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2017-12-24 13:49邬勤刘鹏伟张勤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
新商务周刊 2017年22期
关键词:安全检查生产管理

文/邬勤 刘鹏伟 张勤,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

1 安全事故“三要素”

施工过程中,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了人身的伤害、财产的损失。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的缺陷是构成事故的“三要素”,在“三要素”中,人为第一要素,物为关键要素,管理为根本要素。

1.1 人的不安全行为

安全意识是人在生产、生活等活动中对周围环境和自我行为的安全认知能力及安全行为的控制程度,控制和约束人的不安全行为,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领导要对安全工作在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工作上务实,安全生产责任“第一人”起带头作用是抓好安全工作的前提。其次完善的安全教育培训,严格的考核持证,能有效的提高对安全生产的认知,安全教育培训内容根据各自实际具体情况而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执行不一样的安全操作规程。再者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施工安全专项措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教育制度、事故隐患整改制度、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安全奖惩和事故责任追究制度等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从而规范人的安全行为。最后遵守规章制度是全体员工的基本要求,加强对员工作业行为的检查和监督,及时了解和掌握作业人员的当前行为及状态,方能合理规避意外事故的发生。

1.2 物的不安全状态

“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充分阐述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事前控制的重要性;采取有效的事前预防和控制措施,做到防范于未然,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生产安全事故就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或避免发生。采取先进的技术及措施,起到预防、控制、消除危险因素的产生,是预防事故或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的有力手段,。

1.3 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管理缺陷

施工现场普遍存在多工种交叉作业,而产品的单一性、环境的多变性、人员的复杂性、机械的走动性,形成了施工现场风险的潜在性,管理难度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3.1 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落后,人员专业技术素质低

建筑施工现场作业人员民工居多,文化知识程度不够,安全意识较为淡薄,在施工过程中对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操作规程、个人防护等相关专业知识缺乏,违规违章现象较为普遍。

1.3.2 安全生产管理不完善,领导未起带头作用

作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领导重视安全,起带头作用非常重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对生产安全不够重视,重生产、重效益、轻安全的思想普遍存在,心存侥幸心理,忽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规范、标准;未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或未有效落实;安全专项措施缺乏针对性、可操作性,事故应急预案无具体措施,内容空洞或未演练;安全检查走过场,流于形式,隐患整改没有按“五定”原则落实,未形成闭环管理,安全技术交底不规范等。

1.3.3 安全生产投人不足,现场安全防护设施不规范

安全文明措施费用落实不到位,导致施工现场安全防护不到位、安全设施不符合要求,不合格防护产品的使用;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到位,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较低、无证上岗或证书过期;作业人员自我安全防护意识不强,违章施工、冒险蛮干时有发生,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防护漏洞。

1.3.4 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工作不力,无有效监管

部分地方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专业知识,无安全管理专业能力;部分工作人员安全监督管理不到位,在检查过程中‘走马观花’,流于形式。

2 安全管理措施

2.1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全员参与说明了每个职工对生产安全的责任与义务;贯彻落实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安全部门督促抓、全体人员共同抓的安全格局,建立健全有效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重在落实,应建立责任跟踪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追究制度,充分发挥安全生产责任制应有的功能和效用。

2.2 坚持以人为本,严格安全管理

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严格安全管理,防止事故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与职工文化素质不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管理力度不够、安全生产宣传工作不力息息相关;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定认为生命大于一切,才能努力提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管理能力,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完善风险辨识与评价、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总结的有机结合。

2.3 加大安全检查的力度

安全生产检查对安全生产管理而言,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监督检查是否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安全措施、安全设施、隐患治理整改等的有效手段,是降低生产安全事故的强力保障;要规范安全检查行为,落实安全检查行为的责任,安全检查的时间、人员、范围、方法、责任、奖惩应严格规定,避免应付了事的形式主义检查,达到安全检查应有效果。安全生产检查要突出重点、要点,检查安全管理人员是否合格,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内业资料是否建立健全,制度、规定、标准是否认真执行,生产安全隐患是否按要求整改落实等情况;针对重点部位、关键环节、重大危险源要深入细致的检查,加大检查的力度和频率。

3 结论

安全生产管理要经历不断改进和完善,必须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并认真贯彻和落实,以实现安全生产为宗旨,为创造经济效益为目的,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相对来说,我国建筑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起步较晚,水平偏低,参差不齐,受社会和市场环境的影响,企业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还需要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安全生产管理将日趋完善。

[1]邓思聪.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J].价值工程,.2011年02期.

[2]赵挺生.《建筑施工过程安全管理手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02.01.

猜你喜欢
安全检查生产管理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注重实效 强化责任
有针对 有延续 有深入
煤矿通风不良的危害以及通风安全检查项目
安全检查员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反生产行为差异化治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