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基建会计与事业会计的分合问题探究

2017-12-24 13:49崔潇懿郑州市财务开发公司
新商务周刊 2017年22期
关键词:财政监督类目二者

文/崔潇懿,郑州市财务开发公司

一直以来,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系统都是被分割成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即基建会计系统和事业会计系统。不可否认,这种基建会计与事业会计的分立核算模式能够对建设项目进行独立会计核算,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反映基本建设单位的财政情况。但是,这也导致了会计信息的整体性缺失,更容易出现失真等严重破坏我国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情况。

1 事业单位分立核算的弊病

1.1 造成会计信息完整性有所缺失

由于分立核算模式的存在,事业单位基建会计与事业会计二者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是相互独立的。这样一来,基建会计与事业会计独立进行财务管理,二者缺少足够的会计信息交流,从而导致事业单位会计信息不够完整。虽然事业单位事业会计信息中会包含部分基建会计信息,但也仅限于最终的结果信息,缺少足够的联系性和紧密性。因此,会计信息无法保持整体上的完整,只能在二者之间保持相对完整。毫无疑问,这种分立核算的模式也让会计信息被分为两个部分,缺少必要的联系和交融,严重破坏了信息的整体性和有效性。

1.2 基建会计和事业会计互相冲突

事业单位基建会计与事业会计除了会计信息整合程度不足而产生的整体会计信息完整性缺失之外,还容易出现二者互相冲突的混乱局面。由于二者适用两套相对独立的政策、制度、系统及报表,那么在实际操作中,二者通常只能保障部分的合理性,而且容易出现政策互相冲突、矛盾的情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基建会计和事业单位是互相矛盾的两个整体,使得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出现重复、脱节、失真等情况。

1.3 削弱财政监督力度

财政监督力度因为分立核算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削弱。因为基建会计与事业会计是分别套用不同的报表核计系统,导致二者的联系性相对较弱。如此一来,就给了部分部门或人员可乘之机,能够利用二者之间单独建账的漏洞,擅自修改财务信息,从而滋生贪污、腐败等严重影响国家财务管理水平的犯罪现象。

1.4 阻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基建会计中的固定资产财务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与财务管理水平息息相关。由于基建会计与事业会计的相互独立,再加上固定资产预估困难、手续繁琐复杂、建设周期过长等因素,往往会出现固定资产严重失实的现象。很多固定资产在这种情况下变成了事业单位的账外资产,对财务管理起了严重的干扰作用,影响了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2 事业单位基建会计并入事业会计的建议

2.1 统一会计制度和系统

要想尽快合并事业单位基建会计和事业会计,首先需要建立科学、健全的会计制度和系统,从而达成基建会计和事业会计的统一。在建立统一的会计系统时,需要从基建会计和事业会计两方面分别进行充分考虑,确保二者能够在新系统下保持原有作用的基础之上,还能够达到和谐统一。对事业会计而言,资产负债状况和收入支出状况需要得到重点关注;而在基建会计方面,资产、负债和投资则是重点内容。可以说,这五点是事业会计和基建会计的基本要素,只有在保证这五要素完整、有效、和谐、统一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建立统一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系统。

2.2 加速基建会计和事业会计的对接

基建会计并入到事业会计之中,需要做好二者的对接工作,这就难免需要对会计科目进行合理规划和调整。基建会计中的科目在合并之后,需要重新划分到事业单位事业会计之中,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该科目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例如属于固定资产的“在建工程”,可以将其划分到会计资产类目之中,方便相应的会计部门进行统一、高效的监督和控制。又例如“基建支出”与“基建拨款”,可以依照其财务作用,分别划入到相应的会计支出类目和收入类目之中。除了对原有会计类目进行重新划分之外,还需要依照实际情况增设对应的科目。例如可以将“基建工程”作为新增会计科目,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基建会计的功能。与此同时,为了适应事业单位会计系统,还可以在其下增设各种投资类子类目,以方便会计管理,如设备类投资。

2.3 加强会计信息管理和财政监督

在基建会计与事业会计合并之后,可以在很多方面起到提高财政监督的作用。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当根据此变化制定新的会计信息和财政监督管理制度,进一步促进二者的合并。将基建预算并入到整体预算之中,能够起到减少挂账现象的作用,逐步改善账面固定资产与实际资产偏差较大的现状。另外,也能通过适用折旧制度的方式对固定资产进行估值,从而可靠显示事业单位的对应净值。设置合理的并账周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基建会计和事业会计合并,更能加强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管理。提高对财务报告中附注的要求,可以补充财务管理信息,从而对财政监督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需要对基建项目资金、投资及大账资产项目等重点内容进行附注。

3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与财政管理系统的进步,将基建会计并入事业会计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因此,分析当前二者应用分立核算模式对事业单位造成的弊病,并探讨相应的改革方案很有必要。各事业单位应当对此抱以重视,紧跟国家方针,为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与升级做出贡献。

[1]王姚仙. 事业单位基建会计并入事业会计核算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

[2]曾玲钰.探讨事业单位基建会计与事业会计的分合[J].中外企业家,2015(19):259+261.

[3]黄晓霞.关于基建会计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合并的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5(16):139-140.

[4]刘晓霞.浅谈事业单位的基建会计与事业会计的分合[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6):38-39.

猜你喜欢
财政监督类目二者
Sweden's Icehotel went all out for its 30th anniversary
摇曳
加强财政监督探索创新之路
《中图法》(5版)“K历史、地理”大类的修订
构建乡镇政府财政监督民主化制度框架
《中图法》(5版)“R医药、卫生”类修订探析
浅析《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G25类修订特色及问题
译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