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主要问题与对策

2017-12-20 07:39谷建中
科学与财富 2017年32期
关键词:风险管理商业银行

谷建中

摘 要:随着经济不断发展,金融环境越来越复杂,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信贷风险压力也越来越大。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货风险管理存在风险管控水平滞后、监督机制不健全、内部管控体系协作不良、信贷政策制度依据不科学等问题,亟需关注。

关键词: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信贷结构 内部管控

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及风险管理的概述

风险管理是指某个组织为降低某种风险而进行的包括风险管理目标的设定、风险的识别评价和风险管理方案的选择等方面的决策过程,以及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对风险管理所进行的监督与效果评价。信贷风险管理是风险管理的一部分,它是商业银行采用风险分析、风险预测、风险控制等方法,预防、回避、消除或转移经营中的风险,从而减少和避免经济损失,确保经营资金的安全性。

信贷风险的管理目标就是将信贷风险及所导致的损失降至最低限度。信贷风险管理贯穿于信贷业务的整个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应最大限度的减少和避免风险带来的损失。因此,商业银行如何科学地进行信贷风险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必需确立正确的方针政策。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要坚持:事前防范、早期控制、内部消化的原则。其次,考虑贷款潜在性损失的大小, 防范风险,在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性及流动性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影响信贷资金安全性的风险因素。最后,考虑收益和损失间的关系,以最小的损失赚取最大的收益。

二、提高商业银行信贷的重要意义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商业银行又是金融的核心。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是各种经济风险的集中体现。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经济运行高度货币化、信用化和金融化。作为金融中介的银行,以货币和信用为媒介,和经济社会中各个经济主体发生着广泛的信贷联系,所以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为整个经济风险的中枢。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偏低,管理手段较为落后,不良贷款率偏高,严重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对此,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和管理手段显得十分必要。

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信贷风险是指银行贷款损益的不确定性,它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担负着转轨与发展的双重使命。在这种背景下,银行信贷风险防范能力相对薄弱,伴随银行业自身的高速发展,信贷风险不断积累扩大,近年以来,国内银行大案频频曝光,且主要集中于信贷领域,由此可见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因素大量存在,直接威胁我国银行体系的安全,稳健运行,银行信贷状况堪忧。因此,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而言,找准风险成因,有针对性地加以管理,对维护金融体系稳定至关重要。

四、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风险管控水平滞后。我国商业银行在信贷管控风险上远不如欧美发达国家严格规范,甚至还运用量化模型的理论运用状况。我国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上还在运用头寸匹配管理方法以及资产负债指数为参照的管理状况,整体的信贷风险管控还没有完全地实现更为制度专业的侧算处理,相关数据收集分析还不够专业,对于潜在的信贷风险无法有效的防控,对应的风险预警管理较为缺乏。

(二)缺乏稳健的监督机制。我国商业银行在银行信贷业务管理监督工作上投入较少,导致在银行信贷风险管控上缺乏稳定持续的监督管理,尤其是在新兴的金融产品方面缺乏有效的监督。另一方面,由于在金融机构退出机制上还缺乏成熟的管理,没有对應科学的退出流程管理,实质性的操作也没有充分的经验,从而导致银行在承受的金融市场压力与惩罚相对缺乏约束力的情况下,可能为了自身利益而出现道德风险,从而引发银行自身的运营危机。

(三)内部管控体系协作不良。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在信贷风险管理上缺乏完善的体系构建。一是没有专业针对现代化金融企业的专业决策制度与办事程序,金融决策者在管理上缺乏有效的制约,决策缺乏科学合理性。二是银行内的各部门主要集中在部门对应的具体业务处理中,对于整个部门以及各单位的协同操作缺乏应有的调控管理效果,甚至会出现各部门为了自身的利益各自为政。三是各岗位的职责权限设置也相对模糊,出现问题容易出现相互推楼,但是解决问题时却无法做到协调配合,工作开展缺乏科学有效的量化指标做监督推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规范工作状态无法有效地调动。

五、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对策

(一)调整银行信贷结构。银行要充分的依据市场导向,通过经济杠杆的变化来展开银行金融业务管理中的收益与成本管控,确保银行在业务中可以达到一定的利润空间,同时能得到管理结构的调整。要在保证利益的同时不断的优化金融服务,从而更好地吸纳更多的客户与资金资源,在面对市场竞争时有更为科学合理的操作办法。银行运营的利润与价格需要保持公开透明化,同时要确保统一性标准,让业务的开展能够符合市场规律,提升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控水平。

(二)快速完善监督机制。一是完善我国信用体系建设。要完善我国信用体系建设,有效的针对我国社会风气不佳的现状,避免因为个人道德败坏而引发银行的不良信贷风险率上升,控制信贷违约行为,降低信贷风险。二是强化信贷预警机制。要强化信贷预警机制的建立与完善,要提升预警机制的运作效率,及时的反馈预警效果。要保证信贷风险预警机制体系的健全专业性,能够有效地转变传统风险管理的滞后掌控,及时地判断风险,控制风险发生率与发生的严重程度,让风险预警分析判断更加准确有效。三是完善金融机构退出机制,完善退出流程,为银行退出提供制度保障及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避免道德风险。

(三)加强机构内部的控制管理。要商业银行内部的风险控制管理,从传统粗放型管理模式逐步转变为精细化管理,让风险与收益得到有效的监控与平衡。要落实风险责任追究机制,要将责任落买到个人,提升各岗位工作的责任心,避免问题发生后的责任相互推诿。要对各部门、各岗位的权责做明确的划分,要强化风险管控意识,做好人员培训管理与工作考核监督,同时运用激励制度达到风险管控意识的强化与调动,增强部门之间的协同操作能力,提升业务操作科学规范性。

结束语

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进行着革新,从表面到深入、从简单到综合,不断研究完善。然而必须承认的是,我国商业银行与国外先进银行的最大差距依然在风险管理上,这也是我国商业银行整体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不强的根本原因。面对金融全球化的不断加强和金融竞争与创新的发展,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必须正视经营风险问题并尽快构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模式,以提高自身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 信贷风险伴随银行产生而产生,是银行业的天然产物,是客观存在和不可避免的。信贷流程管理就好比一个净化器,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一层一层的对企业进行筛选,优选朝阳行业,从中选择出发展前景良好的企业,作为潜在贷款客户。再进行自身优化,优化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系,提高银行的工作效率和决策的有效性。最后对存量贷款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问题贷款和回收不良贷款。建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流程化管理;以期达到预防、规避、转移、化解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最终目标,从而减少不良贷款引起的损失,增强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小平.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及对策分析[J]. 科技和产业, 2008, 8(7):91-92.

[2]李永宏. 当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西部金融, 2006(11):40-42.

[3]孙丽华.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及对策研究[J]. 消费导刊, 2010(2):112-113.

[4]成丽英.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及对策[J].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23(1):51-52.endprint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商业银行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国有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防范策略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
本地化科技翻译的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