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药创制探析

2017-12-20 11:17冯殿宝
科学与财富 2017年32期
关键词:新药制药靶点

冯殿宝

目前,制药业面临新药研发投资萎缩、新产品批准和上市数量减少、专利期满等问题,药物创制模式正在产生新的变革。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药物创制能力已有了很好的积累。面对变革的机遇,如何利用和发挥我国优势,突破国外大型制药公司的壁垒,成为我国制药业未来发展的关键。

一、世界药物创制的发展态势

1、新药创制难度增加

近些年,新药创制难度呈现增加趋势,医药开发经费在逐渐增加,但新药数量却没有相应增多,反而呈现下降趋势。获得批准的新分子实体销量能够达到重磅炸弹级水平的大约为2l%,临床成功率在过去20年里也没有太大变化。新药创制数量的减少既有管理方面加强的原因,也有药物创制模式变化的原因。靶标是新药创制的关键,围绕靶标的新药发现主要分为两种模式:传统模式和现代模式。传统模式就是功能导向型模式,药物的研发是围绕药物进行,即先对药物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从而寻找药物的靶点,以此为基础开发新的药物。而目前的流行模式是靶点的导向模式,即先寻找和研究药物的靶点,然后再寻找与药靶相结合的药物,但这几年还没有大量适合药物的靶点得到确证,靶点药物的开发面临很大的困难。“最好的临床候选药物是已经上市的化合物”是目前药物界普遍认可的真理。在新药研发越来越困难的状况下,为了缩短研发周期、减少投资、提高成功率,跟随模式或超越模式,以及在不改变框架结构的同时改变剂型等仿制创新模式得到了广泛应用。

2、借助外力成为制药公司创新的主要源泉

20世纪60年代,大部分医药基础研究主要来自政府资助。面对新药产品开发流程上有前景的候选药物缺乏、重磅炸弹药物面临专利到期赖以盈利的品牌专利药面临仿制药竞争等困境,大型制药公司积极加强与科研院所、大学和小型科技企业的合作,积极利用公共资源的成功进行药物开发。大型制药企业开始了与研究院、大学和小型科技企业,包括生物公司合作,合同外包、授权经营、合作开发等开始成为大型制药公司药物开发的主要方式。同时,为了获得更大发展空问,大型制药公司从商业竞争的角度出发,积极寻求重组和并购,获得技术或者市场。

3、制药企业采取多种手段加强专利控制

专利对制药业来说意味着巨大的利润,对一个年销售超过1O亿美元的畅销药,每拖延一天就是300多万;2009年全球药品销售额中专利药销售额就超过了80%。为了能争取更长时间的市场垄断,在新药开发越来越困难、仿制创新逐渐得到关注的状况下,制药企业利用法律手段,采取了多种方式实施专利控制,比如通过控告生产通用名药的公司侵犯专利权获得30个月的专利延长期,使药物在儿童身上测试得到 6个月的专利延长期,对某种畅销药进行微小改动再次申请获得新专利及FDA的批准等。此外,品牌药公司还采取申请将处方药转变为非处药、积极和生产通用名药的公司合作等手段,拓展新渠道。

二、我国药物创制的现状

1、新药创制实力有待加强

我国已经基本形成化学药为主、中药为辅、生物药为补充的产业体系结构,建立了一批 药物筛选技术平台、药效学评价及药物代谢技术平台、药物安全性技术平台、药物临床评技术平台、生物技术药物产品技术平台等,药品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产品质量和生产管理体系已位于发展中国家前列。但药物创制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多方面知识和长时间的经验积累。目前,国际领先的大型公司的数据库都已经积累了几十年,有的甚至超过了百年,其中还包涵很多独到的经验和技巧,不是很短时间就能掌握和熟练运用。由于新药创制研发强度大,且新药研制过程很长,只有某些类型的大型制药公司才承担。国内制药企业多是加工型和生产性企业,利润不太高,受自身经济实力的限制,再加上国内的投融资体系不健全,激励机制不够等诸多原因,多数企业都不愿涉足新药创制领域。我国大部分医药企业的研发投入比重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制药企业在研发人员配置上也存在一定问题。这些原因直接导致我国新药创制数量不够。

2、企业对专利关注度不够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进一步促进医药创新,我国先后出台了许多知识产权法律和行政法规,有效地保护了药物开发的知识产权,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药品研发和生产中的低水平重复。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国制药企业对专利的利用还远远不够,企业还没有成为医药专利申请的领先者。企业对专利的利用还不成熟,尤其在应对国外企业的专利方面基本处于守势,对公知技术和专利保护点分辨能力不够,不能通过构建专利网对产品和技术进行多层次保护。人员配备还不够,我国90%以上的制药企业没有专门的专利略研究门和专门的人才,即使已成立知识产权部门的企业,其知识产权人员配备也比较少。

三、我国新药创制建议

中国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医药市场。在巨大利润的吸引下,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通过在中国组建研发中心、并购中国企业或者与中国的制药公司合作等方式,积极开拓国内市场。我国具有一定实力的制药企业也开始加大药物创制力度。但药物创新是资金、技术和人才密集型的活动,我国在目前的状况下,既要積极加强技术开发,也要学会充分利用各种国际规则,积极开拓国内资源,开展药物创新工作。

1、主动寻找各种信息资源

新药开发需要大量的数据信息,在目前的状况下,我国要试着开发各种路径,开药物信息渠道。想办法收集被国外大型制药企业放弃的临床候选药物或靶点的阴性数据,补充国的新药开发信息;结合我国目前的优势,包括病理资源、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研究、临床病例丰富等优势,积极寻找新信息;利用我国中医药优势,包括古方和现代复方等,通过分析有效成分等,引导我国新药开发。

2、加强药物专利的学习和利用

在进行药物研发时进行全面的专利检索,尽量避开已有专利;对已存在的专利,可对其进行详细研究并进行改进,产生外围或者从属专利;对已形成壁垒的专利,可通过合法手段, 包括购买专利、使用在中国没有专利或者已经过期的专利、省略专利求中某些实质性的必要技术特征来规避专利侵权等手段,尽量加以利用。要尽快形成专利,对自主开发的药物要尽快形成专利群。可通过产业技术联盟等手段实施专利共享。积极主动地采取专利战,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新的路径。

3、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源参与新药创制

在进行药 物创制的时候,可以考虑采取如下模式。打破改变传统的线性科研驱动思维,建立科研、生产、销售的一体化模式,将产业层面 对科研活动的参与提前到实验室阶段,使产品从 立项就成为科研开发的最终目的,提高企业的参与度。积极引导各种资金,尤其是伴 随着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医药经济区域集聚的形成,通化医药城、上海张江药谷、北大生物城、广州国际生物岛等医药产业集群园区的出现,政府可考虑在这些产业集聚区内搭 建融资平台,发展专业化的投资,积极引导医药企业、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利用合资合作、技术转让,以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入股等各种创新资源进行相互对接。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药制药靶点
鲁南制药:瞄准“治未病”深耕“大健康”
维生素D受体或是糖尿病治疗的新靶点
肿瘤免疫治疗发现新潜在靶点
三生制药集团
三生制药集团
丙型肝炎治疗新药 Simeprevir
心力衰竭的分子重构机制及其潜在的治疗靶点
鲁先平:一个新药的14年
新药来自何方
氯胺酮依赖脑内作用靶点的可视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