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生短缺问题形成原因及对策分析

2017-12-23 08:44王瑞芳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
大陆桥视野 2017年22期
关键词:儿科医生儿科患儿

王瑞芳 / 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

儿科医生短缺问题形成原因及对策分析

王瑞芳 / 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进步,儿童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从实际情况看,我国儿科医生资源短缺问题十分严重,供需矛盾突出,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加以解决。

儿科;医生短缺;原因;对策

一、儿科医生短缺问题的主要表现

首先,总数量比较低。据统计,我国约有2.3亿14岁以下儿童,约占全国总人口数的17%。而在3.6万家医疗机构中约有儿科医生12 万人,每千名儿童儿科医生约为0.52 人,低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美国、加拿大、日本三国每千名儿童儿科医生数为0.85~1.3人)。随着“全面二孩”生育政策的放开,全国儿童总的数量将会继续攀升,如果不加大对儿科医生的供给,将来我国每千名儿童儿科医生的数量将会不升反降。

其次,分布不够均匀。总的来说,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儿科医疗资源相对集中一些,中部弱之,西部最弱。据2017年统计数据,每千名儿童儿科医生的数量,上海市为0.94,浙江省宁波市为0.87。安徽省全省儿科床位数占总床位数6.09%,儿科医生占有资质医师(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63%,每千名儿童儿科医生数为0.3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在内蒙古,这一比例更低,只有0.17。

再次,后备力量不足。据调查,现有的医学院很大比例的学生不愿意报考儿科。执业医师不通过报儿科、找不到工作报儿科、考不上研究生报儿科,这已是医学生的普遍想法。同时,跳槽问题也较为严重。既便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上海市,三年内儿科医生流失率为11.6%,而且年轻的骨干力量流失比例为更高,35岁以下医师流失率为15.0%,占所有年龄段医师流失的41.2%。这一数据在中西部地区更高。

二、儿科医生短缺的原因分析

(一)培训力量不足,成长周期长。1998年,教育部对医学教育进行专业调整和优化,将本科临床医学定位为学习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通科教育,自此,全日制本科儿科学专业停止招生。一直到17年后,2016年,教育部才同意中国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8所高校举办儿科学本科专业,2017年又有包括首都医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等20所高校新增儿科学本科专业。此外,培养周期长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从招生到能够实际走上儿科医生岗位,约需要八年的时间才能培养出一名儿科医生,显然不能满足现实的紧迫需求。

(二)工作压力大,职业风险高。儿科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儿童,一些低龄儿童大多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病理特征,有些家长对病史无法准确描述,儿科医生对患儿的病史采集很困难,检查时患儿难以给予有效配合,增加了明确诊断的难度。日常门诊问诊和治疗过程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凭借经验,存在较高的医疗风险。这就需要儿科医生不但要有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还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由于个体差异、病情复杂程度和科学未知领域等因素,医疗结果是不确定的,致使儿科医生的职业具有较高的职业风险性。

(三)工作时间长,劳动负荷重。儿科是最累、最苦的科室之一,已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季节性患儿增加时,一名儿科医生每天甚至要看上百名患儿。在诊疗过程中,为了避免差错,一方面要与家长和患儿交流,一方面要观察患儿反映,同时还要对药物和治疗措施反复核对,疲惫不堪。短期内看不到效果,家长情绪还非常大,工作和心理上的巨大压力令儿科医生身心俱疲。

(四)薪酬待遇低,职业吸引力小。调查显示,儿科医生离职原因中薪酬待遇较差是主要原因之一,比例高达76.92%。儿童常见病多,慢性多种疾病同时存在者少,单次就诊的花费小。加上儿童对外界理化因素敏感,许多检查如CT、X光等原则上能不做就不做,检查费用极低。加之儿童用药量小,很多药品针剂须拆开来用,所以药品收入也不高。病房及门诊、候诊场所相对湿度和温度的要求高,消耗的水、电、暖成本较多,经科室全成本核算后儿科医生收入明显低于其他临床科室。付出多、收入少,极大挫伤了儿科医生的工作积极性。

