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型圆形地连墙施工新技术

2017-12-20 07:33于健
科学与财富 2017年32期
关键词:新技术

摘 要:本文將对具体的施工工程所展现的具体情况来做一个简要的分析,将从应用特点和难点的角度对超大型的圆形地连墙所使用的新型施工方法来进行阐述说明,详细地对加工圆弧形的钢筋笼、利用液压抓斗机将地连墙抓成槽圆形、利用圈梁竖肋的锚筋施工工艺这些新型技术来进行分析,具体说明超大型圆形地连墙这种施工新方式的几点特征,根据本文的相关技术分析,希望能为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带来一些便利。

关键词:超大型;圆形地连墙;新技术

在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面对一些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人士要面临很多难题,比如基坑开挖就是难题之一,技术人士要采取一些方法保证科学有效地开挖基坑,同时要好好进行基坑结的维护工作,但是目前一些工程实施的过程中主要采用基坑维护结构主要是利用钢筋混凝土制成的圆形地下连续墙来开展相应的施工方式,同时对于大型基坑工程通常采用超大型圆形地连墙这种新型技术,通过使用这种新型施工方式,能有效做到阻挡泥土和隔水的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基坑施工的质量与水平。

1 具体的施工介绍

1.1 现场工程的规模

这一超大工程项目在进行基坑开挖的过程中,它围护结构运用的施工方式就是钢筋混凝土圆形地下连续墙施工手段,运用这种施工方式,更好的起到了隔水以及挡土的作用,保障基坑开挖的质量。地连墙的内部半径主要为65米,其地连墙的墙壁厚度是1.5米,地连墙顶部的标高是主要为2.3米,它底部的标高是为-25.8米,这一地连墙可以分为多个段进行具体的施工,它的地连墙的标准段长度设定为4.625米。按照墙壁的内侧从上到下的进行钢筋混凝土圈梁以及竖肋的设定,钢筋混凝土圈梁的设定数量控制为4道,运用的混凝土要具备必要的强度等级,最理想强度等级为C25。

1.2 实施该项目的地质条件

根据相关资料的概括我们不难了解到,这实施该项目的工程中,顶部地区要对其进行填海的工作,地表水流的冲刷会形成许多粉细的砂层,而在下部的地区中,则主要以粉质粘土、粉细沙和粉土的地质土层为主,各种不同的土层互相参差,使上部的区域承载力变低,而下部的地区承载力又相对较强,还有一点就是上区域和下区域的标贯基数也不同。

1.3 工程水文的条件

这一工程项目的内部区域,地下水主要是松散的孔隙渗水以及微承压水,这两种水体在地下空间中的标准高度主要在3.5-3.9m之间。

2 超大圆形施工时都有哪些特点和难点

这一工程项目采用圆形地连墙展开施工,具体施工的过程中,要求施工队伍好好的配合,采用合理的施工设备,还要对成槽工艺进行合理的设定有效的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

圆形地连墙采用组合潜水钻成槽工艺,每个槽段成槽分幅多,而且每幅长度较小,地连墙槽壁为多折线形,但折线同圆弧最大偏差为4mm,基本同圆弧形槽壁吻合。采用潜水钻机成槽设备还是采用液压抓斗,经过多次方案讨论会讨论和方案优化后,最后决定采用液压抓斗成槽设备,液压抓斗分幅为2.8m,地连墙槽壁为折形,折线同圆弧最大偏差达到30mm即弦高30mm,钢筋笼不能顺利安放而且钢筋保护层不满足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如何成槽才能使槽壁形状符合圆弧形是摆在技术人员面前最大的技术难题。

3 超大型圆形地连墙施工新技术应用的特点和具体效果

3.1 液压抓斗成槽圆形地连墙新技术的一些方法

这一工程施工中,地连墙运用的主要施工方法就是纯抓发成槽施工,具体施工过程中,运用一些抓斗,其主要为液压抓斗,这一抓斗的有效利用,能保证地连墙施工成槽的进度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连墙的施工整体效率得到有效改进,更好的满足工程施工的整体要求。

