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对学生劳动意识与劳动能力的培养

2017-12-21 15:52柳明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餐具管理员劳动

柳明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劳动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和手段,是一个人在体格智慧和道德上臻于完善的源泉。”然而,劳动对于如今这些在家庭中被呵护备至的少年儿童来说,却显得分外陌生。

我在学校对小学生参与家务劳动的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能在家经常帮父母做家务的学生占45.9%,偶尔做的占52.7%,剩余的2.2%从未做过家务。但在学校,参与劳动的学生人数比例明显增加,愿意在学校打扫卫生的学生占83.9%。这说明,只要我们帮助学生增强劳动意识,提供劳动环境,他们是完全可以积极参与劳动的。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劳动意识

梳理三至五学年教学内容以后,我发现,其中的许多课都可以适当渗透劳动意识。

如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学会了》,让学生回忆自己从小到大的成长:都学会了什么学习技能和劳动技能,能为自己的进步感到骄傲和自豪;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的责任》,通过出示教材中提供的生活中的图片,来让学生思考:我们的教室,以及学生自己的房间、课桌等应该谁来清洁整理、具体怎么做;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家人的爱》一课中,通过比尔和妈妈的账单对比,让学生在比较和自我反省中认识到: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去承担家务劳动;四年级下冊第二单元《生产与生活》,则是上升到更高的层面,以我们每天接触的吃、穿、用为例,让学生形成“生产”概念,知道生产劳动为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提供了基本的物质条件。

劳动意识的培养,不只是让学生知道劳动、热爱劳动,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人格意志,在成长过程中能够具有自立自强、吃苦耐劳、勇敢坚强的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劳动环境

只是提高学生们的劳动意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该在教学中创设劳动体验,让学生们学习劳动技能。

以《我的责任》一课为例,我设计了“给自己找岗位”这个环节,我和学生先一起找一找,班里有哪些我们可以做的事情。经过讨论后,同学们发现,班里的活儿还真不少。比如,班里要有负责浇花的小花匠,负责开关灯的节电管理员,负责中午吃饭的餐具管理员,负责教室卫生间安全的安全小卫士等。确定了具体岗位后,我们又一起讨论明确了岗位责任细则。比如浇花,要了解班里各种花的习性,多长时间浇一次;节电管理员要随时记住“人走灯关”,要有节约用电的意识;餐具管理员在同学们就餐前指导同学们摆好餐具,饭后清洁桌面和地面;安全小卫士要在课间组织同学们有序的去卫生间。

我们把班里的每项工作都细化,每个人都承担一项具体的事情,或者几个人承担一项事情。同学们的积极性极高,有的岗位甚至竞争激烈,不得不进行投票选举。因为这是他们自主参与、自主管理的一项工作,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发现自身价值,挖掘自身潜力。不仅增强了学生们的自信心,而且班级管理也呈现出更好的风貌。

自从在各班落实了小岗位之后,班主任老师们反映,各班同学的劳动积极性明显提高了,因为每个人都参与到了劳动中来,每一件小事都是他们的劳动成果。学生们也分外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从此没有了满地纸屑,没有了凌乱的课桌,真正做到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

《左传》中有一句话: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家长包办劳动会阻碍孩子劳动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孩子的自立和成长。增强劳动意识,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是少年儿童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我们应该让学生们明白,劳动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财富。

总之,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应该经常向学生渗透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endprint

猜你喜欢
餐具管理员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餐具叮咚
可疑的管理员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有趣的西式餐具
让管理员管不了的名字
当小小图书管理员
让管理员晕倒的8个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