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

2017-12-20 08:18柴晶晶
科学与财富 2017年32期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应用型实训

柴晶晶

摘要:随着世界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在信息技术化方面也有很大的突破。这也要求我国要更加注重计算机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知识方面的培养。目前,我国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还不非常明确,人才培养的侧重点也不突出,这与市场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还有很大差距。为了改变这些问题和现状,我们需要对计算机与技术专业应用型方面的人才培养制定合理的目标和模式。所以我们这篇论文的主要目的是对计算机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进行分析。

关键字:计算机科学人才技术应用型目标模式

引言:我国市场对计算机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量是很大的。传统的应教模式主要是对教师所讲解的重要知识点进行笔试考核。但实践操作没有得到重视,我们更加注重学生个人能力素质的培养。提倡这种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并重的局面。当然在培养计算机科学应用型人才的同时也要对创新方面的内容加以重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要制定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接下来,让我们对计算机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进行浅谈。

一、计算机类专业教学现状

1、基础理论知识参差不齐。在大部分的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由于城乡教育不平衡的因素,有一部分人没有接触过或者对计算机接触的少,而又有一部分人很早就接触到计算机并已经掌握了基础知识。甚至在某些实践操作领域上的熟练度超过了老师。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同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计划,这将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2、课程的开设要与学生的专业具有配合度,所以这样的课程设置就很重要了。正因为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的市场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由于本科院校的教育水平与市场需求的人才有很大的差距。本科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如果要想适应市场的需要,就要加强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包括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现行人才培养方案分析

1)培养目标和定位还不十分明确。人才知识能力的培养要与市场人才需求相配合,我们要培养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就要结合市场应用知识进行培养。这也是改善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困难的方法。

2)完善计算机科学的课程教育体制。要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专业知识的教学内容的兴趣性,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编程语言枯燥乏味,但是也是可以结合教学方法进行改善的。当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效率也很重要。

3)课程的资源安排相对落后。就目前为止的计算机教育现状来看,本科院校使用的课程资源还是以往的资源,不符合当代中国市场的发展。所以这种不合理的课程资源安排,理论知识多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学生的个人培养能力没有时间开发。同事,这也就是大部分本科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无法适应市场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4)师资力量落后。大部分本科院校的教师基本上都是普通高校的本科毕业生,虽然也有硕士研究生,但引進的具有职称的高级教授缺少之又少,师资队伍相对薄弱。所以,现在具有高学历实践性强的老师不多。老师不但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的实践操作技能,这才能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

1、结合实践内容和市场应用需求对课程内容进行还整:在确定本专业应用型课程体系以后,与本专业内容知识结合进行整改。在没有大程度违背教育培养原则的目标下,对原有内容进行增、删、改,写出教学大纲,特别关注其中的综合性实验与设计性实验。

2、注重专业性特色教学模式的开发:专业性特色化教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很大的作用,抓好在特色化教学方面的发展对于学生的学习可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要多引进一些具有专业性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教师,同时他们也可以自己根据自己的专业能力制定适合学生们的学习方案。教师要结合本专业的特色有选择性的与本专业的实践知识的重点结合在一起,这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3、抓好实训教材建设:实训练习是检测学生实践能力的最好机会,学生学好知识应用好坏的是否,都可以通过实训体现出来。所以抓好实训教材建设是很重要的。

4、开启准备实训模式:学生和教师要学会善于总结之前毕业生的就业方面的经验,这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具有宝贵的价值。本科院校要加强实训方面的准备,这不仅可以提高就业率,还可以加强本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这样的好机会,何乐而不为呢?

5、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实践性和综合性作为计算机科学专业的灵魂,是非常重要的。搞好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抓好创新的机遇,这是学生培养个人能力的基础。同时,它也是计算机科学专业的特色,所以我们要重视实践和创新环节。

结束语

本文结合了计算机科学专业技术课程的发展现状,对其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式进行了分析。计算机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和当前市场发展密切相关的。在进行培养能力的同时,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不仅要对理论知识和操作实践加以重视,也要加强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同时在实训阶段要结合市场需求及时做出调整。同时,计算机科学技术化教程的发展的道路是与时俱进的,也是不断改革,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 陈锋,吴明晖,颜晖等.影响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11,(5):23-25.

[2] 张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的研究[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9,25(1):38-41.

[3] 燕杨,李岩波.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中的“羊群效应”及规避策略--以《计算机科学导论》双语教学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4,(32):44-46.

[4] 陈志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电子世界,2014,(6):235-235.endprint

猜你喜欢
计算机科学应用型实训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探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跨越式发展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浅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现代化运用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简介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