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生态茶园的构建及栽培管理技术

2017-12-20 22:07徐华吕新华
科学与财富 2017年32期
关键词:必要性栽培技术模式

徐华+吕新华

摘 要:本文介绍了发展生态茶园的必要性,总结了生态茶园的构建模式,并就生态茶园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生态茶园;必要性;构建;模式;栽培技术

我国茶园总面积大,但大部分茶区的茶园建设以纯茶园为主。当前在茶区中普遍存在的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衰退、病虫害多发、产量和品质低下等问题。因此,建立生态茶园,发展生态茶业,保持生态平衡,使生产出来的茶叶安全、优质,实现茶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1 生态茶园的概念

生态茶园是模拟茶树自然生态群落而建立起来的多物种、多层次组合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既是工程措施的科学配置,也包括生物措施的优化组合,能较好地利用光能和土地资源,具有保持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高效性和高生产力等优点。

2 建设生态茶园的必要性

建设生态茶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在:(1)保持水土、避免水土流失,提高土壤、光能、肥料的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2)营造理想的地域小气候,适合茶树生长,有利于茶叶含氮物质的合成,并促使叶质柔软,持嫩性强,增进茶叶香气和滋味,改善茶叶品质;(3)保持生物多样性,天敌资源丰富;(4)共生互惠,提高整体生态效益;(5)高度集约化,投入少,产出多,见效快,以茶为主,合理间作,可有效地减少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6)增加收入,提高效益,多系统联结,持续协调发展。

2.1 发展生态茶园是根本解决茶园生态问题的途径

我国茶园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受人为不科学开垦耕作方式和自然恶劣气候的影响,茶园的生态环境逐步发生着变化。目前在山地茶园中,几乎都面临着生态条件逐步失衡的严峻局面。具体表现为:(1)部分茶园建园质量较差。部分茶园立地条件差,建园粗放缺乏科学规划,甚至有的过度开荒和盲目的建园,导致山林植被受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2)茶园物种单一。茶园缺乏防护林、行道树和遮荫树绿化。单一的物种结构,既破坏了茶园中天敌昆虫的栖身和繁衍,使生物链简单化,减弱了生防效果,同时又造成茶树抗逆性减弱,影响茶树正常生长。

2.2 发展生态茶园是建设无公害茶园、有机茶园的基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茶叶出口贸易壁垒的提高,茶叶的农残问题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于是,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就成了茶业企业发展的方向。

2.3 发展生态茶园是应对茶叶出口贸易壁垒的根本举措

随着欧盟实施食品和饲料安全管理新法规以及日本施行的《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我国茶叶出口的门槛在不断增高。茶叶卫生质量安全问题与日益加高的贸易壁垒矛盾凸现,造成茶叶出口形势日益严重。发展生态茶园,可以减少化肥和农药等人工合成物质的用量,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是生产无公害茶叶、绿色食品茶叶以及有机茶的重要载体和首选基地,因而是应对并突破日趋严格的茶叶出口贸易壁垒的根本途径。

3 构建合理的生态茶园模式

(1)两层结构:茶与乔木结合的茶一林(果)模式、与灌木、草本结合的茶一粮(豆类、药材、花生等)间作模式和茶一饲草模式。三层结构:将乔一灌一草三者有机结合形成的茶一林(果)一粮(饲草)模式,其结构是根据生物种群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特征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使处于不同生态位的生物种群能协同生长,从而形成合理的生态系统。(2)茶一牧(禽)一沼模式,是根据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建立起来的农业生态系统,是循环农业的一部分,能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茶叶生产高效化、茶园生态化、效益最大化。(3)茶一林(果一牧(禽)一沼模式或茶一粮(饲草)一牧(禽)一沼模式,这是一种既能实现合理的生态系统,又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能使茶叶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的茶叶生产模式。(4)茶一林(果)一粮(饲草)一牧(禽)一沼模式,这是双利双收的一种模式。