(五)医患关系紧张,暴力伤医情况多。根据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很多患儿家长对于常规检查、用药存在相应的认知误区,对儿科常见疾病特别是急危重症患儿的病情变化更是难以理解、难以接受。但同时他们又对儿科医疗行为的期望值过高,忽略医学不确定性及高风险性的特点。当出现诊疗效果不理想、病情恶化时,常表现出焦躁情绪,从而导致医患冲突。加之患儿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和祖父母们都十分关注,出现暴力伤医的可能性更大。

三、解决儿科医生短缺问题的一些对策建议

(一)加强儿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儿科医生短缺问题并不是简单地增加专业培训量就可以解决的,国家应从宏观上抓好儿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一要把增加儿科医疗资源有效供经作为重点,力争每个省区市都有一所儿童医院,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地级以上城市设置一所儿童医院。二要为儿科医生创造更好的执业环境,在遭遇医患矛盾时,首先保障儿科医生的执业安全和人身安全,减轻职业风险压力,降低工作负荷强度。三要加大对儿科的投资,扩大儿童医疗保险支出,积极推动远程医疗技术和数字化医疗模式,借助科技手段推动新型医疗模式的发展。四要加强对大众进行儿科医学常识的普及和教育,引导媒体对涉医新闻的正确导向,保护儿科医生的话语权,使社会公众对儿科医生工作有充分的理解和信任。

(二)重视儿科医生培训的数质量建设

从数量上讲,首先应进一步放开儿科本科专业培训,扩大研究生儿科医生培养的规模。其次可考虑采取专项培训的形式,使其尽快形成儿科诊疗服务力量。2017年2月底,安徽省50多名儿科医师经过1年转岗培训,顺利结业,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值得各地借鉴。另外,从质量上讲,还要高度重视儿科医生培养的质量。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大学本科学习阶段,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方式学习临床知识,理论与实践不能有效联系,致使学生不善于解决实际儿科临床问题。因此,培养院校必须加强对学生在校期间儿科实习轮转管理,明确各科室的实习任务,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提高儿科专业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强化医院内部改革与管理

医院应重视儿科医生职业生涯规划,稳定儿科医生人才队伍,建立良好的人才激励政策,提高儿科医生的临床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工作满意度,降低情感损耗,避免儿科临床人才的分流与转行。在医院内部全面实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充实儿科医疗资源,遇有医患矛盾时,客观分析儿科医生责任,帮助他们减轻身心负担。科学核准儿科医生的技术劳务价值,进一步完善内部绩效考核与收入分配机制,合理确定儿科医生的薪酬待遇,确保他们的收入不低于或者高于其他专业同年资医生收入的平均水平。

(四)前移儿童疾病预防与治疗关口

从整体上考虑如何解决儿科医生紧缺问题,还有一个重要的对策就是减少儿童入院诊疗数量,这就要求从需求侧减压,将关口前移。一是加强宣传引导,针对传染性疾病、儿科季节性疾病以及意外伤害等,充分利用媒体、社区、学校等渠道,积极宣传教育,提高儿童和家庭自我防范意识,有效降低发病率,缓解儿科就诊压力。二是探索分级诊疗,通过构建儿科医疗联合体等形式建立畅通的分工协作机制,合理引导和分流儿科患者。三是建立监测预警机制,科学研判与季节相关的儿科医疗服务需求变化形势,制定高峰期应对预案,合理调配资源,补足能力短板,有效缓解高峰期儿科医疗资源供需矛盾。四是发挥各方合力,家庭、社区和学校都要高度重视儿童身心健康,做好疾病预防工作,对于儿童疾病要早发现、早处理,共同为儿童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1]儿科医生人才队伍萎缩的原因探析[J].冯娜.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13).

[2]“儿科医生荒”带来哪些启示[J].刘云.人力资源.2016(06).

猜你喜欢
儿科医生儿科患儿
我国儿科急诊医学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唇腭裂患儿家长围手术期的心理需求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92岁的儿科医生免费为病人看病
SSE教学模式在普通本科-儿科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安徽推出儿科分级诊疗规范
儿科医生“荒”在哪?
我国将恢复儿科本科招生8所院校今年7月招生
白血病·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