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机制

2017-12-24 13:49韩子杰上海大学
新商务周刊 2017年22期
关键词:比特区块跨境

文/韩子杰,上海大学

区块链,是继蒸汽机、电力、信息和互联网技术之后,目前最有潜力触发第五轮颠覆式革命浪潮的核心技术。就如同蒸汽机释放了人们的生产力、电力解决了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彻底改变了传统产业(如音乐和出版业)的商业模式一样,区块链技术将有可能实现去中心化的数字资产安全转移。

由于区块链概念与现有的数字货币概念息息相关,而数字货币的出现势必会影响现有银行业的业务与经营发展,因此在区块链与银行业之间一定存在着莫大的联系与影响,不管是在现在还是在不远的将来,这样的联系势必会影响到我国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业以后的发展,本文将深入讨论区块链现有技术以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机制。

1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

区块链技术不仅可以成功应用于数字加密货币领域,同时在经济、金融和社会系统中也存在广泛的应用场景。根据区块链技术应用的现状,可以将区块链目前的主要应用笼统地归纳为数字货币、数据存储、数据鉴证、金融交易、资产管理和选举投票共六个场景:

1.数字货币:以比特币为代表,本质上是由分布式网络系统生成的数字货币,其发行过程不依赖特定的中心化机构。

2.数据存储:区块链的高冗余存储、去中心化、高安全性和隐私保护等特点使其特别适合存储和保护重要隐私数据,以避免因中心化机构遭受攻击或权限管理不当而造成的大规模数据丢失或泄露。

3.数据鉴证:区块链数据带有时间戳、由共识节点共同验证和记录、不可篡改和伪造,这些特点使得区块链可广泛应用于各类数据公证和审计场景。

4.金融交易:区块链技术与金融市场应用有非常高的契合度。区块链可以在去中心化系统中自发地产生信用,能够建立无中心机构信用背书的金融市场,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金融脱媒”。

5.资产管理:区块链能够实现有形和无形资产的确权、授权和实时监控。无形资产管理方面已经广泛应用于知识产权保护、域名管理、积分管理等领域;有形资产管理方面则可结合物联网技术形成“数字智能资产”,实现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授权与控制。

6.选举投票:区块链可以低成本高效地实现政治选举、企业股东投票等应用,同时基于投票可广泛应用于博彩、预测市场和社会制造等领域。

2 区块链技术对银行业的影响机制

2.1 数字货币

随着电子金融及电子商务的崛起,数字货币安全、便利、低交易成本的独特性,更适合基于网络的商业行为,将来有可能取代物理货币的流通。

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目前已在欧美国家获得相当程度的市场接受,不但能在商户用比特币支付商品,更是衍生出比特币的借记卡与ATM机等应用产品。数字货币与法定货币之间交换的交易平台也应运而生,例如美国最大的比特币交易平台Coinbase目前支持美金、欧元、英镑及加拿大币与比特币之间的兑换;中国的交易平台OKCoin及火币也支持人民币与比特币的交易;比特币与法定货币之间的庞大交易量与流动性足以被视为一种国际通行货币。

正是比特币网络的崛起,让社会各界注意到其背后的分布式账本区块链技术,并逐渐在数字货币外的众多场景获得开发应用。

国家发行数字货币将成趋势。突尼斯根据区块链的技术发行国家版数字货币,除了让国民通过数字货币买卖商品,还能缴付水电费账单等,结合区块链分布式账本的概念,将交易纪录记载于区块链中,方便管理。中国央行也在2016年1月召开数字货币研讨会,提出争取早日推出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

数字货币能够替代实物现金,降低传统纸币发行、流通的成本,提高支付结算的便利性;并增加经济交易透明度,减少洗钱、逃漏税等违法犯罪行为,提升央行对货币供给和货币流通的控制力;同时,通过发展数字货币背后的区块链技术应用,扩展到整个金融业及其他领域,确保资金和信息的安全,提升社会整体效能。

2.2 跨境支付与结算

当前银行业业务中,跨境支付结算时间长、费用高、又必须通过多重中间环节。拥有一个可信任的中介角色在现今的跨境交易非常重要,当跨境汇款与结算的方式日趋复杂,付款人与收款人之间所仰赖的第三方中介角色更显得极其重要。

而区块链技术将可摒弃中转银行的角色,实现点到点快速且成本低廉的跨境支付。通过区块链的平台,不但可以绕过中转银行,减少中转费用,还因为区块链安全、透明、低风险的特性,提高了跨境汇款的安全性,以及加快结算与清算速度,大大提高资金利用率。未来,银行与银行之间可以不再通过第三方,而是通过区块链技术打造点对点的支付方式。省去第三方金融机构的中间环节,不但可以全天候支付、实时到账、提现简便及没有隐形成本,也有助于降低跨境电商资金风险及满足跨境电商对支付清算服务的及时性、便捷性需求。

