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大学背景下英语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2017-12-21 09:14巫丹肖海艳
校园英语·上旬 2017年13期
关键词:应用型转型教学模式

巫丹+肖海艳

【摘要】本文以湖南信息学院为例,深入探讨了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的背景下,英语教学模式从教研室“方向化”,教材“专业化”和教师“国际化”三方面的转型,从而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应用型 英语 教学模式 转型

一、大学英语教学的瓶颈

2015年11月,国家教育部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提出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要求,许多院校纷纷投入到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中来,相应的也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应用型大学是一类新型的大学,在教育、科研、社会服务的三项功能中均是应用性的,以本科教育为主。旨在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兼具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然而,目前很多院校仍旧将大学英语课程视作孤立的公共基础课程,并按照传统的思路来设置公共英語课程体系,从而使得英语课程与学生的专业没有任何联系。在授课过程中也以教师进行知识传授和课文讲解为主,应试倾向严重,这对于学生知识能力的提升所产生的作用是非常小的。许多学生在修完两年的大学英语课程后,并没有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所设定的目标,即能阅读所学专业的综述性文献,能写所学专业论文的英文摘要。因此,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如何让英语教学也朝“应用”靠近,既要使学生掌握实用的英语语言知识和交际能力,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书面和口语的信息交流,同时要增强学生自主运用英语这门语言的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由此可推知,大学英语教学的“应用型”教学模式应由“应试导向”向“应用导向”转型。

二、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转型

湖南信息学院所倡导的是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在这种机制的引领下,大学英语教学的转型始终围绕将英语教学和专业教学紧密衔接来进行,根据不同专业的职业发展对英语的要求,构建能体现专业特色的英语课程体系。

1.教研室“方向化”。湖南信息学院在进行英语教学模式的转型过程中,于2012年开始,根据学院所有专业的特点,将英语教研室分为三个方向,即电信方向、管理方向和人文商务方向,这三个方向的英语教师分别承担湖南信息学院下属电信学院、管理学院、人文学院和商学院的英语教学工作,从而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各方向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合理的结合专业特色调整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授课方法,将英语教学与专业特色紧密联系起来。

2.教材“专业化”。向应用型大学转型之后,湖南信息学院的英语教学突出以“应用为导向”。为了一改过去英语课程为单一的“通用英语”课程的弊端,学院推出每周“2+2”的英语教学新模式,即开设通用英语课,采用 《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每周2个学时,同时紧密结合各专业的特色和特点,在不同的二级学院开设不同的英语课程,每周2个学时。在以软件技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主的电信学院开设科技英语阅读课程,教材内容选自最新英美期刊、专著及科普读物。由此,英语教学的授课内容与学生的职业能力紧密结合了起来。在授课的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英语语言知识,又掌握了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词汇表达,接触到了科技发展最前沿的信息。在人文商务类相关专业,譬如旅游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则注重对于学生英语听说的训练,开设了英语听说课程。这种“2+2”的教学新模式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结合起来,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的职场英语应用能力会大幅度增强,能较快的适应工作岗位,并能够有效的适应新时代对于英语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3.教师“国际化”。教育全球化的时代已经到来,许多院校在进行教学模式转型的过程中也将教育国际化视作非常重要的议题,教师作为实现教育国际化的关键因素也引起了各高校的重视。教师“国际化”是指高校所引进的教师不再是局限在一个特定的国家或者区域,而是超越地域的范畴,在全世界内引进人才,实现教师资源的开发。在着力建设应用型大学的过程中,湖南信息学院不断引进海外留学生夯实英语教师队伍,并引进了EIE英语教学团队,在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和软件工程专业进行试点教学。此三个专业每个班学生为30人左右,实施全英文教学,排除在授课过程中母语对于学生思维的干扰,从而实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将英语语言作为应用交流工具。

三、结语

应用型大学培养的是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从办学属性上讲,它包含本科教育和应用型教育。因此,作为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大潮中的一只特殊队伍——升格本科的高职院校,面临着三重挑战:既要继承原有的高职教育办学特色,又要提升至本科教育办学标准,还要转向以应用型大学为目标的办学定位。因此,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要顺应时代的改变,积极探索符合本校特色的教学模式,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满足时代要求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江小明,张妙弟.应用型大学有关概念和内涵问题的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07(3):50-52.

[2]徐琳.当前我国的英语教育改革[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 (7):106-107.

[3]许尔忠,吕朝龑,冯小琴,弥宁.“本科标准+职业能力”-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6): 29-33.endprint

猜你喜欢
应用型转型教学模式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
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