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初探

2017-12-20 21:49司晓慧
财会学习 2017年24期
关键词:会计事业单位改革

司晓慧

摘要:会计核算事关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益,也是影响事业单位的职能履行情况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隐藏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修订和完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准则和模式,也成为事业单位财会工作努力的新方向。文章从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必要性入手,探讨和提出了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措施,希望能对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有所帮助。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改革

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以会计主体核算为主的财务活动。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具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它要在制度完善的基础上进行。2013年实施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财会制度,为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以此为根本,事业单位的会计要素、科目设置日益完善,许多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也逐渐步入正轨。不过,随着社会发展,事业单位的结构和性质都发生了明显改变,事业单位会计操作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势在必行。

一、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必要性

(一)会计制度落实后,有待发展和完善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是国有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基本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于2012年12月5日由财政部修订通过,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该准则就事业单位的会计行为做出了明确规范,不过,《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有限,因为关于民办学校、社团组织等非营利组织性质的事业单位的会计行为,《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根本没有提及。因此,这些非营利组织性质的事业单位在会计工作方面,只能按照《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规定行事。再则,我国事业单位科目众多且不断发展变化,而会计制度却没有根据会计纳税核算科目变化补充和完善相关制度,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远远落后于财务预算与管理事务。此外,在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和监督方面,许多事业单位还没有建立内部监管机制,致使单位经济事务管理职责交叉、管理混乱。

(二)会计收付实现中存在许多问题

会计收付实现制又称现金制或实收实付制,目前,我国事业单位与非营利性组织的财会业务多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不过事业单位经营业务实行的多是权责发生制。会计收付实现制以款项收到或付出为标准,其重点是在收入和费用归属期间做好收入实现、费用发生记录。总而言之,事业单位的现金收支行为在发生期间要全部记作收入和费用,而不要考虑现金收支与经济实质的关联。不过,结合实际来看,许多事业单位在施行收付实现制时,专注于年度现金流量和长期资本支出情况,根本不会在付款当天费用进行核对,这很容易将企业经常性、资本性支出混淆到一起,会计核算也无法有效开展。受此影响,事业单位在会计工作中经常会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缺失等问题,会计核算无法真实反映资金实际收付情况。

(三)财会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与企业相比,事业单位是一种非盈利性的社会组织,这是事业单位与企业的一个显著不同之处。由于事业单位没有利润追求目标,加上事业单位的财务收入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所以,许多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在财会管理中,都缺少责任意识和危机感,许多财会人员都很少会根据社会发展去学习新的会计核算方法,去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再则,由于缺少经济压力,许多事业单位在财会人员招聘时,对会计的要求都不高,许多会计人员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会计教育,而在入职后又很少接受财会方面的培训,所以,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专业性缺少保障,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二、事业单位会计改革路径和措施

(一)完善会计制度,健全会计管理框架

发展大计,制度先行。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要想促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规范发展,必须要完善会计制度,加强会计管理。这就要求有关部门根据当前事业单位会计管理现状和特点,结合其中存在的问题,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单位制度结合起来,将事业单位和民间组织的会计制度工作统一起来,将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糅合到一起,建立一套适用于所有事业单位的、具有我国特色的事业单位通用准则,以统一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标准,使不同行业的会计行为都实现规范化。然后,各个事业单位要根据自身经营特点和性质,细化会计科目设置,增设“会计结余”科目,当月解决账务余额问题,解决会计科目设置混乱等问题,改变过去会计部门职能划分不明确、管理交叉混乱的状况。与此同时,建立完善的会计管理监督体系,关注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连贯性、可比性,确保事业单位的会计收支和资金流向真实反映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状况,以实现财政收支平衡目标。

(二)引入权责发生制,关注固定资产管理

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的非财政拨款的经营性活动施行的是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有着本质区别,不过,它与收付实现制不是对立的,相反,权责发生制能节约单位开支,使收入支出和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因此,在新的发展时期,事业单位要根据事业单位经济运行规律和会计核算要求,将权责发生制引入到会计工作中去,然后,完善权责发生制运用条件,科学选择会计核算基础,确保经济业务会计处理的完整性,逐步推进单位会计改革,争取在确保单位会计核算质量的基础上实施权责发生制。在此基础上,创新固定资产和基建项目核算方法,将虚提折旧、摊销等一些新的会计核算方法用到会计工作中去,如在资产折旧处理上,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全面掌控固定资产价值变动和使用情况,将相关资产按照市场公允价值入账,同时争取更多来自社会的捐赠资产,重建非流动资产基金,以促进单位经济业务发展。

(三)加强会计监督和管理

会计监督和管理是会计基本职能之一,也是确保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的关键。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现状大致如下: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内部约束乏力,人员岗位职责不明确,会计监管不力;许多会计人员在原始凭证审核、管理方面把关不严,惟领导命令是从;单位负责人的责任意识淡薄,有时会私下授意财会人员做一些违法乱纪之事。这些,都是新时期事业单位会计改革中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这些也反映了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那么,如何解决事业单位会计监督问题呢,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点做起:首先,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实施职务不相容分离制度和会计复核制度,规定会计收付、结算和登记必须两人以上分工办理。其次,建立内部审计制度,设立会计部门,强化单位负责人的会计主体责任,对会计协调、执行和编制等问题进行有效管理。再次,根据会计法律法规,对相关部门和负责人进行不定期的审查和抽查,加大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用法律制度规范财会人员的思想和行为。

(四)成立一支高素质的财会队伍

会计人员是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主要推动力量,也是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参与主体。鉴于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事业单位会计改革质量的影响,因此,事业单位要重视会计工作队伍建设,严格招聘程序,严把会计人员准入关,引进一批高素质的财会人员。然后,在会计人员入职后,将新老会计人员集合到一起,开展法规、制度日常培训,开展业务知识教育,经常性地举办单位管理培训,并根据会计人员和事业单位财会工作需求,搞好继续教育培训,借助正反典型引导他们认识到会计监督和自律的重要意义,强化会计人员的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提高他们的判断能力和业务素质。与此同时,加快内部会计软件和设备升级换代的步伐,要求会计人员在学法的基础上,牢固树立终身学习意识,熟练运用先进的会计软件及处理会计工作,深刻领悟会计工作的内涵,严格守法,认真执法,依法办事,不因为外部压力去做违法乱纪之事。此外,事业单位还要加强会计人员管理,根据会计工作性质和运行情况,给财会部门、会计人员提出更多的建议,对会计人员进行监督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薪资、待遇挂钩,以激发会计人员的工作熱情。

综上所述,随着新会计制度的全面实施,事业单位在会计处理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事业单位要根据内部会计工作发展变化,做好会计制度建设、制度衔接、内部监督等工作,以规范单位经济运营管理,提高单位会计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新.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初探[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2:46-47.

[2]陈素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初探[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06:161-162.

[3]张舒.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10:158-159.

[4]杨建辉.初探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有效建议[J].现代经济信息,2016,05:176.

(作者单位:哈尔滨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农垦分中心建三江管理部)endprint

猜你喜欢
会计事业单位改革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会计统计发展探究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