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及其构建方式的探讨

2017-12-20 00:21孟镇白洋
科学与财富 2017年32期
关键词:构建方式创建智能变电站

孟镇+白洋

摘 要:电力能源是我们人类生产生活都不能缺少的能源之一,当今各行各业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还对电力质量有着较高的要求,传统的电力资源供应方法还有电网设施已经很难满足现在的用电需求,所以要想满足社会对电力的需求,创建智能化变电所及其网络是非常必要的,这样能够有效满足社会对电力资源的需求。当然,智能变电站的创建需要多种技术的支持,以及科学的构建方式,本文就智能变电站的关键技术以及其构建方式进行简单分析,以供借鉴。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创建;构建方式;关键技术

电力行业发展极为迅速,现在的电力和电网以及用电客户之间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们对电力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这也是当今社会稳定发展的前提基础。现在的用电用户对电力供应质量的要求要比从前高很多,给电网的供应带来一定挑战。创建智能变电站给电力行业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智能制备优势比较明显,集高效、安全、可靠于一体,将其应用在智能变电站平台夯,能够有效保证智能变电站内部功能更加流畅的运行,让电力供应质量有所提高。当前,智能变电站已经在电力行业中广泛应用。

1 智能变电站概述

1.1 稳定可靠

对于变电站来说,稳定可靠是最基本的运行要求。从电力系统运行来说,其可靠性要求主要是变电站内部设备足够可靠,并要求电力设备和其电网有着一定的自诊能力,如果有故障出现时,系统能够准确报错,这样能够为抢修提供重要依据。智能变电站能够对电力系统内部设备做出实时监控,准确定位故障位置,同时自身还很灵活,容易操作,能够最大可能地降低故障出现的概率。

1.2 较高的互动性和集成性

创建智能变电站,能够在站内共享所有获取的信息,还能将电网和内部的设备给联系起来,让它们环环相扣,这样提高了变电所的互动性,让电网的运行更加高效化。同时,还能够实现变电所电网的现代通信技术以及传感控制等,为高端科技提供最坚实的基础让数据采集方法更加简化,获取数据也更加简捷,正常形成了一个科学用电服务平台,对实际的用电问题予以解决。促进电力行业快速发展,满足人们用电的需求。

1.3 节约成本

全新的智能变电站所使用的都是比较先进的电子互感器、光纤元件,将原有的老式线路和元件都替换了下去,这样能够有效降低能源消耗,造价又低,能有效解决电力行业的投资成本,更起到了保护环境的作用,让生态系统破坏程度有所下降,实现了绿色节能环保的发展理念。

2 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的介绍

智能变电站采用硬件集成、软件构件等关键技术对现状进行改善,从而满足了变电站结构紧密化、检修实时化、功能的集成化等发展要求。

2.1 硬件集成技术

以往的传统变电站所采用的都是中央处理器,依靠外围芯片来获取数据并处理数据,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计算,对中央处理器性能的要求非常高,而且传统变电站做使用的中央处理器集成资源不是很完善,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智能变电站使用需求,对智能变电站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此外,中央处理器集成系统放在智能变电站中并不能起到什么作用,反而会影响到智能变电站的使用,加上中央处理器集成资源程序过于复杂,容易出错。但是智能变电站在硬件集成技术的应用上,就能有效改变传统变电站出现的硬件问题,实现变电站的智能化。

2.2 软件构建技术

智能变电站软件系统能够在满足实时测控的时候,还能集成相量测试以及录波等功能,让它们形成一个整体,在应用上更加便利,更给站内的状态估计、 遠程维护以及在线监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智能变电站软件构建技术能够依据实时数据自动重构,这位系统的正常工作打下了基础,降低了电力行业的成本,从而实现了电网的自愈。

2.3 信息的处理、储存技术

智能变电站通过高效局域网的建立,对整个电网进行统一实时监控,形成了全站统一的数据化平台,平台应具有故障的自我排查能力,从而确保变电站获取信息的高质量要求。全站统一的数据化管理平台具有信息统一处理的鲜明特点,为信息的处理、集成、调用等方面提供便利,并且可以为变电站系统调度功能的实现提供技术支持。

3 智能变电站的构建方式

3.1 基本智能体系的框架

智能变电站应该构建紧凑、完善的体系,为了让使其各方面的功能能够更符合变电站的实际情况,应采用软件的构件技术。在智能的变电站控制中充分利用硬件集成和组件技术,构建更加灵活的体系。通过实践得出,这一体系的实际应用提高了变电站的信息化和数字化的程度,实现了智能变电站和电网之间没有任何缝隙的通信,简化了难度,也节省了更多的开支。

3.2 智能设备的实际应用

智能设备是智能变电站的根本所在,但智能设备的应用也是建立在智能变电站的基础之上的,设备本身没有实际的含义,而通过智能变电站的建设,使变电站的所有层面设备进行高度的集成,而且改进的设备还能进行自身实时监控和报错,并且能够进行及时的在线维修等实际应用。

3.3 信息安全管理与继电保护

传统变电所的继电保护措施存在很多弊端,智能变电所的继电保护设计构建过程中在避免旧的弊端的基础上,实现先进的开放式保护策略。此策略颠覆了过去一成不变、循规蹈矩的保护模式,它跟随着电力系统运行的变化趋势,能够合理应对电网在不同环境下的突发状况,保障了电网的稳定运行。不管是在智能变电站的设备方面还是构建途中,都运用了网络这一媒介,因此网络安全成为最主要的问题,应对这一问题,应该从信息的安全评估中入手,构建一个严谨的评估系统,该系统主要负责对数据信息进行防护、监测,这样就可以保障变电站内部传达的信息准确、及时和保密。而且还应该为计算机安装杀毒软件,防止恶意软件对程序进行修改和破坏,安全泄密情况比较严重时,还可以设立权限等手段保障信息的安全传输。

结束语

在创建智能电网过程中,智能变电站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同时也是所有设想的起点。现在的智能电网虽然还在初级的构建阶段,但是要想真正建成一个有序且高效的智能化电网,同样是不能没有硬件集成技术和软件技术等相关技术的支持的,在构建智能变电站过程中,还要对智能体系框架、信息安全管理、智能设备的形成都有所关注,只有考虑的全面才能够正真创建更加高效的智能变电站,给人们提供更加高效的电力能源。

参考文献

[1]成皓,洪林.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及其构建方式的探讨[J].科技传播,2013(5).

[2]周铭骏.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及其构建方式研究[J].通讯世界,2013(16).

[3]李承武.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解析及其构建方式探究[J].科技资讯,2012(8).

[4]张文琴.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及其构建方式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5).

[5]陈建民,周健,蔡霖.面向智能电网愿景的变电站二次技术需求分析[J].华东电力,2011(11).endprint

猜你喜欢
构建方式创建智能变电站
关于充满生命活力的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构建研究
关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优化探讨
简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智能变电站过程层二次设备调试技术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