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黄连口服液中双花连翘浸膏制备工艺研究

2017-12-20 22:08赵彦华
科学与财富 2017年32期
关键词:制备工艺研究

赵彦华

摘 要:目的:双黄连口服液广泛应用在人们的生活中,是人们经常选用的药品之一,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重要影响。双黄连口服液中含有很多成分物质,如黄花、连翘等,对双黄连口服液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能进一步研究双黄连口服液中双花、连翘浸膏的制备工艺,优化相关的工艺流程和工艺手段,间接的提升双黄连口服液的质量,文章展开了相应的论述,希能对双黄连及医药事业的发展有所帮助。方法:相关科研人员会通过一些实验来对水提醇沉工艺进行研究,如正交试验方法、HPLC法等,并根据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来对双黄连口服液中的双花、连翘浸膏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另外,相关的实验人员还会对双黄连口服液中绿原酸。连翘苷等物质的含量进行考察,并分析这些物质对双黄连口服液澄清度的影响,从而制定妥善的优化工艺方案。结果:正交试验优选工艺为药材以水冷浸泡2h处理,加水量每次分别为药材量的十倍;煎煮时间每次分别为2小时;按每L浓缩液加4.5L乙醉醉沉工艺。结论:通过实验发现,双黄连口服液中双花、连翘浸膏的制备工艺,被优化后,澄清效果处于良好状态,而且能提取出的有小成分比率较高,生产的过程中也会大大缩减时间成本,对双黄连口服液的生产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双黄连口服液;制备工艺;研究

金银花、黄岑、连翘等元素,都是双黄连口服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每种元素都有不同的药性和功能,对人体健康有很重要的作用。如金銀花具有明显的清热解毒功效;连翘具有良好的消肿散结功效。当人们出现感冒引起的咳嗽、发热、咽喉肿痛等症状的时候,通常也会选择双黄连口服液来缓解症状。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以及科技实力的不断提高,国家相关部门不断加强对药品质量的重视程度,尤其像双黄连口服液这种人们常用的药品,更是加强了管理力度。与此同时,药品相关研究部门还对双黄连口服液中的成分浸膏制备工艺等内容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并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浸膏制备工艺的原理和对双黄连口服液的影响。另外,相关研究人员还根据现阶段双黄连口服液成分浸膏制备工艺的使用现状,进行了相应优化方案的制定,以便制备工艺手段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价值,以此来提升双黄连口服液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本篇文章就是通过论述双黄连口服液中药品成分浸膏制备工艺的实验内容,如双黄连口服液中药材成分的浸泡实验、正交实验等,来对其成分浸膏制备工艺进行分析,并在原有基础上优化制备工艺方式,为双黄连口服液的深入研究提供有利条件。

1 实验材料

实验用药材均购自临沂三精制药有限公司。绿原酸、连翘普对照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所用试剂为色谱纯。岛津Lf-10AT高效液相色谱仪、电子天平。

2 方法与结果

2.1 原提取工艺

金银花、连翘加水温浸30分钟后,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滤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1.25(70-80℃)的清青,冷至40℃时缓缓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5%。并进行显著性检验,找出了重要因素的最好水平。

2.2 提取工艺优选

本试验根据实践经验,选定浸泡时间、提取次数、提取时间、醇沉加醉量作为考察因素,以金银花、连翘中绿原酸、连翘昔含量作为考察指标,选用肠(34)正交表进行实验。因素水平安排见表1。

2.3 绿原酸含量测定方法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醉一水一冰醋酸(20:80:1)为流动相;检侧波长为324nm。理论塔板数按绿原酸峰计算应不低于6000。样品液制备取样品约130mg,精密称定,加水转移置50m1棕色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2.4 连翘苷含量测定方法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连翘昔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入50%甲醉,置中性氧化铝柱(l00-200目,6g,内径1cm)上,用70%乙醇40ml洗脱,收集洗脱液.浓缩至干,残渣加50%甲醉适量,温热使溶解,转移至5ml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侧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侧定即得。测定结果见表2。

2.5 结果分析由表2,从R值看出,各因紊对双花连翘浸膏提取工艺的影响大小分别为D>C>B>A。既醉沉加醉量及提取时间对绿原酸和连翘昔的含量影响较大,其他两个条件影响较小,因此,认为双黄连口服液中双花、连翘浸膏最佳提取条件为D3C1,特别是浸泡时间对提取工艺影响较小,为配合大生产,可认为冷搜2小时为宜。

3 讨论

实验采用综合评分法对双黄连口服液中双花、连翘浸膏中绿原酸和连翘昔的含量进行评分,选出最佳工艺,按最佳工艺进行验证实验,所提浸青指标成分含量高。

结束语

根据文章论述的内容可以发现,双花、连翘浸膏的制备工艺对双黄连口服液的生产效率和质量都有一定的影响,所以通过相关实验内容结果,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制备工艺优化方案,对双黄连口服液的生产起到促进作用。虽然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有关双黄连口服液中成分浸膏制备工艺的优化工作已经很好的展开,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在相关实验或优化工艺工作进行的时候,还是会存在一些问题,对双黄连口服液的良好生产有一定影响。另外,相关的制备工艺优化技术手段与国外一些国家相比,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相关工作人员也不能及时准确的发现技术手段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双黄连口服液中相关成分浸膏制备工艺优化工作在日后开展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的实验结果,选择不同的制备工艺优化手段,从而进行深入的分析。优化工作开展的时候,工作团队还可以参考国外一些先进的优化手段,吸收其中的精华部分,为国内双黄连口服液中成分浸膏制备工艺的优化提供可参考的依据。最后,相关的实验或研究人员还要不断提升自身工作能力和水平,探索出更多类似双黄连口服液中成分浸膏的制备工艺以及优化方法,这样才能为双黄连口服液的优质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保证它的可持续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马静,张健,刘春宇,陈晓芳.大黄浸膏制备工艺研究[J].中成药,2011(03).

[2]李宇伟,连瑞丽.正交试验法优选双黄连口服液制备工艺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9(16).

[3]高翔,潘五九,李天翥.双黄连滴注射液提取工艺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16).endprint

猜你喜欢
制备工艺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扶正化瘀丸的制备工艺探讨及治疗大肠癌的药理学分析
亲水性凝胶膏剂的研究进展
畅想非晶态金属在银饰材料上的应用及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