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心理感受效应教学法应用研究

2017-12-22 12:35吴中昊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效应图形

吴中昊

图形心理感受效应教学法应用研究

吴中昊

目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虽然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加大了实践课程比例,但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无法适应社会需求。如何在教学中形成一套完善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中不断得以提高和完善,是高校艺术人才培养模式背景下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介绍了“图形心理感受效应教学法”的基本概念,分析了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背景中课程的现状与分析,就所发现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图形心理感受效应创新与实践的特点及意义,以期对以后的教学实践与创新提供借鉴。

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图形心理感受效应教学法;创新与实践

1.图形心理感受效应概念

笔者多年来从事设计工作,课余参加国内外设计赛事并获奖,作品《未来》在2012年德国莱比锡国际设计奖中获得第一名,也是中国设计师第一次在该展览上获奖。评审团主席由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之一德国冈特兰堡教授担任,并给予作品评论:“圆光中出现了孤独的身影与未来一词的鲜明对比,体现了较强的视觉感染力”[1]。作品透露出笔者情感经历触及内心深处,打破了传统设计束缚,将作品真实地展现在人们面前,让图形情感传达无限生命力和对未来的憧憬。更重要是让观者能够体会到作品传达的情感体验,从而使作品达到了图形设计的情感高度。列夫·托尔斯泰认为:“人们用语言互相传达思想,而人们用艺术相互传达情感。一个用听觉或视觉接受别人所表达的情感的人,能够体验到那个表达自己感情的人所体验过的同样的情感”[2]。

2015年末,笔者进入到高校任教,把自己7年的设计经验和情感图形的研究成果带到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形成新的教学方法。7年坚持不懈的创新与实践,形成了一套从情感实践训练出发去思考图形设计的方法,成为国内首创。首先放弃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从零开始;其次把大脑中以往固有的设计思维方式变成空白,如同一张白纸,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出发,认识过程即认知过程,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对认知信息的接受、编码、贮存,提取和适用的心理过程。将认知过程转化到设计思维中,如认知过程中感觉、知觉、思维、记忆、想象五种认知,通过五种认知进行点线面,圆方三角基础图形训练,从二维到三维多角度,全视角进行认知效应训练,完全脱离之前学过的专业知识,从探索新的角度出发,形成新的教学和训练模式。正如作品《未来》,情感的经历触及内心。笔者认为,首先设计以人为本,强调人的重要性和参与性;其次图形需要关注人类的情感需求,从而关注图形与情感的关系,上升到人的精神层面思考,是情感图形的核心内涵和价值。从认知过程中的感觉、知觉、思维、记忆、想象五种感受效应基础上,增加了情感和情绪效应,形成七大感受效应,形成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方法。情感图形作为笔者教学中的成功案例,七大感受效应是笔者对情感图形研究的实施方法,主要用于教学,可以说七大感受效应和情感图形在教学中相互影响、不可或缺,共同构成了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应用方法。最后笔者把七大感受效应和情感图形命名为“图形心理感受效应”。

2.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背景中课程的现状与分析

中国是最早使用课程一词的国家。宋代教育家朱熹在《论语》中提出:“宽著期限,紧著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这里的课程是指“功课及其进程”,这与今天日常语言中的“课程”极为相近[3]。笔者认为,课程是一种有效的传达方式,以学生为目标,通过对传统的课程体系进行重组,以繁化简,使其模块化、简洁化,提高实用性和针对性,符合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从基础入手,逐渐过渡,协调课程之间的关系,层层递进,注重学生创意思维的培养。课程是关于教师、学生、环境、课程、心理等元素的教学方法的探讨,因此,课程与教学方法是分不开的。合理的教学方法需要合理的课程作为前提。所以,研究教学方法必须要研究课程,合理有效的课程才能对学生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不可忽视的。

图形心理感受效应教学法以课程作为起点进行探索,对高校艺术专业课程进行整合和突破,探寻新的结构和方向,形成图形心理感受效应课程大纲。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为例把本校4年的传统课程框架进行探究。(如表1,以枣庄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为例)

综上表格所述,以枣庄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通识教育必修课课堂教学计划表、视觉传达专业必修课课堂教学计划表进行分析。首先,通识教育课程属于大学期间的必修课程,根据院校不同,课程呈现结构也不同,在这里不做具体分析。如《思想道德》《法律常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近现代史》《大学英语》等,这些课程能够很好地补充学生专业以外的知识,主要是对学生自身修养进行补充和完善,是做一名合格大学生的必备课程。

就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必修专业课程而言,如表1所示,笔者认为,首先课程结构杂乱,没有主次。这样的结构导致学生无法系统学习。课程应当分块,结构应当简洁明了,让学生很直观地明确四年的课程结构。这样学生从心理上对学习的课程明确化,知道哪些是重点。其次很多课程可以合并为一个课程进行综合讲述,如《中外美术史》《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外工艺美术史》《设计概论》四门课程可以合并命名为《设计概论》或《设计进程》。再如《造型基础Ⅰ》《造型基础Ⅱ》《设计基础Ⅰ》《设计基础Ⅱ》《摄影基础》五门课程可以合并命名为《视觉传达专业基础》。再次重点的专业课总课时量偏少,无法更深入进行课程规划和讲述。很多情况下课程结束了,学生还没有进入状态。以笔者的《图形创意》课程为例,课程设置共48总课时量,每周十二节课,分别是周二、周三、周四上午授课,上午共4课时,一周计算是一天半课程,四周课程下来一共是6天课程。然后,笔者先把《图形创意》课程和《字体设计》课程进行了合并,因为图形和字体是不可分割的,也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的重点。就视觉传达这个专业而言,图形、字体、版式三大基础,相互贯穿、缺一不可,所以,三门课程可以合并为《视觉传达三大基础》课程。这样三门课程总课时量48+48+48,144节,学生可以更充分地学习。最后,通过笔者的课程设置和结构进行了整合,在教学中形成了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在教学进程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和显著的效果。通过课下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样的教学方式和课程结构,普遍认为,更加直观化和系统化。很多之前的课程可以通过合并更系统,全面的进行学习。

