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金融风险防范问题

2017-12-24 13:49刘俊长沙理工大学
新商务周刊 2017年22期
关键词:金融风险风险管理金融

文/刘俊,长沙理工大学

金融风险,就是指在信用经营或者货币经营活动中,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最终导致的投资者或金融机构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不一致的情况。从企业角度而言,金融是企业的经济动脉,一旦遭遇大面积的金融风险,可能导致企业长期萎靡不振甚至破产。按照来源不同,金融风险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通货膨胀风险、操作风险等。其中,市场风险是指由于汇率变动、利率变动、商品价格变动、股票价格变动等因素导致的金融资产价值变动的风险,这是企业面临的最常见的金融风险类型。

1 企业金融风险面临的新形势

1.1 企业金融风险具有突发性和隐蔽性

金融风险的爆发往往非常突然,悴不及防,很少甚至没有预警信号。比如,因经济危机、货币政策等原因,导致信用危机引发的部分金融领域的挤兑行为,故意散播谣言引发的全部或某金融领域的挤兑行为,因某一金融机构因重大失误导致的信用危机等等。目前,我国实行的是较为严格的金融管制,资本项目并未开放,在加上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我国企业金融风险具有很强的隐蔽性,难以通过市场表现出来,这就加大了企业规避金融风险的难度。

1.2 企业金融风险具有明显的扩张性

如今社会就是一张大网络,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关联,一旦某个部门爆发金融危机,很容易扩张到其他相关机构,甚至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除了企业与金融机构联系的密切性原因之外,还有我国金融风险相关方面的法律不健全、金融体系治理结构不完善等方面的原因。

1.3 企业金融风险具有一定的可控性

尽管金融风险是可怕的,但企业并不是完全无能为力。其实,企业金融风险并不是完全不可控制的,只要事前增强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谨慎投资,是可以减少乃至避免金融风险的,即便是遭遇了金融风险,企业也可审时度势,及时调整风险性资产,避免金融风险扩大化.

2 加强企业金融风险防范的对策

企业如果面临着比较大的金融风险,就应该加快完善相关应急机制,不断化解自身存在的金融风险,具体来说可以从拓展融资渠道、加强资金预算管理、积极参与国家政府项目建设等方面着手。

2.1 加强企业金融风险管理

在加强金融风险管理的过程中主要考虑到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风险的数量和程度。当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数目较多,涉及到企业的多个经营领域时,就应该进行风险管理操作,进行积极的风险管理,当风险影响的范围较小时,企业可以通过放弃部分资产或者经营活动的方式来绕开风险,即实行消极的风险管理;其二,企业自身风险管理的能力与条件。主要考虑的是企业所需进行的风险管理条件,以当前企业所具备的资金条件、人力资本条件等是否能达到。当条件欠缺时,可以采取风险委托管理,条件具备时,可以进行风险独立自营管理;其三,风险管理的外部环境条件,在很多时候由于外部市场的发展还不够完善,企业的金融风险管理根本没有适合的外部环境条件来进行支持,诸如金融衍生市场不够发达等,这时企业根本不能进行所谓的金融管理活动;其四,风险管理的成本,这个是风险管理工作的根本点,企业在进行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必须符合成本效益原则,避免得不偿失,确保风险管理的成本低于所获得的利益或者是避免的损失。

2.2 加强融资渠道

对于企业来说,要想获得融资,不一定必须从银行贷款,也可以通过一些公司或者股权抵押等方式获得资金,更可以从民间资本中获取相应的资金支持。 具体来说,企业一方面应该在生产经营中进一步加强和银行的协商沟通,做好融资风险等前期调研,加强自身信用建设以更好地获得银行贷款资金的支持。另一方面企业还可以通过信托融资、企业债券、私募基金等方式为自己筹得更多的资金,这几种方式对于企业或者是上市企业来说非常不错,因为这意味着企业已经从传统的银行贷款模式走向资本市场融资模式。

2.3 加强企业改革,调整产业结构

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市场的重要主体, 为了有效地化解和防范金融风险,必须加强对企业的改组、改造和股份制合作方式等的改革力度,通过这些改革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还应该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具体来说就是在新的金融形势下, 综合协调和应用相关政策工具在对经济的调整方面既注重对总量的控制又加强对结构的调整, 以双向调整的方式来增加宏观调控效果,而这也是优化产业结构的必然要求。

2.4 建立健全企业金融制度建设

制度法规是规范企业金融的重要手段,同时还能够有效的抑制企业金融带来的不利影响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点:一是改善企业融资渠道,建立快捷、有效的企业融资渠道;二是尽快健全金融市场准入规则,提升金融市场准入门槛,以更好的防范金融风险;三是采取措施进一步强化金融机构内部监管力度;四是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市场化制度,健全市场退出体制建设,以更好的保证我国金融体系的持久发展。

2.5 建立金融机构内部监督约束机制

首先,要保证金融机构的董事、监事独立性,可以增加执行董事和独立董事,让他们在具体工作中相互制衡、互相监督。其次,建立类别股东表决机制。为了防止股东滥用权力,建立该项机制能够将股东类别划分为控股和非控股两类股东,并在此基础上将表决制度完善。

2.6 加强资金预算管理

全面加强资金预算管理可以有效地防范和化解企业金融风险。首先,企业需要做好全面预算管理,对内部实施更为严格的成本控制政策,节约更多的结余资金。其次,应该规范投资行为。在任何投资之前,企业都需要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回收周期以及风险等做全面的分析评估。 最后,企业要强化对投资决策的管理,建立科学完善的投资决策制度,减少决策风险,化解资金压力。

[1]黄赞平.企业金融经济效益及其风险防范策略研究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5.

[2]陈晓霞.企业金融风险管理问题刍议[J].中国城市经济,2011.

[3]刘魏文.论企业金融风险的属性、特征和管理[J].企业家天地,2013.

猜你喜欢
金融风险风险管理金融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对企业合规风险管理的思考
构建防控金融风险“防火墙”
跨境并购金融风险的应对策略
加强小额贷款企业风险管理与防范探讨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浅析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金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