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

2017-12-23 09:18梁长华
黑河教育 2017年11期
关键词:阅读氛围课内阅读课外阅读

梁长华

[摘要]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非常重要。教师要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产生自由轻松的阅读心境。在阅读过程中,很多小学低年级学生只满足于对字词的理解和书写,而不重视对整篇文章内容的阅读理解。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教师要加强课内指导,注重示范引领,在阅读后恰当设疑,注重方法指导;从实际出发,努力营造和谐、轻松的阅读学习氛围;重视课外阅读,以讲激趣,以活动激趣,加强阅读指导,推荐课外读物。

[关键词]课内阅读;阅读氛围;课外阅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第一学段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初步養成爱护图书的习惯;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使学生向往美好的事物,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低年级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由此可以看出,小学低年级的课外阅读教学很重要,要适合儿童特点,着重在“喜欢”和“能读”上下功夫。在指导低年级阅读时应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并能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从而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

一、加强课内指导,激发阅读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阅读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看书读报的习惯和认真阅读的习惯。这就要求学生要主动读书,自己探求知识规律,把课文读熟读懂。教师要向学生强调,阅读课文是理解的基础,只有多读书,才能更好地理解字词、理解课文的意思;阅读又是写作的基础,“读书破万卷”才能“下笔如有神”;只有多读书、会读书、读好书,才能增长知识与才干。

1.注重示范引领

在阅读教学前,每一篇课文我都自己先练读。遇到读得不好的地方、难读的地方,不断地研究,反复地训练,体会文章的感情。之后,在课堂上教学生读、与学生一起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由于我校的老师都十分注重朗读教学,经常带领学生诵读课外读物,所以,各个年级的学生都有一定的朗读基础,学生学习朗读的兴趣很高。个别学生兴趣不高,但在模仿老师和同学的过程中也培养了阅读兴趣。

2.阅读后恰当设疑

在学生阅读前,我都精心设计问题。如果提出的问题很富于启发性,就会促使学生产生一种迫切的需要——急于在课文中找到答案,于是便会主动、认真地读书,以解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例如,我在教学《窗前的红气球》一课时,就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谁的窗前有红气球?为什么会有红气球?为什么是红气球?这样的提问,紧扣课文,富有思考价值性,有助于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促使学生认真地阅读课文。

3.指导阅读方法

阅读教学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方法指导。我平时教给学生阅读的基本步骤,使学生读书的能力逐步提高。还培养学生动笔的习惯,如在阅读时让学生划出生字生词,通过查字典解决生字生词;划出最能表现主题、事件的词句,优美的词句,难解的句子,让学生边读、边思、边划,在积累中获得知识,增长能力。

二、营造阅读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从实际出发,确立阅读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努力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例如,在教学生朗读《可爱的草塘》一文时,先让学生看课文,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学习生字时,用多种方法进行朗读,如开火车、各行读、男生读、女生读,同桌读等。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朗读之后,再根据学生朗读的情况,或表扬、或指导、或听范读后再读,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的朗读能力有所提升。

教师想要营造一个愉快、活跃的教学情境,一定要用微笑的面容、亲切的话语、饱满的激情去亲近学生、感化学生。同时,还要善待学生。当学生犯错时,教师要用温柔的语言耐心指导,不斥责学生。当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应给予及时的肯定,并恰当地表扬他们。在教学时,我对班里的学生一视同仁。对表现出色的学生常常以肯定的语言来表扬他们,如“你真出色!”“你真行!”“你可真棒呀!”“你真的让老师喜欢!”等。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多亲近、多关怀,不厌恶、不指责,耐心地指导他们、鼓励他们。常鼓励他们“你能行!好好想一想,慢慢来。”“你这聪明的小脑袋一定可以的。”这样就使他们感到老师与他们一起努力、一起学习,由此慢慢打消了他们对老师的惧怕心理。

三、重视课外阅读,激发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的延伸,对学生来说,有助于扩大视野,发展智力,陶冶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课外阅读要想实现自主、自觉,就必须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以讲诱趣

从新学期伊始,一有空闲,我就让孩子们围坐在我旁边,听我给他们讲《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三个火枪手》《雷锋的故事》《科学家钱学森》等,用娓娓的话语带领他们进入一个美妙的读书世界,激起他们强烈的读书欲望。

2.以活动促趣

有鼓励,有总结,才会有促进。我定期对班级同学的阅读情况进行检查评定,对阅读成果加以展示,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巩固阅读的兴趣。

我经常在课堂上开展讲故事比赛,如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名人传记、童话故事等。比赛结束后,评选出班级讲故事能手。还定期推出“故事大王擂台赛”,每周评出一位故事大王,并授予其自制的徽章。由于经常组织这样的阅读比赛,同学们都能认真读书,也渐渐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

我校教师还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精品天天读,感悟天天说”读书活动。每天早晨由学生介绍自己的读书心得,并记录活动的过程。对阅读次数多、感悟精彩的同学给予适当奖励。此外,还设立班级图书角,鼓励学生借阅书籍,有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班级中还定期展评优秀的“小本本”“采蜜集”等,让学生在相互评议、交流中获得新知识,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从而巩固课外阅读兴趣。

3.加强阅读指导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并“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如读思结合,即引导学生边看书边质疑,通过自己查找资料、分析解答掌握知识;读记结合,即结合学生的“采蜜集”,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及时摘录优美的词句,发现新问题、新知识,以便以后查阅。我在引导学生读记方面的具体做法是:鼓励学生把好词好句摘抄到“采蜜集”上,再运用到小笔头作文中,运用得好的学生可以得到小红花。这样,孩子们摘抄和运用好词好句的劲头十足,阅读成了孩子们的一种需求。

4.推荐课外读物

平时要根据小学生的学习实际推荐课外读物,指导学生选择适合的书籍。⑴在课前推荐读物,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如教学《华罗庚的故事》《木兰从军》等课文前,指导学生在课前读有关书籍,使他们对名人、伟人有初步的了解,并给学生提供在课内进行交流的机会,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⑵在课后推荐读物,引导学生及时把课内所学之法应用到课外阅读中,以求“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如教学《黄山奇石》之后,向学生介绍黄山“三绝”,即奇松、云海、温泉,引导学生查找资料阅读,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得到深化。

孩子们天性活泼,必须选择适合他们个性、能吸引他们的读物,如《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话》等。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看书必须同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所以,我还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文学、数学、史地、天文等各种通俗科普读物,培养他们多方面的兴趣。

总之,教师要多鼓励学生阅读好书,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和氛围。同时,要给学生松绑、减负,让学生与书为友,在读书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 赵永玲)endprint

猜你喜欢
阅读氛围课内阅读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小学作文教学策略的探究
让个性化阅读焕发生命的活力
创造小学语文良好学习氛围的教学方法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