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区域物流对区域农业经济的影响研究

2017-12-20 00:34许迎迎孙承志
科学与财富 2017年32期
关键词:区域物流农业经济黑龙江省

许迎迎+孙承志

摘 要:为科学合理的研究区域物流与区域农业经济二者关系,更好的促进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借助农产品货运量、农业增加值两项指标,分析二者相关性,了解区域物流对农业经济的影响。本文以黑龙江省为研究对象,选取1995-2014年农产品货运量、农业增加值的时间序列作为表征农产品物流与经济增长的样本区间指标,运用spss检验探讨了农产品物流对经济水平变化的影响及二者之间的相關性,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农业物流发展水平还不高,需要加强黑龙江省区域物流的发展,提高农业经济。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区域物流;农业经济;黑龙江省

引言

现代物流已经得到大范围的应用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区域物流可以节约成本,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完善区域经济体系,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想在今后的发展中对物流业进行合理地布局与调整,充分发挥物流业对于区域经济的这些作用,就必须加快、加深对于物流业的研究[1-2]。

对于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影响的研究,国外起步比中国早。有学者提出物流政策是物流发展的基础,主要通过分析各发达国家政策,得出国外发达国家早在几十年前,就已认识到物流产业的重要性,并加大国家宏观的调控能力,在政策、税收等各方面促进物流业的发展[3-4]。也有学者从城市经济和环境角度,研究城市物流体系建设和交通网络的设置问题,利用交通仿真动力学模型,定量研究经济增长、运输需求、道路拥挤和环境污染的相互关联[5-6]。也有学者提出了水路运输预测中忽视了在内河航道的短期预测。也有学者研究了区域物流货物运输的预测方法,并且预测了特殊日用品在城乡公路网上的运输[7-8]。还有一些学者通过严格的程序建立了运输指标体系,来评估运输业的现状及未来的预期。考虑到运输是物流活动中最重要的部分,分析了运输条件的不同对经济增长带来影响[9-10]。

总体来说,现有的文献已经初步证明了物流产业对于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但是由于在物流行业相关数据收集方面所遇到的困难,很多学者在做定量分析的时候都对数据做了一些处理,或者采用其他相关数据来替代,而这些处理方法很有可能影响了最后的结论。因此很难说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已经得到了确切的衡量。另外一方面,现有的研究成果大部分集中在了物流产业战略规划的制定以及物流产业与经济发展关系方面,其他领域的研究相对不足。

1 研究区概况

黑龙江省位于我国东北部,是我国与俄罗斯进行文化交流、商品贸易的重要窗口,是我国外交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黑龙江省的物流业起步比较晚。2014年黑龙江省GDP为15039.38亿元,物流业产值增加了683.12,约占GDP的4.54%,这样的比重在全国范围内属于发展缓慢的水平。此外黑龙江省物流相关企业数量庞大,但规模偏小,所以统一化管理困难。同时物流的信息化水平低、物流人才严重缺乏阻碍了区域物流发展。黑龙江省物流业能否改变现状,决定了今后能否取得经济的快速发展。黑龙江省地处东北平原地区,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但是省内物流业起步较晚、物流企业竞争力低下,加上气候对于物流的制约,才导致黑龙江省物流现在的格局。面对黑龙江省这样的情况,我国制定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还将黑龙江省作为“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黑龙江省能顺应时代的变化,抓住各种机遇以及挑战,那么黑龙江省的发展前景将极其广阔。

2 数据来源

本文以黑龙江省的年度数据进行分析,具体的样本区间为1995-2014 年,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黑龙江省年鉴(1996-2015)》,本文中还有部分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中国物流采购与联合会网站等。

3 结果分析

黑龙江省是我国的一个农业大省,被誉为“全国产粮第一大省”,该地区特有的黑土,使得农业产量遥遥领先于其他省份,是我国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的重要产地。农业在黑龙江经济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2014年农业增加值1925亿元。近些年,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很多产业有个新的突破,产值也有了新的增高点。物流业可以克服时间,空间的等因素的影响,将产品从生产者运到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在研究区域物流对黑龙江农业影响之前,我们需要明确黑龙江省物流和农业的关联程度,本文统计了黑龙江省1995年-2014年货运量和农业增加值的数据(表1)。

