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文物博物馆系统的文物安全工作

2017-12-24 13:49刘俭义县文物管理处
新商务周刊 2017年22期
关键词:文物保护文物博物馆

文/刘俭,义县文物管理处

1 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的内容要求

我们知道,文物是人类历史发展最有力的物质见证,是我们对早期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和生活环境进行研究的有力证据。文物本身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持续发展性,甚至于可以说具有独一无二性和不可再生性。

1.1 防止文物被盗

文物被盗问题近年来相当突出,这不但表现在盗墓分子肆意盗窃地下文物,而且还表现在盗窃博物馆的馆藏文物。这就要求我们文物工作者和保卫工作者在配合公安机关严厉打击文物犯罪分子的同时,还必须加强馆内文物的安全保护工作。这主要体现在:

(1)加强保卫人员的文物安全意识教育。保卫人员的文物安全教育不但表现在对其进行正确使用安防设备的防火防盗技术性教育,而且加强其在思想和心理上的文物安全意识,更为重要的是加强其在文物知识以及文物本身的重要性上进行教育。如果保卫人员认识不到文物的重要性,即是具有更强更先进的防卫技术和防卫设备,文物的安全问题依然难以解决!

(2)加强硬件设施的建设。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犯罪分子的盗窃手段也借助现代科技越来越“科技化”。这就要求我们博物馆的各种硬件设施也要跟上。比如在馆内重要部位,死角等设置周界、监视区、防护区和禁区。建立严密的安全保卫系统。系统包括入侵报警、电视监控(图像复核)、声音复核、内部通信、巡更、出入口控制等子系统。对重点部位采用三种以上不同探测技术组成交叉入侵探测系统。这样,就会尽可能避免犯罪分子的行为不那么猖獗。但是,犯罪分子也会考虑到这些设备的时间差和监视范围度等盲区采取盗窃行为。

1.2 防止文物的损坏

鉴于文物本身的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以及不可再生性。所以我们在文物的保护问题上还应注意在搬迁文物,陈列文物以及特殊文物本身的要求上加强保护。

(1)这里我所说的特殊文物指的是易氧化、易风化和易干裂的文物,主要指金属器文物、纸质文物和棉丝织文物等。以纸质文物书画来说,由于它本身对于环境干湿程度以及对光的要求很严,过干过湿或毁坏性强光都对其保护是不利的。再比如说铜器,正好和纸质文物相反,他要求在没有水分和其他杂质的情况下保存陈列,不然会引起氧化或形成永久性有害锈的继续生长而使文物得到进一步的损坏。

(2)文物的损坏还在于文物在搬运过程中对于文物的磨损等不可预期行为。这主要体现在本馆文物的陈列和借展文物的接转和交接时出现的损坏。

1.3 文物修复

文物修复也是文物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一般来说,不管是熟坑还是生坑出土文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并且在挖掘文物时损坏文物及馆藏文物的残件进行修复或复制。这主要体现在:

(1)对金属文物的修复。金属文物的特殊性,要求其在修复过程中不但要保持器型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并准确的体现其时代特征和审美原则。这里主要是指对文物标准器的掌握和认识,才能对其他类型器物利用地层学和类型学以及现代科技手段做完整的修复。不然,则不可能做到修复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对纸质文物的修复。纸质文物要求其在修复过程中不但对纸质材料的掌握和熟悉,而且还要对装裱知识的把握。最主要的还要对作者时代、作者风格做详细的了解。当然,修复工作可以说是对所有类型文物适用的工作方法。

2 文物系统博物馆的安防设计思想

文物系统博物馆所收藏保护的产品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所有展品都具有不可再生性,很多藏品都是孤品,其遗留数量的特殊性决定了展品的自身价值不可限量。所以不只政府等相关部分对博物馆建设格外重视,一些不法之徒也打着博物场馆展品的主意,连故宫博物院都发生多起被盗事件。特别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文物在海外的价格不断大幅上涨,导致海内外犯罪分子把盗窃我国文物作为获取巨额财富的捷径。

3 文物安全保护工作中的措施

文物作为贯彻并严格执行《文物法》的重要主体,要做好依法保护文物的工作,是保障《文物法》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条件。由于文物的珍贵性与不可再生性加大了文物保护工作的难度。因此,保护文物工作需要从健全文物保护制度,加大政府力度获得政策的支持,在实际的文物保护的管理工作中,分为硬件措施和软件措施,硬件措施是建筑基础设施,软件措施包括:数字博物馆与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

