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本管理理念下的铁路中间站行车安全管理研究

2017-12-20 07:24陆生斌
科学与财富 2017年32期
关键词:安全管理铁路

陆生斌

摘 要:铁路中间站行车安全是维持铁路整体安全的重要保证。在传统安全管理中,主要通过安全设备设施的提升以及规章制度的执行实现有效管理,但这种方式忽视了人的主体作用,导致安全管理措施效用不能得到充分發挥,行车安全得不到保障。本文从人本理念出发,探讨实现铁路中间站行车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的方式,为铁路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铁路;中间站;安全管理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运输需求的增加使铁路运输业得到较大发展,其中,安全是保障运输效率提升、经济效益增加的关键,因此需要重视铁路安全管理。人的因素在铁路安全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安全管理部门缺乏对人影响力的重视。在针对车站中人的安全管理中,主要采取行政和经济手段进行处罚,并对其进行简单的安全宣传教育,没有深入分析因人产生的安全事故主要发生原因,使安全事故不能根治。另外,虽然科技发展使铁路实现了机械化建设,但人的工作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只有加强对人的安全管理,才能使铁路整体运行工作的安全得到保障。

1 人本管理理念概述

人本管理是一种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和组织最重要的资源,把组织全体成员作为管理主体,从尊重人的角度开发和利用组织的人力资源,服务于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达到实现组织目标和成员个人目标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总称。所谓人本管理,不同于“见物不见人”或把人作为工具、手段的传统管理模式,而是在深刻认识人在铁路安全生产活动中的作用的基础上,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其核心思想是坚持一切以人为核心。

2 铁路中间站行车安全管理中现状分析

2.1 安全思想滑坡的问题

一些干部职工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安全生产压力增大,安全思想出现滑坡,缺乏责任心、紧迫感和敬业精神。有的工作起点不高,要求不严,落实不力;有的顾此失彼,不抓重点,做表面文章,不讲实效;有的强调客观,工作被动;有的自满松劲,沾沽自喜,麻木不仁,推而不动。

2.2 职工综合素质较低的问题

从目前来看,中间站行车人员自身存在的问题较多,不少行车人员自身文化水平较低,缺少专业技术知识,缺乏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导致对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较少,尤其近几年来铁路事业发展突飞猛进,新技术、新装备、新时速不断更新和应用,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不断出现和变化,对DTCS、CTC等现代行车设备的了解不够全面。

2.3 行车人员的工作现状问题

目前中间站行车工作环境比较艰苦、责任性强、风险性高、劳动强度大,从业人员普遍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和精神压力。工资、奖金和工作辛苦不成比例,容易产生心里失衡现象,一旦得不到有效的释放和引导,对安全生产带来的隐患不容忽视。因此,许多人不愿意从事行车工作,不少现有行车人员千方百计想办法、走门子、找关系脱离行车指挥岗位,希望从事相对轻松的货运、客运工作。

2.4 现场作业问题

现场作业令人担忧。普遍存在用语不标准现象。在作业中接发列车人员不能严格按照《接发列车作业标准》进行作业,特别是在接发列车标准用语上反复发生不标准现象,有漏“车次、客车、方向”等内容,擅自增加或简化车机联控用语时有发生。

外勤接发车人员标准执行不到位。在接发列车作业中,个别职工执行作业标准不能持之以恒,尤为突出的是外勤接发车人员劳动纪律涣散、作业标准执行不到位等导致违章违纪频发行车簿册填写不规范。作业中接发列车人员不能按规定要求认真填记行车簿册,行车簿册填记有涂抹、漏填、错填现象,导致互控制度流于形式。

3 对策研究

3.1 加强人员考察,建立人员综合评估制度

考察评估的内容主要有责任心体现、性格脾气、群众关系、心理状态、学习能力等,反馈的信息要有具体的材料支撑,不能凭主观臆断。跟踪考察的过程也是新人员、新定职人员不断改进、提高的过程。考察期间分阶段做出评估小结,指出存在问题。考察期满,综合评估此人是否适合继续干该岗位,对不适合的经过协调,调整岗位。以这种方式缩短新人员的适应期,为老龄化严重的车站加速新陈代谢、新老更替。

3.2 重视人员需求,建立定期交流培训制度

我们的职工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现行的规章制度变化又快,职工一时难以消化吸收。作为管理者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做有针对性的不同的培训教育。要讲清楚对规章的理解、现场的具体做法以及违反规定可能会造成的危害。讲职工想学的,讲对职工有用的。学习讨论后要有考试作为知识掌握情况的考察与巩固,一定要真学真考。有的职工会提出自己对规章的理解,课上会就某一条规章进行探讨,对现场反应的疑难问题,整理归纳,上报技术主管部门。

3.3 注重人文关怀,建立及时心理疏导制度

心理疏导是通过解释、说明、同情、支持和相互之间的理解,改善或改变心理问题人群的认知、信念、情感、态度和行为等,以达到降低或解除不良心理状态的目的行为,实现从不愿合作到愿意合作,从消极情绪到积极情绪,从逃避现实到面对现实的心理转化的过程。建立每月“关键人”制度。由大班组长、其他管理人员每月就自身分管范围内提出关键人一名(要有具体事件材料做支撑),提出问题所在,分析形成原因。如果是生活事件原因,则由专人对职工一对一谈心,做好心理疏导;如果是非生活事件原因,则由车站班子对职工诫勉谈话,讲清利害关系,提出改进建议。

3.4 创新管理机制,打通职工“晋升、退出”通道

从机制的层面上看,应该打通职工的晋升与退出通道,让有能力有工作热情的职工能够得到科学的晋升,让有经验的老职工能够在退出工作一线的同时能够安排到更适合的岗位更好的发挥自身优势,这样一来原有岗位空缺,年轻的优秀职工也会能得到晋升,人才有了流动性,这样既保证了老职工的收入不会减少很多,又保证了年轻职工的积极性和职工队伍的延续性。

结束语

重视人的因素在铁路中间站安全管理中的作用,使用人本理念对职工进行管理,能够有效促进行车安全性提升,为铁路运行效率提升提供保障,促进经济效益提升。人的因素对行车安全有着重要影响,职工专业素质的高低、培训教育内容是否科学合理以及职工安全意识的建立都影响着中间站行车安全管理措施能否落实。因此要坚持人本管理理念,加强制度管理,完善教育培训内容,使职工安全意识得到提升,行为操作得到规范,主动进行安全管理,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从源头上实现安全管理水平提高,为铁路运输业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新华.浅谈如何抓好铁路安全管理[J].科技与创新,2014(13).

[2]齐志伟.铁路车务站段安全管理现状及建议[J].科技传播,2014(03).

[3]焦志刚.浅谈铁路车务站段安全管理[J].甘肃科技,2013(14).

[4]杨红军.关于铁路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07).endprint

猜你喜欢
安全管理铁路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铁路通信承载网常用接口协议转换应用研究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
无人机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思考
GSM-R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
梦想在铁路人心中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