从全球范围看,区块链技术在B2B跨境支付与结算业务中的应用将可使每笔交易成本从约26美元下降到15美元,其中约75%为中转银行的支付网络维护费用,25%为合规、差错调查,以及外汇汇兑成本。

2.3 票据与供应链金融业务

票据及供应链金融业务因人为介入多,导致许多违规事件及操作风险。2015年年中,国内开始爆发票据业务的信用风暴。票据业务创造了大量流动性的同时,相关市场也滋生了大量违规操作或客户欺诈行为,陆续有多家商业银行的汇票业务事件集中爆发。

国内现行的汇票业务仍有约70%为纸质交易,操作环节处处需要人工,并且因为涉及较多中介参与,存在管控漏洞,违规交易的风险提高。供应链金融也因为高度依赖人工成本,在业务处理中有大量的审阅、验证各种交易单据及纸质文件的环节,不但花费大量的时间及人力,各个环节更是有人工操作失误的机会。

长久以来,票据的交易一直存在一个第三方的角色来确保有价凭证的传递是安全可靠的。在纸质票据中,交易双方的信任建立在票据的真实性基础上;即使在现有电子票据交易中,也是需要通过央行ECDS系统的信息进行交互认证。但借助区块链的技术,可以直接实现点对点之间的价值传递,不需要特定的实物票据或是中心系统进行控制和验证;中介的角色将被消除,也减少人为操作因素的介入。

通过区块链,供应链金融业务将能大幅减少人工的介入,将目前通过纸质作业的程序数字化。所有参与方(包括供货商、进货商、银行)都能使用一个去中心化的账本分享文件并在达到预定的时间和结果时自动进行支付,极大提高效率及减少人工交易可能造成的失误。

在全球范围内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的应用,能帮助银行和贸易融资企业大幅降低成本,其中银行的运营成本一年能缩减约135-150亿美元、风险成本缩减11-16亿美元;买卖双方企业一年预计也能降低资金成本约11-13亿美元及运营成本16-21亿美元。除此之外,由于交易效率的提升,整体贸易融资渠道更畅通,对交易双方收入提升亦有帮助。

通过区块链技术推动贸易金融与供应链业务的数字化应用,将信用证与提货单及国际贸易流程的文件放到公链上,通过公链进行认证与不可篡改的验证。基于区块链的数字化解决方案能够完全取代现今的纸笔人工流程,实现端到端完全的透明化,提高处理的效率并减少风险。

2.4 客户征信与反欺诈

银行的客户征信及法律合规的成本不断增加。过去几年各国商业银行为了满足日趋严格的监管要求,不断投入资源加强信用审核及客户征信,以提升反欺诈、反洗钱抵御复杂金融衍生品过度交易导致的系统性风险的成效。

2014年,UBS为了应对新的监管要求,增加了约10亿美元的支出;而汇丰集团在2013至2015年间,法律合规部门的员工人数从20 00多人增至7000多名。为提高交易的安全性及符合法规要求,银行投入了相当的金钱与人力,已经成为极大的成本负担。

记载于区块链中的客户信息与交易纪录有助于银行识别异常交易并有效防止欺诈。区块链的技术特性可以改变现有的征信体系,在银行进行“认识你的客户”(KYC,Know Your Customers)时,将不良纪录客户的数据储存在区块链中。客户信息及交易记录不仅可以随时更新,同时,在客户信息保护法规的框架下,如果能实现客户信息和交易纪录的自动化加密关联共享,银行之间能省去许多KYC的重复工作。银行也可以通过分析和监测在共享的分布式帐本内客户交易行为的异常状态,及时发现并消除欺诈行为。

[1]金宏.区块链技术在银行业的应用[J].银行家, 2016,(07):17-19.

[2]蒋润祥、魏长江.区块链的应用进展与价值探讨[J].甘肃金融,2016,(02):19-21.

[3]柳进军.抓住关键点布局区块链相关产业[J].中关村,2016,(03):79-79.

[4]王永利.区块链,下一代互联网金融革新技术[J].Boao Review,2016,(02):112-114.

[5]益言.区块链的发展现状、银行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分析[J].金融会计,2016,(04):46-50.

[6]郑金宇.区块链技术对银行业发展的影响、展望及监管挑战[J].银行家,2016,(07):11-13.

猜你喜欢
比特区块跨境
《红楼梦》的数字化述评——兼及区块链的启示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跨境外币清算:从“走出去”到“连起来”
区块链助跑财资管理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一场区块链引发的全民狂欢
区块链助力企业创新
比特币还能投资吗
比特币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