综上所述,课程改革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为适应社会发展和社会需求,必须要进行课程改革和革新。教师需要突破,学生更需要突破。有明确、有节奏、有层次的课程结构和内容,更适合学生的发展需要。要从本质上根据学生的发展状态和心理特征来重新定义新的教学方法。

表1 视觉传达设计(本科)专业必修课课堂教学计划表

表2 图形心理感受效应教学法概念学生主体学习要求

表3 图形心理感受效应教学法概念教师主导性教学要求

3.图形心理感受效应教学法的意义

图形心理感受效应教学法(Graphic Psychological Feeling Effect Teaching Method),简称GPFE,以情感图形与七大感受效应为载体的教学方法。笔者通过多年对图形的研究,结合学生认知心理及图形的系统概念研究形成一套全新的教学方法,成为国内首创。图形心理感受效应教学法注重教

与学的实效,针对学生心理进行平衡与疏导,紧扣学生兴趣点进行课程授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训练为主,理论为辅,注重训练的多元性、情感性、完整性,从训练到案例讲解,从案例讲解再到训练,相辅相成。做到以视觉作为导向,通过案例讲解提高学生的视觉感染力,增强视觉的记忆点,做好对于视觉设计的大脑储存。通过不断的训练把大脑中存贮的视觉图形通过训练进行释放,两者进行结合,不断提升。根据学生的训练反射效果,逐一递增,在教学中注重每个学生的吸收和释放的点,随时做到调整,包括课件的调整,内容的调整。注重教学课件的可变通性与灵活性,注重难易程度的把握,随时调整,随时增加知识点,做到可收可放。朱作仁教授认为:“教学的方法本质,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学习的认识活动(学习)和教师相应的活动(教学)的逻辑顺序和心理方面,即由学习方式二位一体运用的协调一致的效果来决定”[4]。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制定了图形心理感受效应教学法概念中教与学的基础框架。通过这个框架让学生更清晰明确学生需要学什么,也制约着教师需要怎样教。(如表2、表3)

表4 图形心理感受效应教学法课程结构与特质

综上所述,图形心理感受效应教学法主要是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教学中总结的一套方法,主要探讨以人为本的理念。从人的角度出发,从人的感受出发,从学生的本质需要出发,引导教学的方法探索。通过人与人的尊重来获取相互的传达效应,明确教学的重要性,教学方法的实效性,针对性,真正地通过教师的教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获取知识。通过吸收——释放——吸收——学习——再吸收——再释放,教师是释放——吸收——释放——教学——研究——教学。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整体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它直接关系着教学工作的成败,教学效率的高低和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5]。所以正确的探索、思考、整合和运用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图形心理感受效应教学法的特点

综上对于课程的现状和分析,从而引导教学方法的探究,笔者认为,教学方法是在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整合与创新,有依托性,不能盲目的进行课程改革。首先,要运用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任务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其次,要研究学生作为主体的个性特征、学习特点及心理状态。所以,教学方法是经验总结,实践的积累,对于教师主体性要求较高。要有较丰富的社会实战经验,了解社会需求,把社会需求带到教学中,和学术进行较好的融合,做到学术依托商业为背景,商业引领学术教学,相辅相成。最后,学生需要怎样的引导,如何让学生适应社会需要而创建有效的、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笔者通过多年的社会实践和学术研究,在课程中进行了教学方法的突破和革新,形成了新的课程教学方法,即图形心理感受效应教学法课程结构与特质。主要对传统课程进行了整合和阐述了新的课程观点,把专业课程划分为七个部分,其中构成和图形心理感受效应是大学专业课程,分为基础课程和应用课程。如基础课程:《图形创意》《字体设计》《版式构成》;如应用课程:《标志设计》《广告与招贴设计》《书籍设计》《包装设计》。这样,整个结构更加清晰,融入了学生心理特征和案例欣赏与分析,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课程为广度的教学方法,不再是传统中(表1)课程的罗列,没有章法,没有层次,一门接着一门如同应付公事一般。图形心理感受效应教学法课程结构与特质是笔者通过个人多年实践与教学总结的一套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以枣庄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开始应用展开,初见成效,学生收获很多。对笔者而言,也坚定了信心和继续研究教学方法的动力,但这套教学方法还有许多不足,希望更多学者交流指正。

5.结语

毛泽东曾经形象地说:“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能是瞎说一顿”[6]。笔者认为,课程和教学方法就如同“过河”与“桥和船”的关系,教学就必须解决课程和教学方法的问题,不解决方法,教学就是一句空话。

注释:

[1]Rene Wanner.Occupy:What is New[EB/OL].http://www.posterpage.ch/winners/occu_12/occu12.htm,2012

[2]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张忠华.教育学原理[M].上海:中国出版集团,2012

[4]朱作仁.教育词典[M].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1978

[5]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本文系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编号:PPZY2015B150)阶段性成果。

吴中昊 枣庄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效应图形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懒马效应
《星.云.海》
《花月夜》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分图形
找图形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图形变变变
图形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