3.1 健全制度,政府加大支持力度

文物保护的工作是建立在健全的支持文物保护的制度上的,因此,要加强对文物保护工作的政策研究,制定出适合本单位现状的科学、合理、严密的规章制度来,并且要依法管理文物、保护文物。一套健全的规章制度可以使这些工作有条不紊的顺利进行。在文物保护的资金使用中,文物的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文物保护工作意义重大,需要得到政府政策上以及资金方面的支持。一方面的资金是国家财政拨款,另一方面可以提供开发旅游项目的政策支持,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增加社会的经济效益,为文物管理工作的持续化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3.2 科学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科技信息时代的到来,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也应与时俱进对于基础设施要加强实施措施,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增加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中的科技含金量,以提高文物保护的管理水平。文物保护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建筑基础设施;另一方面是数字化文物保护管理系统。

(1)建筑基础设施

在积极开展馆藏文物的保护工作中,国家加强了对博物馆的建设,随着对文物保护的重视程度的加大,文物保护意识的增强,我们的一些建筑的基础设施要向国际化的标准靠拢,向发达国家的文物保护建筑基础设施学习,建筑基础设施主要以发挥合理保护、科学管理文物与重在预防为标准,设计并实施保护措施到位的建筑,才有做好文物保护的基础工作。

(2)数字化文物保护系统

数字化博物馆是运用信息、互联网、多媒体、新媒体等技术手段,整合全省文物资源,使观众可以在网上了解、欣赏到众多珍贵馆藏文物。通过文物信息数据库、文物信息采集处理和展示应用系统的开发建设,实现博物馆的数字化管理、馆藏珍贵文物的网上三维展示、基于地理信息的全省不可移动文物信息管理,推动文物在保护利用中“活”起来。数字化文物的三维展示是采用激光扫描测量技术、近景摄影测量技术、三维文物建模技术和虚拟仿真技术等高新技术,全方位地展现文物的真实原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其独特的光源投射到文物本体上,形成光条纹。根据光源与机器的相对位置,按照计算机视觉理论,由光条纹的形状测算出被照射文物的三维光标,最终形成被扫描文物完整、精确的三维点云模型。然后,通过相应软件对所扫描文物进行数字化还原,生成被扫描文物的原始数字模型。这是高科技与文物资源的融合。建立数字化文物就等于给每件文物做了一个“身份证”或“户口簿”,记录文物的原始数据。以后当遇到自然灾害、人为破坏、被人偷盗、病害侵蚀时,研究人员就可以通过调取“身份证”或“户口簿”,为修复文物提供充足的科学依据和保障,使文物复原。同时,还可以大力提高文物外展的工作效率。筹备文物外展,从查阅档案、拍照制表,告知对方,到确定参展文物,数十分钟之内即可完成。并且文物保护的工作,需要搜集大量的与文物相关的资料,才能根据文物的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保护方案来。而文物相关的资料搜集是一个综合性与系统性的工程,全面而具体的搜集工作需要借助于现代化的数字化系统。数字化计算机强大的系统功能,不但可以完成复杂的剖所工作,而且还可以对文物进行实时监控,对于保障文物的安全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3.3 全民参与,以人为本提高水平

文物保护工作要积极开展文物保护法规的宣传工作,从了解文物知识开始,文物知识的普及包括:对文物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以及艺术价值等等,以提高全民的文物保护意识,动员全社会都参与到保护好国家文物的工作中来。工作人员要做好基本的日常维护,掌握基础的维修技术。随着科技时代的飞速发展,技术人员可以通过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手段的结合使用,使越来越多的文物保护问题都得到了实质上的技术性突破。因此,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不断学习和进步,来获取这些知识和技能,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内外的最先进的技术,以达到不断地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目的。

3.4 切实解决保卫人员待遇偏低,保卫力量不德定的问题

既然安全工作是博物馆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头等大事,就应当在政策上予以保证和体现。对保安队伍的建设管理不仅要重视,而且要有切实的政策保障,其经费来源要有可靠的保证。为强化保安队伍的管理、教育和使用,其骨干力量应由适量的博物馆公职人员担任。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文物博物馆系统的文物安全方面要积极采取更好的安全措施,本文重点分析了文物博物馆系统的文物安全的具体方法和安全工作的对策,可以为今后的安全工作提供更好的借鉴。

[1]张瑞珍.博物馆如何保护和利用民俗文物[J].办公室业务.2016.

[2]张平凤,王霞.浅谈中小博物馆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机遇与发展[J].博物馆研究.2017.

猜你喜欢
文物保护文物博物馆
文物的栖息之地
鞍山地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的思考
博物馆
文物的逝去
地下文物保护首要举措考古勘探程序应前置
当前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
露天博物馆
文物失窃
文物掉包案
救治患病文物的医院 文物保护实验室