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电子政务建设环境恶劣的根本原因是落后的经济,然而,导致该地方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就是信息的匮乏。任何地区经济发展都要依赖迅捷互动的信息。因此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想要获得更多的信息量,对电子政务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电子政务的背景下,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信息获取的能力和效率能够得到提高,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得到协调发展等。

从经济效益来看,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推动政府建设,一方面,中间层次得到了减少,行政效率得到提高,行政成本得到了缩减。另一方面,国家的财政收入会在管理有效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得到增加,避免不必要的损失的现象发生。从服务效益来看,政府的直接经济收入不会在提供的各种电子服务中得到增加,但是企业和公众将会从中受益良多,那么社会和民众就会更加爱戴我们的政府,增强它的威信。由此可见,电子政务建设不能忽视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者之间关系的处理,只有处理好了这两者的关系,那么电子政务双重目标就能够得到实现。

1.3文化原因

人们的内心和精神受到所在地区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化的意愿能够促进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文化建设能够被电子政务所推动,并且能够在电子政务的帮助之下,对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风俗文化进行展示和宣传。电子政务是一种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的革命性力量,它自身的优势是非常显著的:巨大的信息量和较快的传播速度。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结构在电子政务的推动下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和深刻地转变。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信息在电子政务的推动下加快了共享的步伐。政府在知识和思想等方面的引导的深度很显著的。毫不夸张地讲,电子政务是人类文明的重大进步,这主要是基于最广泛意义上的知情权被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人们所获得了。

2.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电子政务建设的对策

2.1从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制定总体规划

和发达地区相比,大部分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经济是较为落后的,故而在对电子政务进行建设的时候一定要有选择地进行,且对工作重点进行明确。找到首先实施电子政务的领域是极其重要的。故而,调研规划工作一定要有秩序地开展,找到优先发展的领域。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电子政务建设,专门的电子政务领导机构的成立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能够使得整体把握电子政务的发展成为现实。其次,为了充分地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必须要对上下左右的关系进行正确地处理。最后要给予电子政务战略规划足够的重视。

2.2拓宽思路,多渠道融资

只有在大量的建设资金的保障下,电子政务的建设才能够顺利地开展。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主要依靠中央政府的专项财政转移支付等。故而,对电子政务建设的资金问题的解决是极其必要的。民族自治地方的电子政府建设的资金来源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国家应当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相关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以及对该地区所需要的基础设施的投入进行不断地加大。另一方面,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政府可以采取积极的措施对外资进行吸引,共同参与其电子政務的建设。

2.3实施信息人才战略,全面培育民族地区人力资本

对人才资源的开发可以通过培养和引进这两种方式来实现。近些年来,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由于对外部人才引进的过度依赖却对本土人才的培养有所忽视从而使得人才流失现象变得严重了。对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人力资本从多方位来培育。首先,可以对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公务员能力的培养进行不断地加强。对于该地区的公务员,素质再造是极其重要的,可以通过在岗培训等形式来实现。对公务员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进行提高和增强,从而使其成为支持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电子政府发展的坚实的人才力量。另一方面,对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公众的信息化水平进行提高。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应该在现代教育中充分地发挥电视、广播和网络资源,对远程教育的作用进行不断地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落后的师资队伍和不高的教育水平使得其对远程教学的重视程度很高。将信息化应用技能普及到民族区域的人民群众中。

2.4结合民族地区实际,建立健全绩效评估机制

民族自治地方的政务建设需要充分地考虑如何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电子政务建设绩效评估体系的建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自治地方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展。进一步地将,对于所有电子政务的工作人员的政绩考核范畴之中应当涵盖着电子政务建设和使用的效益水平。除此之外,电子政务指标体系应当科学合理,并且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对这些措施进行完善。

3.结束语

全文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对电子政务建设的动因进行了阐述,并对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电子政务建设提出了几点对策,总结如下:从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制定总体规划;拓宽思路,多渠道融资;实施信息人才战略,全面培育民族地区人力资本;结合民族地区实际,建立健全绩效评估机制

参考文献:

[ 1] 张锐昕.电子政府概论 [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5.

[ 2] 李妙然.行政环境与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 [ 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006, (1).

[ 3] 吴江.提 高政府执行 力之路径 选择 [ J] .开放潮,2006, (3)

内蒙古农业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名称:《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电子政务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0yb7

猜你喜欢
民族自治民族区域电子政务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范式
理解民族区域自治法:社会主义的视角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与发展的基本逻辑
发展型自治
论湘西地区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
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中国电子政务的“短板”
湖北五峰:民族区域自治30年实现『三级跳』
民族自治地区关工委工作诹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