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人机共舞的人工智能时代

2017-12-21 01:17崔西展青岛电子学校校长
教育家 2017年44期
关键词:工坊青岛市创客

文/崔西展 青岛电子学校校长

拥抱人机共舞的人工智能时代

文/崔西展 青岛电子学校校长

当人类第三次在人机对弈中败落的时候,当杭州无人超市高调推出的时候,当运用全球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问诊”已在医院屡见不鲜的时候……毋庸置疑,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面对这一不可逆转的潮流,与市场、就业密不可分的职业教育必须提前布局,并以开放的姿态,迎接人机共舞,拥抱人工智能新时代。

把握风向标,调整办学方向

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给人类带来的不仅仅是生活的便利,还有巨大的挑战。作为与经济发展密切联系的职业教育,面对新形势、新需求,必须主动求变应变,及时把握人工智能发展的风向,紧扣科技发展,研判教育大势,主动谋划布局,调整办学方向,抢占育人先机,引领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潮流。

为落实“成就一个学生、幸福一个家庭、奉献整个社会”的办学理念,全面致力于培养“德技双馨”可持续发展人才,为学生成才立业奠定坚实的根基,铺就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和谐互动之路。学校及时优化了专业设置:立足青岛经济,主动贴近产业、对接企业,用“互联网+”思维办专业,在学校传统的计算机、电子、电气大类专业的基础上,创新开发新专业、新项目。学校自2011年起,先后开发设置了数字媒体技术、风电场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3D打印、物联网技术、电子商务、光伏发电、机器人等新专业。

启动新引擎,创新促进发展

新科技时代的来临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正从传统走向创新,对创新型与综合型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但是,传统的职业教育远远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个性化人才的需求。因此,学校提出“人人皆可创客,人人皆可创新,人人皆可创造”的“三创”育人思路,启动了拉动学校快速高质发展的新引擎。

经过充分论证和实践检验,学校形成了“社团+创客工作坊+兴趣小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每个专业开发技能核心课程,学校设有和该项课程有关的若干社团,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报一两个社团,每周参与活动;学校每学期集中两次抽测学生的技能发展水平,每个班级成立技能梯队,代表班级参加学校各类技能比武,社团积极分子或班级技能明星都可以参加技能兴趣小组,优秀者代表学校参加全国、省、市技能大赛;学校把挖掘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开展“三创”教育有机结合,成立了“互联网+众创空间”主题创客中心,吸收热爱创造、富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参与到创客工作坊和创业大赛、金点子大赛中来;建立创客基地,引进相关类企业,合作投资成立青岛电子学校创客基地,下设3D打印工坊、数字媒体应用工坊、新能源应用、智慧电子、电子柴火、电子商务、机器人、无人机、创意手工、Maker孵化工坊等10个创客坊。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2010~2016年,有创意设计和创新作品的学生100多人,“智能笔筒”等多个创意产品变为现实,多个电商平台开始运作。在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术技能创新成果交流赛中,学校参展的飞行器和机器人两项作品荣获全国二等奖和三等奖。2017年7月,在学校创客中心成长起来的贾首龙同学在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客大赛中获得金奖。校友徐鹏、孙鹏、孙祯、刘泽辉于2014年成立青岛科锐斯光电公司,目前发展成为岛城小有名气的高新技术企业,创业三年营业额已达千万。创客基地涌现出了20多名教学名师和青岛市学科杰出带头人。学校创客导师团队结合专业进行创新研发,获得两项国家专利。

融合软硬件,打破专业界限

人工智能时代,云技术带来学习方式的变革,学习变得无处不在。学校应时而动,应求而变,打破专业界限,重组专业群,挖掘教育智慧,努力实现从“制造”向“智造”的转变。学生所选专业只是他的主攻方向,学校在实际教学中拓展专业领域,培养学生跨界思维意识,增加中职学生通识教育。以物联网应用专业为例,学校不仅开设了中加合作“3+4班”,还招收了五年一贯制教育班。既融合了中外教育智慧,还形成了选择梯次;在课程设置中,着眼于时下最热的智能家居方向,涉及电子、计算机和通信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学习物联网设备的安装调试、故障排除等相关技能,可谓是“软硬”兼施。现在,3D打印技术,已成为学校的骨干专业,并与企业合作进行小范围“智造”,相信在未来会大有作为。

学校创客中心积极深入探索有机融合,实现跨专业、跨平台的创客教育。成立电商校内实习公司,对学校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等专业进行大类贯通。如“智慧电子”创客中心,学校在设备配备上突破专业特点,配足电子类、计算机类和3D等新技术设备,为学生的创新创造给予了发挥空间,实现“专业融合”;学校“众创空间”下的电商店铺顺利开张,销售的产品是学校3D工坊等创客中心制作的产品,实现了“平台融合”;将创客学生以兴趣为出发点的创新创意与技能大赛项目训练相结合,实现“任务融合”。跨界思维让这些“小创客们”脑洞大开,2016年6月4日,智慧电子创客团队作为唯一一所中职学校参加“2016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在36小时的制作马拉松中,与来自清华大学、哈工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10余所知名高校的30多支创客团队同场竞技,最终获得了第17名的好成绩。作品功能和设计受到了众多专家的认可和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获得一致好评。

迎接新挑战,拥抱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这既是挑战更是机遇。青岛电子学校积极应对,不仅调整学校办学思路,还积极实践,勇担社会职责,推动这一对人们的生活带来颠覆性影响的技术变革。

现在,你能看到,在升旗仪式、运动会、毕业典礼等重大场合,不仅有肩扛摄像机四处选角度的学生,更有无人机不时从头顶呼啸而过;在学校的宣传平台上,不仅有平面作品,还有基于虚拟技术的VR作品供你浏览、留言;学生的理想不断超越专业,“安卓建构师”“网络写手”“3D设计师”等目标不断成为现实……学校在推动着,引领着,学生在实践着,成功着,拥抱新挑战,带来了新机遇。

创客中心参与建立的“青岛市中小学生创客实践基地”正式揭牌后,“智慧电子工坊”“新能源应用工坊”“电子学校柴火工坊”“数字媒体应用工坊”等四个创客工坊精彩亮相,共接待来访和参加体验人数达4000余人次。学校与启迪万博就国内第一家“创客公园”的创客课程建设初步达成意向;与青岛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创客实践基地正式揭牌启用;与青岛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合作,成立“青岛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少儿创客基地”“青岛电子学校创客孵化中心”。实现了服务社会,强强联合。

学校整合专业资源和创客资源,开展职业体验活动。帮助中小学生进行职业探索和职业体验,学会自我设计、自我规划。专门成立职业体验工作小组,制定职业体验活动方案,成功组织了五次以“电子创客,出彩人生”为主题的职业体验活动。

不仅如此,学校还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在中加本科班和中日硕士班的基础上,计划在尼泊尔建立青岛电子学校分校,进一步走向国际。

深入内化,纵深延展,聚能裂变—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已经准备好了!

崔西展,高级政工师,现任青岛电子学校校长。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富民兴鲁劳动奖章,齐鲁名校长、青岛市劳动模范,青岛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建有“青岛市崔西展名校长工作室”。系山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理事会理事、青岛市教育学会副会长、青岛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

猜你喜欢
工坊青岛市创客
星月工坊
星月工坊
2019青岛市科创板发展现状
星月工坊
关于青岛市地下城市空间开发的思考
星月工坊
青岛市市立醫院(集团)
让路人都可以坐下来当创客
创客
创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