无论是哪种生态茶园模式,在对茶园配置树种的选择上都应因地制宜、优化结构。因此,选择树种时,应该选择能与茶树互利共生、主干分枝部位较高,病虫害少,与茶树无相同病虫害,并有一定经济效益的优良树种,如杜仲、厚朴、黄柏之类的林木。对于生态茶园中的禽畜选择,应该选择体型较小,不会危害茶树生长,不会对茶树造成损害的品种,并且这些禽畜最好是茶园生态系统中害虫的天敌,如鸡、山羊等,同时还要注意吸引一些有益的鸟类和昆虫,控制茶树螨类、叶蝉、蚧类的种群数量。这些模式中沼气池一方面可以净化废物,另一方面,可以为茶园提供沼渣施肥,从而肥沃茶园,促进茶园高产高效。

4 生态茶园的栽培管理技术

4.1 生态茶园的土壤管理

在生态茶园的土壤管理上,首先应防止水土流失。最为有效的方法是在茶园行间铺草覆盖和套种绿肥。行间铺草应从幼龄茶园开始,在旱季和雨季来临前进行。其次是要对茶园土壤进行耕作,以疏松土壤,促进微生物活动,加速土壤熟化,以利于茶树根系的生长和更新。浅耕和中耕可结合各季的除草与追肥进行,深耕可结合清园埋压杂草和施有机肥进行。再次是茶园应放养蚯蚓,利用蚯蚓疏松土壤,增加土壤孔隙度,促进茶树根系生长。

4.2 生态茶园的施肥技术

茶园土壤多为红壤或黄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因而生态茶园应以施经过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如各种饼肥、人畜粪便、厩肥、沤肥和农副产品下脚料等)为主,在茶叶各生育期追施速效化肥为辅。氮、磷、钾是茶树生长的三要素,镁、锌等微量元素,茶树虽然需要量极少,但若缺乏,将影响茶树的生长和鲜叶品质,因此要实行平衡施肥。在茶园施肥上做到有机肥与无机肥要平衡;基肥与追肥要平衡;根肥与叶面肥要平衡;氮肥与磷、钾肥,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要平衡。在生态茶园中实行平衡施肥,既可以保证茶叶的增产增收,又可以避免环境污染。

幼龄茶树以培养壮、宽、茂、密的树冠为主,要适当提高磷、钾肥施用比例。随着树龄的增长,氮肥的施用比例可以逐步适当增加。在施足氮、磷、钾肥的基础上,要适当补充镁、锌等微量元素。幼龄茶园套种和使用绿肥,可就地取材,以园养园,省工、省本的有效措施。一至二年生茶园可选用印度豇豆等高产型绿肥,三至四年生茶园则应选用矮杆绿肥,如花生、绿豆和乌豇豆等。套种的绿肥作物应及时进行割青、埋压或作为覆盖物铺于茶树茎杆周围,以免影响茶树正常生长。

4.3 生态茶园的修剪

生态茶园的修剪,除了要做好茶樹修剪外,还要对防护林、行道树和遮荫树等进行修剪整理,以免影响茶树生长。对这些套种的树木要采取适当的修剪整枝,使其保持适宜的遮荫面积,为茶树创造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如此才能取得茶、果、林多种经营,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

4.4 生态茶园病虫害综合防治

生态茶园病虫害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优先采用农业、生物、物理防治技术措施控制病虫害。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在农业防治上,应选择当地主要病虫抗性较强的品种;冬季深翻,灭除杂草,清除枯枝落叶,减少越冬虫口;春季剪除枯枝和病虫害枝叶;人工捕捉群居的幼虫和卵块。在生物防治上,利用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农用抗生素及生物制剂等控制茶树病虫发生与危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持茶园生态平衡。生态茶同应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限制使用低毒、低污染和低残留农药,提倡使用植物源和生物源农药,茶园化学农药应严格按规定的推荐药剂及安全使用标准施用,用药后按照施药后的安全间隔期采收茶叶。endprint

猜你喜欢
必要性栽培技术模式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永续债券探析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