由表1可以看出,物流业货运量与农业增加值相关性为0.63,这表明现阶段黑龙江省农业和物流业的相关性不太强,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黑龙江省农业物流发展水平还不高。利用spss软件对表1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的结果如表2

发展农业物流有效地降低了我省农产品流通的成本,从而降低交易费用。农产品流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农产品价值的最后一步。然而据统计,大多数农产品生产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不到10%,而流通成本却占到总成本的70%以上。黑龙江省农产品流通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究其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农产品的运销主体分散。黑龙江省的农业的经营主体大多是个体农户,农业企业很少,由于农村居民点的分散,以及农村物流设施的不完善,所以流通过程中转存、转运现象严重。第二,农产品损耗大。农产品都有一定的保质期以及保鲜期,但是在农产品流通需要时间,因此农产品在转运,储存的过程中会伴随着变质,坏损的现象,从而降低了农产品的价值,得到的收益也会减少。第三,农产品在流通时要增加投入。农产品的鲜活是农产品的一个重要特征,所以在农产品进入流通之后,要经过特定的处理才能进入消费市场。例如,水稻要定期进行烘干才能保持其水分,家畜需要饲养等等,黑龙江省位于我国东北部,与中部以及南部的距离较远,所以想要保持农产品的鲜活就要增加许多投入成本,这是黑龙江省农产品成本偏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然而,农业物流可以有效地降低农产品流通中中的成本,成本的降低就会带来交易费用的降低。首先,黑龙江省物流会克服地域的限制,将农户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有效聚集,运输到消费地,从而实现其价值,给农民带来收益。现在省内就有很多企业会亲自去农村挨家挨户收购粮食,然后在进行销售。其次,随着黑龙江省的物流业的发展,基础的运输工具越来越完善,运输方式也从最开始的人工运输,变成现在的公路、铁路、轮船、管道、飞机运输,极大地减少了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花费的时间,即使从黑龙江省(我国最北端)到海南省跨越整个中国在7个小时内就可以利用飞机完成,这也就避免了过去在流通过程中的种种投入以及损耗。endprint

4 对策建议

黑龙江省农业物流可以整合农业流通中的各个环节,形成完整的、系统化的农业产销链,这克服了农业流通消耗时间长、损耗量大、投入大的问题,大大地减少了农业流通过程中的成本,增加农业的收益,带动农业的发展。

首先,农业物流加快了我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目前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现代物流能够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信息共享是打破时间、空间以及地域限制的一个主要因素。我省农业物流的发展,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解决农产品的运输、储存环节中损耗量大问题,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另一方面可以是农民能够掌握农业市场的变化,获取需要的信息,更加快捷的完成交易。

其次,農业物流使我省农业体系抗风险性增强。作为全国内的农业大省,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数量巨大,涉及到的部门以及企业非常多,而且每个单元都具有独立性,这使得农业管理具有一定难度。农业现代物流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涉及领域广,带头作用强,是加快新农村建设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农业的发展一定会带来农业相关企业的竞争,优胜劣汰的现象就会时有发生,而物流就相当于一根纽带,将资源进行重组,企业进行合并,这样可以减少中间环节,创造一站式服务,提高企业的稳定性,增强黑龙江省农业的抗风险性。

参考文献

[1]毋庆刚.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1(2):24-28.

[2]陆文杰,张正雄.福建省港口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J].物流技术,2012(1):24-27.

[3]刘广海,等.珠江三角洲铁路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5(02):11-15.

[4]王啸啸,等.河南省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性研究[J].物流技术,2014(17):233-236.

[5]张诚,张广胜,张志坚.农产品物流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3(01):399-401.

[6]张广胜.农产品物流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支持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3(03):222-225.

[7]杨昕,杨菲.西部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物流技术,2013(03):27-29.

[8]周其文.农产品物流园区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的研究[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2):11-13.

[9]严琰.供应链模式下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发展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7(02):90-92.

[10]杨扬,黄蓉,喻庆芳.区域物流与经济发展动态协整实证研究——以云南省为例[J].中国商论,2017(03):54-57.endprint

猜你喜欢
区域物流农业经济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节能监测中心
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区域经济环境下区域物流发展机理研究
区域农产品物流交通量分布预测系统的设计
产业集群视角下高职物流教育与区域物流协调发展的合作机制研究
北京市区域物流配送运输调度成本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