在对单段地连墙成槽施工的过程中,可以将成槽分为两个部分,其一就是在成槽的分界点位置上,抓斗的斗头与内侧导墙之间呈现出紧贴的关系,而在成槽的中心位置区域,也就是抓斗斗头的另外一端,要能够与外侧的导墙之间进行有效的紧贴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抓斗的内侧部位能够与导墙的内侧相互贴合。应用液压抓斗成槽圆形地连墙新技术对工程地基进行施工,液压抓斗在没有的导向杆的情况下,只利用钢索式悬挂液压抓斗来进行抓斗平面的定位,这就有效的节省了抓斗平面定位处理的工序。

第二部分的成槽则需要将抓斗的位置与第一部分的成槽抓斗位置相对应,两者采用对称的方式进行布置,使得槽段中分界线的位置能够与内导墙之间形成紧贴的局面,而槽段的另外一端则能够与外导墙之间紧密贴合。在这两部分的成槽设定完成后,就需要可以在成槽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死角进行有效的修补,这样就可以保证成槽处理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3.2 加工超大圆弧形钢筋笼的新方法

想要对圆弧形钢筋笼进行加工,可以采取的方法措施有两种:第一,选用可以移动的钢制平台作为加工平台,并进行对钢横梁的改装处理,以Φ25圆钢为标准焊接弧线。最好使用125型号的钢材来制作钢平台,首先要在钢筋笼较长的一侧放置三条通长型的钢来做纵梁,再在纵梁上放置一些安放型的钢来当横梁,上横梁的间距是两名,在上横梁的顶部再焊接Φ25的圆钢,圆钢的形状为弧线形,为的是适应主筋布置的高低变化的需要,再把穿筋的阻力降到最小程度。第二、改装大箍筋的胎具,把内边和外边的边线进行弧线形改装,来适应大箍筋内边和外边的特点。下料大箍筋的时候,面对外弧的弧长较大、内弧的弧长较小等特征,相关技术人员要严格对下料的尺寸与加工的精度进行严格控制,完了再把大箍筋安装在胎具上,再根据设计的位置放置小筋骨,把大筋骨和小筋骨焊接在一起,最后在把大筋骨进行密封,这样一个完美的圆弧形箍筋就加工好了。

3.3 对超大圈梁竖肋锚筋进行施工的新方法

目前在许多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困难,硅的拆除过程困难、施工工期较长、硅的拆除量过大等,为了减少这些情况的发生,就要减少工作量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聚苯泡沫板的设置来让工程更顺利的完成。在加工钢筋笼的过程中,在圈梁锚筋的位置上放置聚苯泡沫板,把锚筋摆放在能够勾住泡沫板的位置上,完了再把锚筋拉紧到钢筋笼点再以点焊加固。通常要选取五米厚度的泡沫板,泡沫板的宽度要和钢筋笼的宽度相等,高度要高出甸边的宽度并宽出十厘米的上下排锚筋。聚苯泡沫板要和钢筋笼一起浇筑于硅内,在泡沫板的外层要形成三到五厘米厚度的硅薄层,把泡沫板像夹饼的形态一样夹在中间,由于泡沫板的作用,只需要把硅薄层凿掉并把泡沫板拆除,就可以让锚筋显露出来,这种方法上手容易,省时又省力。

结束语

通过对具体工程的项目观察来看,我们能够根据研究探讨得出很多可行的方法,针对大型基坑的施工过程,正确利用超大型圆形地连墙的施工新方法也发挥着明显的作用,通过运用这种新式的施工手段,不光能满足高质量的施工要求,同时还可以快速减少工程施工所消耗的时间,减少资金的开销,无论对发展建设企业还是完善都有着相当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孙秋龙.超大型圆形地连墙施工新技术[J].港工技术,2014(03).

[2]苏新华.水泥土地连墙防渗法施工在南云中河治理中的应用[J].山西水利,2010(12).

[3]林庆海.谈深层水泥搅拌桩结合地连墙在码头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4(07).

作者简介:于健,身份证号:231026198305203815。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技术
浅谈特种建筑工程中新技术的应用
互联网和新技术下的资产管理业务变革与创新
绿色建筑煤矸石资源化利用新技术的应用分析
新技术让我们不断接近新闻真相
当传播遇上新技术,媒体人需怎样的新闻坚守?
警惕“新技术”背后的简单粗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