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政策的节能减排效应分析

2017-12-24 13:49赵劲草东南大学苏州联合研究生院
新商务周刊 2017年22期
关键词:调整效应出口

文/赵劲草,东南大学苏州联合研究生院

出口退税在于鼓励各国出口货物与劳务竞争的公平性。出口退税的税率的调整是政府在面对多变的市场环境下推动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途径。发展中国家污染严重,而发达国家在环境控制方面比较严格,跨国企业往往将污染型产品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去。政府多次调整VI退税政策,从中能够看出,决策部门十分注重出口退税中的环境保护功能。

1 基本概述

“污染天堂假说”即企业把生产地点转移到环保要求较低的国家,来生产这种高污染的产品。出口退税政策形成的节能减排效是“外部性理论”与“环境成本内部化理论”作用的结果。从短期看,环境成本内部化会让污染密集型产业在产品出口当中保持较低的价格竞争力,而从长期来看,让一个国家贸易的增长从外延扩张逐渐转向内涵扩张,让环境成本向内转化为生产成本,同时最终体现在产品价格当中。这样产品价格中涵盖了所有的社会成本,便于形成规范化的市场定价。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发展国家通过牺牲环境引入技术及投资,但却成为发达国家的排污后花园。当认识到发达国家的“环境掠夺”后,便以减少“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退税为形式实现节能减排目的。

2 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节能减排效应分解

结构效应、技术效应、规模效应是构成出口退税的节能减排效应的三部分。结构效应,出口退税调整带来产业结构调整,从而影响各产业的污染排放;技术效应,出口退税调整让企业迅速投入技术研发,保持高质量的环境标准,强化环保政策执行;规模效应,出口退税调整促使企业生产规模调整,从而对污染排放产生影响。现阶段相比积极的结构与技术效应,国际贸易对生态环境的负效更大,因为一些污染行业出口退税政策处于变动中,继而使得它的经济产值总量也发生改变,因为排放量是变化的,污染物也在变化规模效应得以体现。

从理论层面上看,在比较长时间内降低与取消出口退税,只会让污染行业担负更多的生产成本,市场竞争力开始变弱,生产规模变得越来越小,从而减少了污染排放量,这时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往往比较突出,但技术效应还是比较慢的。原因在于,降低与取消出口退税并不会让新技术得以使用及推广,环境外部性的内化不太明显,不会激励行业环境污染治理,因为企业在短期范围内能够调整生产规模及结构做出及时应对。而从长期情况看,企业决策层受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影响,由市场战略高度看,会使生产技术得以改变,减少污染排放量,从而产生技术效应。

3 政策建议

3.1 加强出口退税的环境监管

构建健全的节能减排的监管制度,将高能耗及高污染企业组织在一起,查看节能减排情况,突出工商部门及质检部门的监管职能。重点检查的企业包括制品业及纺织业等。构建完善的出口退税管理法规规章,编制相关行政法规,规范出口退税管理部门统筹性工作,逐步规范并细化退税登记管理与退税审核管理等,形成规范的出口退税管理,在合理范围内调整脱节的管理规范,同时集中编制当前出口退税管理规范。环境监管营造参照国际市场的碳排放标准来要求这类企业。为满足国际市场消费者习惯的需求,践行监管,循序渐进减少产品能耗,逐步接近国际案例。强化信息化数据审核,实时更新出口退税流程的数据,比较信息平台中征与退税信息,加大平常监管。科学合理编制退税审核指标,从整体上分析判断产生的退税异常指标,找到问题,专门开展出口退税审查。

3.2 实施差异化退税政策

深入分析设备原料及工艺,科学合理佐证各阶段污染情况,利用阶段差别化政策,不断在企业成本中表现出产品资源的稀缺状况。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更好地进步,对科技含量高及密集程度大的产品,降低它的退税率,针对比较低的附加值产品,明确比较低的退税率,根据需要,也可以取消退税。提倡企业使用环保节能的新工艺手段,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结构的升级及创新。不但要降低高能耗及高污染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这种产品的成本,使出口规模变小,避免行业发展对国内环境产生更大的污染,此外,逐步调整当前出口退税政策,为产品符合要求的进出口经营企业提供优惠的出口退税税率,在相同情况下,可最先办理出口退税业务1。针对科技含量高及环境友好型的产品给予退税支持,增加出口退税率,逐步完善商品结构,逐步向劳动密集型方向发展,致力于形成独特的优秀品牌。

3.3 利用配套政策发挥出口退税的环保功能

出口退税政策需要和其他政策结合起来,以更好地发挥作用。建立并颁布相应的配套政策,如能源法规条例与节能技术政策。编制综合法律体系,使单行法与配套法规相结合,在立法层面上规定节能与减排。构建和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调整等有关的政策体系,动态体现配套政策的功能。营造公平税负环境,严格遵照要求进行税收征管。取缔滞后产能企业推行的包税制等,严肃处理销售中的不开发票等情况,持续推进环保执法,构建动态的节能环保监控体系,对不遵照规定的企业,需要停产限期整改。构建滞后产能退出补偿机制。调动政府及企业工作的积极性,在一些重点地方构建专项补偿基金,对员工给予补偿与安置。

4 总结

出口退税多次调整,备受重视。出口退税的政策目标开始转向优化出口产业结构及提升出口收益。所以,应当深入分析及研究政策目标多样化下的出口退税政策效应,对节能减排效应更是如此,推动节能减排工作更好开展2。

1俞杰.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对节能减排的影响[J].财政经济评论,2014,(2):123-131.

2窦彬.出口退税政策的节能减排效应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2(6):114-123.

猜你喜欢
调整效应出口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夏季午睡越睡越困该如何调整
懒马效应
工位大调整
沪指快速回落 调整中可增持白马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给情绪找个出口
偶像效应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